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原塞罕坝精神“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是在塞罕坝建场三十年之际,由熟知塞罕坝建设发展历程的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刘琨帮助总结提炼的。新塞罕坝精神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是现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于2010 年6 月在塞罕坝调研后,在原塞罕坝精神基础上凝练提升而成。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
塞罕坝位于河北内蒙古交界、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与北京直线距离180 公里,属高寒地区。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地域广袤,树木参天,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森林荡然无存。到解放前夕,塞罕坝由皇家猎苑褪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1962 年2 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确立了四项建场任务: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60 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刚刚建场的塞罕坝,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便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几乎一无所有。
经过近50 年的艰苦奋斗,几代塞罕坝林场干部职工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 万亩的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 万亩人工林,如果把人工林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 圈,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塞罕坝林场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1012 万立方米,森林资产总价值达153 亿元。不仅明显改善了当地生态状况,使无霜期由42 天增加至72 天,年降水量由417 毫米增加到530 毫米,6级以上大风天数由76 天减少至47 天,而且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从茫茫荒原到生态宝地,几代塞罕坝林场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改天换地的绿色传奇,铸就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塞罕坝精神。
新世纪新阶段,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对于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无悔壮丽的青春
塞罕坝机械林场退休职工陈彦娴是“六女上坝”的主人公之一。1964 年,陈彦娴19 岁,正在承德市读高中。当时,全国都在学习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典型邢燕子和侯隽。陈彦娴和同宿舍的甄瑞林、王晚霞、史德荣、李如意、王桂珍几个好姐妹也萌发了响应党的号召下乡锻炼的念头,最后决定放弃高考,到塞罕坝植树造林。
六个女孩上坝后,全部被分到千层板林场,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她们的第一项工作是在苗圃倒大粪。不仅要忍耐难闻的气味,还必须跟上大家的节奏,流水作业,转着圈儿地倒,不停走动。一天下来,六个人都累得腰酸背痛。
但不管条件如何恶劣,她们几个始终没有抱怨过什么,坚持努力地克服困难,做到干啥也不比别人差。
春天造林,她们要将一棵棵带泥浆的树苗放到植苗机上,两手不停地取苗、放苗,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回到窝棚里,两眼发干头发胀,很多时候,穿着带泥水的衣服倒头就睡。
上山造林没水喝,满嘴起泡,嘴唇干裂,张不开嘴。他们只能把干粮掰成小块儿往嘴里塞。一天下来,泥水糊得满身满脸都是,不说话分不清谁是谁。在山上忙碌时一身汗,下山风一吹棉袄就被冻硬了。到造林结束时,她们脸上已经脱了一层皮。
陈彦娴等六个女孩与男人一样,还参与了上山伐树工作。她们在没过膝盖的大雪中伐树,再拿绳子捆好,用肩膀拉着从山上向下滑。在凛冽的“白毛风”中,她们的脸、耳朵都冻得起了泡。“在那种情况下,越是站着越冷,所以大家只能干活,比着干,看谁干得好、干得多。”上至林场领导、下到普通职工,都对她们刮目相看,开始佩服这几个来自城市的女孩。
如今的陈彦娴把家安在了围场县城,回忆和讲述在塞罕坝的往事,陈彦娴始终面带笑容。“虽然经历了很多艰苦和磨难,但我们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如果再给我们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们还会选择塞罕坝!”
林海瞭望员
造林不易,护林更难。一个小小的火苗就能将塞罕坝人55 年的努力成果付之一炬。为了防止火灾,及时预警,刘军、齐淑艳夫妇驻守山上的望火楼11 年,全年365 天,没有一天休息日。
“我媳妇盯前半夜,后半夜我来,我俩就这样轮替着瞭望。”刘军说。2006 年,在做了十几年的护林员后,刘军被林场安排到了塞罕坝9 座望火楼其中的一座担任防火瞭望员。这一份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却满是艰苦、寂寞和枯燥。
每年的3 月至6 月,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季节。刘军、齐淑艳夫妇一刻都不敢懈怠。他俩每隔15 分钟,就记录下所辖范围内的瞭望情况,并向总场进行汇报。一天,96 次瞭望,一年,28000多次。能把一件简单的事重复到极致,是最不容易的。也正是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积累,让夫妻俩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齐淑艳说:“如果林子冒烟了,我从颜色就能分辨出是什么着了。白色的是草,黑色的是树。一有火情,我们立马就向林场汇报。”
尽管技术越来越先进,林场也配备了火情监测系统,但防火瞭望员的作用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在塞罕坝林场的9 座望火楼里,有8 对像刘军、齐淑艳这样的夫妻档,身处林海之中,除了身边的妻子,他们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况且,大多数时候,他们是一个人在楼上监测,一个人在下面做饭、休息,夫妻俩都很少能交流。待到冬季大雪封山时,蔬菜水果对于他们简直就是奢侈品。刘军说:“冬天,林场就把食材用车送到汽车能到达的最近处,然后我们肩抗背挑,就这样踏着雪路回到望火楼。”
小小的望火楼只是塞罕坝人辛苦工作的一个缩影,护林员、扑火队员,他们都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林场,也正是他们认真负责、忠于使命的态度,使得塞罕坝55 年间,没有发生过一次大火情。第二代塞罕坝人就是这个奇迹的守护者。
选自《上海中学生报》“四史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