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人物

陈振新: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

1920年4月下旬,一个年轻人,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第一次用中文将马克思、恩格斯的名著《共产党宣言》全文引入了中国。这个年轻人,就是年仅29岁的陈望道,他后来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第一任校长。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和广泛传播,不仅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且还影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影响了整个中国的革命进程。

陈望道,1891年1月18日出生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户农民家庭。6岁至15岁在村里私塾学习四书五经,16岁到义乌绣湖书院学习博物,18岁到金华府中学学习数理化,从小立志救国救民。金华府中学毕业后,为实现“实业救国”和“科技救国”的理想,陈望道进入之江大学学习英语,准备赴欧美留学,后因赴欧美留学费用昂贵而改赴日本留学。

1915年到达日本后,他先在预备学校学了一段时间的日语,然后白天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和中央大学读书,晚上则在物理夜校学习数理化。在1915—1919年留日的四年半时间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哲学、法学、文学、伦理学和数理化,同时积极参加中国留日学生会组织的各项爱国运动。在早稻田大学读书期间,他结识了在该校兼职的日本早期社会主义者河上肇、山川君等人,陈望道很喜欢看他们从苏俄翻译过来的马克思主义文章,从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新思潮。此后,他的“实业救国”思想有了一些变化,开始考虑中国是否也可以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1919年国内“五四运动”爆发后,陈望道在日本再也待不下去了,便毅然回国。回到杭州,他应浙江一师经亨颐校长的邀请,当了一师的国文教员。在一师,他与刘大白、夏丏尊、李次九4位国文教员一起实施了语文改革,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鼓励学生办各种进步刊物。在改革中,他的学生施承统写了一篇“非孝”的文章,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一师风潮”。在“一师风潮”中,陈望道被誉为四大金刚之一。“一师风潮”的实践,使陈望道认识到,一师的语文改革虽然很少涉及到制度的改革,当局却已经把它视为洪水猛兽,甚至动用了军队,可见这个社会不改革是不行了,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也就在这次运动的启发下,决心回到分水塘村进修马克思主义,试译《共产党宣言》。”

1920年3月,陈望道应《星期评论》戴季陶之约回到义乌分水塘村翻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4月下旬,陈望道完成《共产党宣言》一书的翻译后,带着译稿来到上海。在上海,他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作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劳工部长,他发起成立了机器工会、纺织工会和邮电工会;他参与创办了工人夜校、平民女校和外国语学社,并任教员;他更是早期党组织党刊《新青年》和《共产党》、《劳动界》等刊物的编辑。他所做的上列各项,都为1921年党的成立创造了基本的条件。1921年党成立后,陈望道出任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第一任书记,为中共上海地方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1923年以后,陈望道受党委托转去从事党的文化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校办主任和中华艺术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为复旦大学首任校长,在校长岗位上25年,为复旦大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崛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毕生从事文化教育事业,成就卓著。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出版100周年暨陈望道诞辰129周年的日子,党史上的这本书、这个人和这个时间,都值得我们铭记和纪念。

责任编辑: 党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