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中国大学生艺术体操队“绽放”背后的学校体育样本

梁璇   中国青年报   2023-08-01 10:36:46

打开一个标准的登机行李箱,能看到一名中国代表团艺术体操队员比赛的“家当”:舞蹈鞋、绷带、体操服、按摩滚筒、一两公斤重的沙袋、护膝、护腰、化妆品……今天过后,这群姑娘的箱子沉了许多——成都大运会艺术体操项目全部完赛,在集体全能、集体五圈和集体三带两球项目上,中国队共收获2金1银。

“五圈”以花木兰为主题,融合了中国武术元素;“集体全能”选择了配乐《康定情歌》,具有浓浓的四川本地民族风情。中国代表团艺术体操队教练任爽表示,队伍为参赛节目准备了两年时间,在动作编排、服装、音乐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希望展现出中国特色、成都特色”。

然而,“特色”背后,应被看见的不仅是金牌的实力,还有一个传承30多年的学校体育样本。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像一个不会醒的美梦,拿到第一枚金牌后,肖明欣感觉“整个人很懵”。她是成都体育学院(以下简称“成都体院”)艺术体操队的主力队员,她和同校另外5名队友一起,在本届大运会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中首次实现了登上世界大赛最高领奖台的愿望。

今年4月举行的中国大学生艺术体操锦标赛暨大运会艺术体操项目选拔赛上,成都体院代表队凭借出色表现夺得集体全能第一名,拿到大运会的参赛名额。在最终成立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艺术体操队中,8名成员7人来自成都体院,1人来自北京体育大学。而执教她们的任爽、韩婕、贾玮维均出自成都体院,既是教练也是“师姐”。

传承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1986年4月,原国家体委在《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中提出了竞技体校实行“亦读亦训”,鼓励有条件的大专院校设立高水平运动队。“艺术体操队就是我们成立的第一支由地方和高校联办共建的专业运动队。”成都体院校长潘小非介绍,当时采取的“省队校办”模式一直延续至今,因此,队伍实力一直稳居全国高校第一梯队,为国家队输送了黄张嘉洋、胡雨卉等多位优秀运动员。

六七岁的年纪进入成都体院附属竞技体校,一边上文化课一边训练,兼具成都体院学生及四川省队运动员双重身份。“这次夺冠的6名队员就是在这样的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教练韩婕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这支队伍全是00后,虽然她们曾多次在全国赛事上夺金,但参加世界综合性赛事对全体队员来说还是第一次。

“虽然第一次登上那么大的国际赛场,但她们很好地传承了顽强拼搏的作风。”95后贾玮维2003年进入成都体院,“从三线到二线到一线,最终转为教练”,几乎复刻了任爽和韩婕的成长路径,“转换身份后,我才明白,原来队员眼中足够成功的动作标准,离教练眼中的‘完美’还相差甚远。”

贾玮维是80后任爽从队员转为教练后带的第一批队员之一。2014年,因在一次比赛中腰伤复发,一度严重到“下肢失去知觉”,她退队开始转任助教,当肖明欣、李雪瑞等一批队员成长起来后,她又重新回到队里“以老带新”,“相对而言,年龄大的队员在场上的组织能力和临场反应力更好一些。”休息两年再回队里,她得先减重5公斤,再重新适应训练节奏,“结果恢复训练的第一节课后,我直接到厕所吐了,突然才意识到,自己真的年龄大了。”那时,她22岁,队里最小的肖明欣比她小6岁。

变化也在发生。贾玮维发现,为了延长运动寿命、提高运动表现,学校开始调动各方面资源,为运动员配备了科学检测仪器、运动心理学专家、体能指导及体育医院的康复理疗服务,“我在硕士阶段一边上课一边带训练,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更了解科学训练对运动员的帮助。”

更多的影响来自教练任爽。贾玮维记得,在自己还是队员时,任爽刚刚晋升为妈妈,“但她产后3个月就出现在训练场上了,就是放心不下我们。”大多时间里,任爽都在盯训练,“寒暑假就把孩子带到训练馆,一边看他们写作业,一边带我们。”此外,任爽选材的眼光和编排的创意也让贾玮维印象深刻,“在编排动作时,她不止关注艺术体操,还会把武术、舞蹈、花样游泳、花样滑冰等领域的特色借鉴过来”。

而“创意”需要更多资源支持。以大运会的两套动作为例,“为了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作,专门请了学校武术学院和艺术学院的老师来进行指导。”肖明欣说。

00后的个性与共性

如果动作利索一点,连化妆带梳头,严之庭给自己做好妆造的时间是45分钟,但她更喜欢自己素颜的样子。因为舞台一次惊艳亮相背后,是每天少则10小时、多则15小时的训练。

一次次的磨炼是为了更好地贴近艺术体操的新趋势,“更难、更快、更准、更美”。教练韩婕表示,每届奥运会后,艺术体操的打分标准都会有明显变化,而东京奥运会后,细则的改变尤其明显,“这对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是很大的挑战。”为了让运动员更全面地发展,队伍配备了3名教练。任爽负责动作编排,和队员年龄最接近的贾玮维充当“桥梁”,同时照顾替补队员,而有丰富裁判经验的韩婕则从裁判的视角进行把关,例如审视编排的难度系数、判断动作的完成度。

“以前选材,选漂亮、修长、纤细的,但随着审美的变化,身材匀称和力量感开始被重视。”韩婕透露,队员到了13岁左右,就应该懂得怎么吃,“甜的、热量高的、口感好的通常都不允许”,但孩子们总会偷偷吃,“经常和教练进行一番博弈”。可随着竞技成绩提升,到了一定年纪,教练就不用再苦口婆心,“尤其现在的孩子,比原来的运动员更加主动,她们会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目标和欲望,并为之付出行动”。

儿时总为跑楼梯、压柔韧等基础训练而“痛苦”,长大后却常常因如何让团队配合更默契而苦恼。少女们“烦恼”的变化侧面印证了从个人意识到团队责任的转变。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比拼的不仅是个人与器械的配合,更需要队友间的默契无间。“看似轻松的抛接、拍球、绕环,其实需要同伴间无数次磨合。”肖明欣表示,“一个人做好远远不够,需要五个人同时做好。”在这次大运会备战中,有一个配合曾经练习了3个小时都没有成功过,“当时想用手机拍下成功的镜头,但直到手机没电了,也没成功。”为了推进训练,队员就自发利用空余时间去加练,偶然的成功,又成了继续巩固磨合的动力,“一直缩短到1小时成功1次,1小时成功3次,尽量每次做都成功。”

“00后不如90后能吃苦,90后不如80后更耐劳,这些都是代际间的刻板印象。”贾玮维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运动员的个性更加得到尊重,但选择和退路增多并不一定就会影响体育精神的传承。

在反复的磨合与推敲中,队员们萌生了彼此之间才懂的默契。日常里,抿嘴一笑、眼神对视中是对方才懂的尴尬、中二和小确幸;比赛前,微信群里“祈祷”“四叶草”的表情和一饮而尽的橙汁(谐音“成功”),是集体特有的仪式感。“古灵精怪”“吃苦耐劳”“果敢”“随和”“救场王”“显眼包”这些风格各异的形容词,几乎能对应到不同队员的特质,而宿舍里,电子琴、吉他、古筝、汉服、画笔也展现了每个女孩不同的侧面。“这是属于她们每个人的个性。”贾玮维表示,但流血流汗不流泪、体测基本满分、带着伤病坚持,“这是属于她们的共性,也是每一代运动员的共性。”

责任编辑: 程媛媛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