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

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覆盖虹口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解放日报   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王莉韵   2020-10-13 11:16:58

这个新学期,我的心终于定下来了,我们学校车站南路上的校区改造修缮完成,四栋漂亮的楼涵盖教学、创新实验、阅读、体育多个功能,可以给今年新招的6个班孩子充分的学习成长空间。还记得2015年7月刚来时,学校招了3个班的新生,全校老师都很开心,因为学校已经多年招不满3个班了。

从生源减少,到被越来越多家长信任,学校这一变化,离不开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以及区内上外附小教育集团的护航。

今年6月份的一天,英语学科大教导凌帆老师冲进我办公室说:“我们被选中了!”原来全市录制空中课堂,学校里青年骨干教师张旺被选中授课,全区一共5个名额。张老师自己也激动地说:“我一定要上好!”不仅如此,英语空中课堂的学生配音,也选定由虹外一小的孩子们来担当,因为“语音语调好”。

集团、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劲往一处使,共同把家门口的学校越办越好。这感觉,真好。

核心校给我们“第一桶金”

上外附小教育集团由上外附小(核心校)、虹外一小、凉城二小共三所学校组成。上外附小是一所全日制民办小学,虹外一小、凉城二小都是公办小学。

2015年,我来到这里,第一次当校长。2016年,虹外一小正式挂牌。那时,观望的居民不少。“这不就是以前的凉城一小,不行的”“会不会就是挂块牌子……”对于带着疑虑和期待的议论,我跟老师们说,“我们一定不昙花一现,不挂羊头卖狗肉。”

一所学校的改变,离不开顶层设计,第一次和集团核心校上外附小王石兰校长交流,我有点惊讶。

曾经想象中的集团化办学,是好学校派几个老师来指导或做讲座,可王校长带来的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是实打实的,可以说是给了我们“第一桶金”——

从外语教学这个点开始突破,两校同步。首先是教学方式改变,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配两位外语老师,让每个学生都有更多发言互动机会;教师柔性流动,每个年级都有一个班由上外附小派老师来上课,同时全年级老师同步备课;上外附小派来学科指导,每周3次英语大教研……

当时我想,有了这样的支持,学校一定能办好,我要做的是接住这个外援,踏实推下去。

“翻毛腔”的老师挑大梁了

还记得,来这里第一年,招生3个班,第三年招生4个班,第四年招生5个班,到今年的6个班招得“扑扑满”……生源逐年回流,来自家长们的口口相传。

这背后,老师们付出了很多。集团化办学带来的教育管理新要求、教学方式变化、教材拓展、大体量教研,意味着高强度工作和不小的压力。

记得第二年的上半学期,有位英语老师“翻毛腔”了,“太吃力了”“全是我们英语一家的事”……我跟她单独谈话,“不能刚开始就影响军心,一起好好干。”第二天她跟我说,要一起坚持下去。

现在,每个年级都已经有磨出来的全新教学方案,而现在的她,已经是英语组挑大梁的教师了。

老师们干劲越来越足,精气神上来了,年终绩效考核成绩不断上升。学生出去说“我是虹外一小的”,都挺骄傲的。

老师“引援”变“输出”

算算这五年,虹外一小在上海市教育绿色指标评估中,指标从低于全区平均分,到高于平均分……我们的学校,长大了。

2018年开始,学校申报市级课题关于“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数学学科引进特级老师来带教指导,思政课教学,学校通过三色教案的检查,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三色分别为:黑色笔迹“教研组的集体备课第一稿”;红色笔迹“教师个体根据自身的教学特长和本班学生的学情进行修改,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效”;蓝色笔记“这是要求教师在教学后对教学过程的实施总结得与失,或直接进行教案的再修改”。

过去,是外校老师柔性流动过来,现在我们的好苗子越来越多,优秀老师也开始“输出”。新评上高级职称的美术老师任燕婉去上外附小短期交流教学,今年进来的新老师张丽敏也被上外附小来教研会课的老法师“一眼相中”。

最近,学校开始在上外附小的指导下,尝试用信息化平台,更加客观科学评估学生课堂所得,将大数据分析,作为教学设计优化的参考。

上海从2015学年起全面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如今已有75%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进入学区或集团,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在虹口区,学区化集团化覆盖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今年51岁的我,希望见证虹外一小在这底蕴的滋养下,成长为让更多人信任的好学校。

彭德倩 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 陆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