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初心始发地感受伟大建党精神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创新形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创新形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9月28日,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以下简称“总社”)组织总社党政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各党支部书记,9月、10月过政治生日党员,以及各支部党员代表近30人,前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观摩学习暨政治生日活动。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此次到开馆不久的一大会址纪念馆观摩学习也是总社党员同志创新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举措。
展览以“初心使命”贯穿全篇,共分为序厅、“前仆后继、救亡图存”、“民众觉醒、主义抉择”、“早期组织、星火初燃”、“开天辟地、日出东方”、“砥砺前行、光辉历程”、尾厅七个板块。
序厅里,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立体群像“迎面而来”。这组铜制雕像创造性地表现了13位一大代表步伐坚定地迈出石库门的历史瞬间。他们风华正茂,英气勃勃,象征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走向全国,走向辉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同志们步入正厅,在饱含我党历史的文物实物、照片油画、图表文章、动态视频和雕塑之中,认真聆听每一件文物、每一张图片中蕴涵的动人故事,不禁对我党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不断发展壮大创造前所未有奇迹的伟大历程感慨万千,肃然起敬。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共产党》月刊创刊号、李大钊使用过的打字机、李白烈士修理电台的工具……这些珍贵的党史文物令人目不暇接。退休二支部党支部书记姚明强站在一个玻璃展柜前,注视着里面静静摆放着的《新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1919年5月,李大钊编辑“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自己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姚明强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标志着他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该刊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广泛传播阶段。那个时代先进分子已经觉醒,他们作出的抗争和努力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长7米、宽3.5米的《星火》是展厅中尺幅最大的油画,气势雄浑,氛围庄重,引人注目。画面中,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50余位成员器宇轩昂地迎面走来,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加入党的队伍,领导工人运动,开展建党活动,如同星火燎原,为中国革命谱写了崭新篇章。总社党委副书记唐洪平说:“这幅油画令我深受震撼,它让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义无反顾奔赴前方的勇气与决心。”
观摩学习的最后,在纪念馆的尾厅里,一面巨幅的党旗鲜艳夺目,吸引了同志们驻足瞻仰。据介绍,这面色彩绚烂、立体感十足的党旗,采用十分珍贵的缂丝非遗制作工艺,总共用了18.2万根真丝线,其中经线3.2万根、纬线15万根,丝线总长度达33.3万米,是手工匠人们为建党百年制作的一份珍贵礼物。总社纪委书记龚晨表示:“这面凝聚着手工匠人精湛技艺和爱党、爱国热情的党旗,悬挂在这里,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广大人民同心向党、抒发爱党情怀的表现。”
活动中,在总社党委书记、副社长周烨和总社社长、党委副书记仲立新的领誓下,全体参与活动的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掷地有声的誓词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里响起,感召党员们不忘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地践行入党誓言,在教育媒体工作中努力实践、开拓创新、创造新的辉煌。
活动的最后,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门前的广场上,总社党委委员向五位9月、10月过政治生日的党员代表赠送了党员政治生日卡。接过政治生日卡后,学生媒体发展中心党员陈逸荪十分兴奋,她说:“在一大会址集体过政治生日,非常有意义,对我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我会在自己的人生坐标轴上,认真标注着信仰的原点,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新的征程上,以坚定的初心、更大的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总社党委书记周烨书记表示:“今天在一大会址纪念馆举行党员集体政治生日活动,具有非凡的意义。在我党的精神家园中,我们汲取了更多前进的力量。希望党员同志们能够时刻牢记党员身份,践行初心使命,努力在各自工作中、学习生活中,体现党员的价值与风采,在教育媒体转型发展以及总社的转制改革中,发挥党员先进性,不断做出新贡献。 ”
认真观摩学习
纪念馆里庄重留下“给党的悄悄话”
重温入党誓言,坚定理想信念
总社党委委员为过政治生日党员赠送“政治生日卡”
合影留念
中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委员会
202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