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以世界遗产教育深化文化认同
中国教育报 董丽丽 李潇 2024-10-17 13:17:47
经过漫长历史演进和多元文化碰撞的西班牙,拥有丰富的世界遗产。截至2023年,西班牙已有50处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居世界第四。为更好发挥世界遗产的教育功能,西班牙政府长期施行《国家教育与遗产计划》,特别强调遗产与教育的共生关系,既通过教育引导公众认识、尊重和保护遗产,也突出遗产涵养文化根脉、传承精神文明、深化文化认同的功能,明确提出要在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领域广泛、深入地开展遗产教育。
遗产教育进入课堂,循序渐进实现价值认同
以《国家教育与遗产计划》为指导,西班牙认为,遗产教育要脱离知识本位,注重遗产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思考并懂得历史发展的根和源,对文化遗产的学习,即对历史的见证、记录和传承。在这一理念指引下,西班牙将遗产教育分层次、有侧重地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
小学阶段,西班牙将遗产教育纳入必修课程“自然、社会和文化”中的“国家与社会”章节,以社会的历史变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文化遗产是什么、有哪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资产和资源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为什么重要、如何有效保护世界遗产等。这一阶段的遗产教育更多是“关于世界遗产的教育”和“为了世界遗产的教育”。
初中阶段,西班牙学校开设必修课程“地理与历史”,作为“自然、社会和文化”课程的承接科目,仍从国家与社会的视角展开遗产教育,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初中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以考古资料为基础梳理历史脉络,以文化遗址为案例探索城市变迁,鼓励学生以地理、历史学科视角再认识文化遗产,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导。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西班牙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和象征意义,而且让学生认识到西班牙的历史发展及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独特性,从世界遗产承载的共同记忆中形成认同感。这一阶段的遗产教育侧重于“借助世界遗产的教育”。
高中阶段,西班牙学校开设“西班牙历史”课程,这是对初中阶段“地理与历史”的延续和深化。西班牙高中阶段的遗产教育包括“历史中的社会”、“当今世界的挑战”和“公民参与”三个部分。一方面,注重通过科普和传播文化遗产知识,带领学生从科学真实的研究视角理解西班牙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作为实践项目,实现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化,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和国家归属感。这一阶段的遗产教育实现了“关于世界遗产的教育”、“为了世界遗产的教育”、“借助世界遗产的教育”的统一。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在高等教育阶段,修读遗产教育、遗产管理等相关专业。
除必修课程外,西班牙各自治区也开设了一些中学选修课程,以提升遗产教育的丰富性。如西班牙马德里和安达卢西亚开设的“历史与文化遗产”、穆尔西亚开设的“穆尔西亚的遗产”、坎塔布里亚开设的“坎塔布里亚的自然遗产”和“坎塔布里亚的历史艺术遗产”等课程。地方选修课程多以挖掘当地遗产资源为主线,以学校教育促进地方文化保护和传承,增强学生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
遗产教育走向课外,文化体验深化爱国情感
课堂之外,西班牙特别关注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亲历和感受,即以课外实践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感受和体验中接受文化遗产教育,获得更丰富和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
博物馆是文化遗产的主要守护者,西班牙积极发挥博物馆的育人功能以开展遗产教育。博物馆教育的形式包括举办展览、团队参观、开展主题研讨会等。多个主题多元、资源丰富的博物馆,定期开展针对不同遗产类型的博物馆教育,如西班牙国家科技博物馆的科技历史遗产教育、瓦伦西亚民族学博物馆的乡村遗产教育等。西班牙还衍生出新的博物馆教育形式——学校博物馆。如西班牙普索尔学校依托乡土文化遗产,建成普索尔学校博物馆,设计全域式泛在性的生活学习实践课程。这一探索,入选了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佳实践项目名册。
除博物馆教育外,西班牙还组织开展一系列实践项目以活化遗产教育,包括文化遗产导览、文化遗产论坛、儿童和青少年特色活动等。近十年来,西班牙马德里文化遗产局每年颁布一项文化遗产导览计划,旨在引导公民认识遗产及其价值。如“欢迎来到宫殿”导览活动,通过实地游览宫殿、宫殿戏剧之旅、宫殿巡回音乐会等不同形式,带领公民深入探访西班牙特色宫殿遗址。文化遗产导览将学与行相结合,注重在“引导”中游览文化遗产。如西班牙加那利群岛自治区教育部门,充分利用当地水利遗产在特尔德市开发远足路线,同样通过导览形式带领参与者感受前人精妙的工艺流程和生存智慧。与文化遗产导览不同,文化遗产论坛聚焦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通过“国际遗产教育大会”、“马德里考古学会议”、“与古典世界的对话”等国际或国内会议和“编织过去:女性视角看待文化遗产与职业”等专题论坛,提升公民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促进公民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儿童和青少年特色活动作为学校遗产教育的补充,是符合儿童和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特色遗产实践项目。如西班牙马德里的“考古学家一日游”活动,儿童从考古学家的视角出发,参与遗产保护工作,激发对遗产保护的责任心;“1,2,3……照片”工作坊,将儿童带入摄影世界,以相机的视角发现遗产、以照片的方式具化历史、以展览的形式构建个人与历史的链接。
互联网+遗产教育,虚实结合放大教育功能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学生的学习认知、学习边界和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西班牙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西班牙数字2026》特别关注文化领域的数字化,其“大型文化服务数字化行动计划”旨在将博物馆、图书馆、历史遗产登记馆等机构所管理的文化资源数字化,这不仅是对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也给遗产教育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使公民在虚实结合中体验文化之旅。
西班牙国家图书馆打造线上课堂,依托丰富的馆藏历史文献,开发了可供开展遗产教育的教学指南,同时配备讲解视频、线上活动、研讨会、挑战游戏等资源,既满足社会大众的学习需要,也可以丰富学校教师的遗产教育教学资源。作为配套支持,西班牙国家图书馆还构建了线上社区,开设“利用西班牙国家图书馆的资源发现和创造学习体验”慕课,使遗产教育资源真正可用且好用。
此外,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区出版了遗产教育实用指南《如何进行遗产教育》,提出手机应用软件也是遗产教育的阵地,鼓励博物馆等机构开发手机应用,通过数字技术将历史遗址以高精度、高真实度的虚拟环境呈现出来,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如西班牙国家考古博物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相关手机应用,用户可以跟随人工智能讲解员,沉浸式参观罗马帝国时期的西班牙城市广场、阿拉伯统治时期的集市、黄金时代的住宅等历史场景,感受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数字游戏也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一种在线遗产教育形式。数字游戏具有虚实结合、沉浸交互的特点,能快速建立与数字时代学生的连接点,让学生在游戏化的互动和情境式的体验中完成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如“农舍”游戏以16世纪西班牙巴斯克地区极具特色的农舍为场景,儿童在农舍不同房间穿行,找到完成任务所需的物品,在这一过程中对历史建筑和当时的农业文化有深入了解。
(作者单位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