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学在“一带一路”: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教育报   《神州学人》记者 杨宇   2023-11-13 15:14:15

2023年5月,中国留学人员在亚历山大国际文化节上展示中国文化。供图:埃及亚历山大大学中国学生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民意基础。10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交流不断拓展,学生双向流动积极活跃。目前,在埃及的中国留学人员约1000人,在阿联酋的中国留学人员900余人。这些留学人员作为“民间大使”,带着友谊的种子来到这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展示中国青年风采,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发挥着沟通中外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埃及首都开罗和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采访团与中国留学人员代表深入交流,听他们讲述学在“一带一路”的故事和感悟,并被他们浓厚的家国情怀所感动。虽远隔千万里,留学人员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用自己的方式为共建“一带一路”作贡献。

马树凯(埃及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秘书长,就读于爱资哈尔大学):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和埃及的交流合作日益广泛深入。埃及发生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这里的基础设施不断改进,首都开罗的机场路从坑坑洼洼到一路畅通,城市轻轨即将开通,“新行政首都”建设初具规模。此外,中资企业的到来,不仅为当地民众提供了工作岗位,而且带动了埃及社会的中文学习热。同时,我们在埃留学人员的就业渠道也更加多元,不少学生选择毕业后留在中资企业就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米艳艳(埃及亚历山大大学中国学生会会长):我2016年来埃及学习,加入学联、参加学联组织的各项活动,让我在异乡找到了归属感。在埃及的学生学者数量虽然不算多,但是特别团结。埃及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组建于2011年,学联在团结留埃学子、促进中埃民心相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防控期间,学联协助驻埃及大使馆,为我们在埃留学人员发放“健康包”、帮扶包、温暖包等。我们感到特别温暖,也特别感恩祖国对我们的关心关爱。

李楠(埃及开罗大学在读硕士生):学习之余,我喜欢进行中国文化传播,向埃及民众讲好中国故事。我与埃及同学共同创建了一个自有品牌,在埃及生产销售带有中国元素的服装。我们在当地社交媒体上进行产品推广宣传,很受当地民众欢迎。最近,我们刚刚开设了一个工作室,准备把中国的汉服文化介绍给埃及人。

杨志超(阿联酋哈利法大学学生):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我今年8月来阿联酋学习。感谢国家的资助,让我没有生活压力和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学业。我感觉这里是一个非常开放、包容的地方,民众对中国普遍友好,他们对中文都比较感兴趣,称之为“未来的语言”。我也曾作为志愿者向当地民众教授中文。近年来,不少中资企业来到阿联酋,周围不少留学人员也表示希望毕业后能到中资企业工作,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大舞台上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身价值。

周鸣谦(阿联酋哈利法大学学生):我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就读于本科三年级,本学期来阿联酋交换学习。在这里,我充分“领略”了中文的影响力。我们去总统府和卢浮宫参观时,安检人员会用中文流利地说出“请把随身物品放到篮子里”。一些商场的接待人员见到我们也会用中文打招呼并简单交流。我的一位本地女同学告诉我,她正在看中国电视剧《七时吉祥》,并说她的很多同学都喜欢看中国电视剧。当然了,他们大多看的是中文原声英文字幕的版本。

责任编辑: 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