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寒假作业更有意义?你的寒假作业依然堆积如山吗?
中国教育报 林焕新 2023-01-16 10:09:40
年关将至,全国中小学陆续进入寒假,假期作业也纷纷登场。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后的首个寒假,今年寒假作业有哪些新变化?如何用高质量作业帮助学生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响应改革,综合实践味浓
“请找到一张能够代表你对未来期望的纸,制作一份2023年度规划”“剪纸”“家庭用纸情况调查”“纸张承重挑战”“纸板凳大比拼”……
近期,这份寒假作业刊登在北京市育英学校校报上,几项关于“纸”的任务形式新颖,难度层层递进,让人眼前一亮。
作业设计者、该校综合实践教师李玮琳告诉记者,这份作业是从学生本学期参与的“纸的旅程”项目延伸而来,结合寒假特色新增春节剪纸等元素,“希望通过这份作业,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科学研究方法,主动把所学知识迁移到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同时感悟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运用综合知识和技能来解决”。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玉国看来,这显然是一份高质量的寒假作业。他认为:“寒假作业应该高立意,让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动手与动脑、实践与体验有机融合;重多元,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完成自主性学习,激发学习主动性;强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多调查、探究、合作。”
2022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发布,突出素养导向、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实践能力等理念。在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育教研室主任傅添看来:“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和教学能力,是当前及未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一项核心素养。”
但在传统分科教学体制下,一些教师反馈,或习惯于“单兵作战”,或囿于自身学科,想突破但“有心无力”。
对此,傅添建议,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敢于跳出自己的学科,广泛涉猎,博专融合;学校要用心打造跨学科教师专业共同体,互通有无,共同成长。
减量提质,更加凝聚共识
寒假前,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四实验小学专门组织研讨活动,各学科教师集思广益设计寒假作业。作为班主任,该校三年级语文教师张静成为班级“作业总负责人”,负责调整作业总量和形式。
比如,整合劳动教育和语文,学做一道年夜饭,记录美食制作过程,写写吃年夜饭的感受;整合英语和美育,画一张全家福,用英语标注每个人的称呼和职业……“作业真正瘦身了,更有实践性、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强了。”张静表示。
傅添在调研中发现,作业减量提质成为更多教师共识,“假期作业量减少,特别是机械重复性作业明显减少,形式上自主探究倾向明显,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允许和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家庭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如何避免假期里各学科作业“扎堆”?王玉国建议,学校可以以年级为单位,加强作业统筹规划,加强学科之间作业优化组合;不断提高教师选择、分析、研判作业质量的能力;教研组对优秀案例进行研究和推广,树立标杆;教师要强化作业精准分析、调控教学、服务学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作业如何成为帮助学生学习成长的桥梁?傅添表示,作业要有总结性,能提炼和反映一学期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总结、复习和巩固,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脉络和谱系;要有差异性、开放性,充分顾及学生不同背景、性格特征、喜好等,让学生能获得锻炼和培养兴趣特长的机会;要有前瞻性,应和下学期学习重难点适当衔接。
亲子共享,关注家庭教育
“厨艺秀,厨房小白快手菜之咖喱排骨土豆饭”“孩子的第三版寒假计划,让计划变得清晰可执行”……进入寒假,特级教师、浙江省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教师郑英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学生、家长的积极反馈。
作业为何能得到这么多响应和好评?“要把学生和家长置于‘被欣赏’的位置,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走上‘云舞台’。”郑英说,“要引导学生和家长把学习和生活调配得恰到好处,悄然间增进亲子关系。”
郑英表示,调动家长积极性是难点,“这需要教师在日常就与家长建立良好沟通关系,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家庭情况,体谅家长难处。比如我们有家校联系本,会给每名学生过生日,还经常在朋友圈分享班级生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同样关注到,寒假期间家长与孩子长时间相处,更要注重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孙宏艳举例,可以通过亲子共同打扫卫生、制作菜品,推动劳动教育;亲子一起运动,实现体育和健康教育;亲子共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等。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辅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对家长而言,陪伴孩子完成假期作业是一个非常好的、深入了解孩子的机会。”傅添建议,家长首先要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完成作业;其次,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通过积极、耐心的观察和言语交流,发现孩子的兴趣与喜好,以及学习中的优势与困难等,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再其次,家长可以围绕孩子的兴趣喜好,和孩子一起对作业进行延展,如共同阅读、参观各类场馆、开展体育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