首页 > 党委引领

探究媒介深度融合背景下的传媒创新策略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召开

2022年10月27日上午,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在市民诗歌馆召开,会议邀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会长、舆论学研究会副会长张志安带来“媒介深度融合背景下的传媒创新策略”专题讲座。总社党政领导、党委委员、中层干部工作例会人员、各媒体编辑部副主任以上人员参加了本次学习。会议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党委副书记仲立新主持。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媒体如何起而行之,更好地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中实现平衡?张志安教授认为,首先要明确网络传播变化的三个趋势:一是“无视频,不传播”,短视频满足了用户的大多数观看动机,用户增长迅猛、需求多元。一定要关心每一则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如是否能通过一次采访影响到更广泛的领域等。二是“无平台,不分发”,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以“人推人”的形式达到传播效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逐渐形成合力。三是“无情感,不共鸣”,新闻作品要能够唤起受众的共同记忆、情感记忆。作为专业教育媒体,张志安建议总社可以用“教育+热点”的方式来探索短视频解读。

张志安指出,洞察新闻媒体对网络用户的价值很重要。在推出媒体产品前要多思考:用户愿意转发、评论、收藏吗?能把文本表达属性视觉吸引力强化吗?如何有更广泛的触达?什么样的内容会被转发、收藏、点赞?这些都是针对受众的研究,要打破新闻的边界多思考内容,为用户创造价值。



谈及短视频平台兴起与“平台可供性”,张志安以B站和抖音举例,最火的内容是突发民生和时事。以社交推荐为特色视频号新媒体整合微信生态资源,发展运营空间巨大,垂直可参与、可扩展。

如何制作短视频呢?通过政务机构媒体案例“珠海交警”以及政务机构媒体案例“深圳卫健委公众号(沈小卫)”的短视频,张志安提出了三个关键词,即“有趣有用有内涵”。作为媒体人,需要有“社会连接意识”,能够通过新闻作品与社会、用户连接。好的短视频要同时具备“故事情感价值观”,拥有创意化表达形态情感化传播模式情感化传播策略以及平台化逻辑对接



张志安还提出必须关注5G影响下的传播变革。“高速率”使得传播速度大幅提升;“低延时”使得短视频及移动直播可能成为未来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广连接”使得专业媒体和自媒体的界限进一步模糊;“大宽带”使得技术在未来媒体竞争力中发挥主导作用。媒体融合转型,归根到底是人的转型。对于媒体人而言,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场景,唯一不变的是每天的学习;面对明天的不确定性,唯一确定的是珍惜当下;必须每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自我更新能力。



仲立新社长表示,张志安教授的讲座不是纯粹的学术理论探讨,而是更有生命意义的实践探讨,带给总社的启发是多方面的。对于传播机构和传媒人而言,媒体转型的根本在于人的转型。希望总社媒体人永葆对工作的兴趣、热爱和不懈追求,将教育新闻宣传事业融入生命实践全过程,在实现自我突破的同时实现总社事业新的发展。




(文|周雪鸥 图|顾超)

责任编辑: 俞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