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

力争将每所学校都办成人民满意的好学校,浦东:多种办学模式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上观新闻   龚洁芸   2020-09-10 10:17:11


CFP


浦东,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今年,浦东迎来了开发开放30周年,这30年间,浦东教育事业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逐步发展壮大,走过了从数量增加、规模扩张到优化管理、提高质量的历程。

开放的浦东汇聚了各方人才,发展的浦东需要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据最新统计, 浦东新区共有各类基础教育阶段学校670所,学生总数49.4万,学校数和学生数均列全市各区之首。

面对基数大、需求增、各区域发展不甚平衡的难题,努力将体量上的教育大区建设成百姓心目中质量过硬的教育强区,这30年间,浦东教育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探索出了学区化办学、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与高校合作办学、新优质学校等多种具有鲜明浦东特色的办学模式,有效拓展了优质教育资源并发挥了良好的辐射作用,力争将浦东每一所学校都办成人民满意的好学校。

和高校合作办学:优质资源共享合力育人

今年3月,建校19年的浦东新区新世界实验小学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新世界实验小学,浦东新区和高校合作办学又开辟了一片“试验田”。

这是上海戏剧学院和小学学段“牵手”的唯一一所学校,在多年的合作之后,双方签订下新的合作计划:未来,上海戏剧学院的专业师资和特别为新世界小学打造的专业教材将走进学校,合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积极参与各类舞蹈表演及赛事,让这所特色学校成为上戏舞蹈学校人才储备的摇篮。

新世界实验小学曾是上海唯一一所以芭蕾舞为特色的公办小学,在这里,每一个课间都有音乐声陪伴,近千名学生每天都要进行一个半小时的舞蹈练习。

学校和上海戏剧学院的渊源由来已久——学校的舞蹈老师,有8成来自于上海戏剧学院,当年的新世界实验小学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输入到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校深造,如今上海芭蕾舞团的龚黎伟、葛一萌等演员,都来自于这里。“和上海戏剧学院合作办学之后,上戏将和我们有更加紧密的合作,”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新世界实验小学校长周怡介绍说,比如上戏有更多的专业老师将来我们学校进行专业的教学和指导,还将为学生编一本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舞蹈专业教材。此外,附小的学生可以前往上戏进行参观和学习,同时无偿使用上戏的专业剧场进行演出和比赛。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新世界实验小学,正是浦东教育和高校合作办学模式的典范:双方牵手,紧密合作,让学生真正从师资和资源上受益,最终成为出人才、有影响的高校附属学校典范。

学区化办学:社区内兄弟学校“抱团”成长

魏澜是浦东模范中学的校长。每个学期他都会在校内外上研究课,每每这个时候,就会引来浦兴学区内的年轻教师前来听课。今年返校复学后的六月中旬,他走进浦兴中学,给学生们上了一堂语文课。这是浦兴学区的名师“送教上门”公开课——自三年前学区成立后,校长间的交流、老师间的研讨、学生间的课程共享,变得愈加频繁和融洽。  

浦东的学区化办学以“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为目标,重在突出街镇、教育指导中心(署)参与下的学校间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具体试点过程中,通常以街镇为单位组建学区,同时通过教育指导中心(署)的管理,牵手区域内校际间的资源共建共享、共管共治,在学区范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的相对均衡。 

学区内小范围的共建共享,最终实现的是新区大范围的优质资源均衡。记者了解到,在推行学区化试点的过程中,各学区充分挖掘并利用地域资源、社区资源在课堂内外再现活力。  

2017年成立的浦兴学区,由浦东模范中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学校、浦兴中学、东荷小学、凌河小学、金茂小学、金新小学等7所学校组成常务理事单位,由浦东模范中学作为牵头学校。“这些兄弟学校大都是1997年浦兴路街道成立时的公建配套学校,校长年纪相仿,志趣相投,又都是街坊邻居,”魏澜说,学区化办学,就是让这些兄弟学校抱团合力,共同进步。  

学区成立后,校长们(联络员)每个月都会碰一次头,交流办学思路和方法,老师们互相听课教研,学生们艺术展演“同演一台戏”,陶艺、健美操、百草园等特色课程也成为各学校共同的资源。  

社区资源也成为学区的“另一个课堂”:社区出资,请来传承人,帮助学校建立戏曲教室;学区内学生们走出校园,在金桥公园认养树木,在小区花园里学草木染,在居民小区宣传垃圾分类……街道内的广阔天地,都成了他们的社会实践“大课堂”。

集团化办学:品牌共享共谋发展

截至2019年11月,浦东新区共组建成立了26个集团(联盟),20个学区,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覆盖率达80%以上。

相对于学区化办学而言,集团化办学则突出牵头学校的品牌共享、文化认同和特色共建。近年来,一批地处浦东、但在全区、全市乃至全国有着深远影响力的优质学校,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价值,集结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新伙伴,齐头并进共谋发展。

学生虽身处一所学校,却能享受到其他学校的师资、课程、活动、硬件资源等,这不仅意味着打破限制、交流融合,更展现出集团的教育张力——这些,都是集团化办学带给学生的获得感。

这样的获得感,让进才东校的学生感受尤为深刻。这个四年前在祝桥镇建校的初中,在成为进才中学教育集团的新成员后,已经成为了当地社区老百姓信得过的教育“新品牌”。

进才东校传承进才“科艺交融、人文固本”的课程理念,借助祝桥镇区域优势资源,聚焦“航空特色课程”和“沪剧文化传播”,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进东校园文化。进才中学的教育理想和实践经验在这所集团内的新学校获得了新的发展,集团教育理念更加丰满、育人力量日益充沛。

“我们依托进才中学‘步青科探中心’开展系列创新实验课程、参与进才北校联合教学研究与见习教师培训项目、联合进才南校进行教学研讨与评价反馈,全面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进才东校校长王文皓说,“让每一个进东师生拥有作为‘进才’一员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责任编辑: 陆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