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中小学生不得带手机入校园”,执行起来难不难?

澎湃新闻   钟煜豪   2021-02-03 10:33:08

  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是摆在学生、家长和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等要求引起了广泛关注。
  安徽一位初中班主任对此点评说,切断了供给侧,但需求侧仍然存在。需求不会因为没有供给而自然消失,可能因供给缺乏而更加旺盛。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转为地下活动,更难控制。学生使用手机而影响学习,可能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本就不爱学习,不是因为玩手机导致学习出问题,而是不学习导致学习出问题。学生不爱学习,也可能是我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出了问题。当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还有更多需要探讨的问题。
  这位班主任指出,任何政策的出台,都有价值,关键在于政策的执行成本和执行效果。没有效果的政策一定是坏政策,而执行成本过高甚至无法执行的政策,效果怎么样自不待言。此外,除了看政策层面,还要看事实层面(学生不能带手机进学校),在政策未出台之前,事实层面上已经都在操作了,效果怎么样呢?
  澎湃新闻注意到,教育部上述通知公布后,多地媒体先后发布报道称,当地某些学校早已明确“禁止带手机进校园”。
“一直以来,学校明确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入校。”据扬州晚报-扬州网报道,公道中学办公室副主任范秋盛表示,学校共有700多个住宿生,在教学区以及生活区设置了十多部公用电话,学生的电子校牌可作为电话卡使用。凡是学生有需求联系家长,均可向班主任或任何一名教师借用手机,学校各办公室电话也可借学生使用。
  “因为是明确禁止的,不存在用手机布置、完成作业。”范秋盛表示,学生每天的作业每收必改、每改必批、每批必评,不需要通过手机和网络。
  范秋盛认为,教育部的这一“通知”给了学校加强管理的“底气”,但只能是“堵”,想要解决“手机”问题,还需要学校、家庭共同努力。
  “手机禁入校园”考验学校管理智慧和能力。2月2日,四川在线刊发评论文章称,此前,学校管理学生手机的“土政策”,毕竟没有相关法规依据,甚至一些举措还有违法嫌疑。加上一部分学生和家长有异议进行抵制,“土政策”执行难度较大,老师毁掉、砸毁,还有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因而,老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学生在课堂上只要不是明目张胆地玩手机,或影响课堂秩序,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教育部办公厅出台全国统一的中小学生手机管理规范性文件,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有了权威的“官方禁令”,学校和老师有这把“尚方宝剑”在手,可以依规将学生的手机拒之校门之外,而家长也有理由来教育和说服孩子,不把手机带进校园。
  文章指出,如何满足家长与学生正常联系的需求,防止一部分学生“钻空子”,让禁令沦为一纸空文,将考验学校管理的智慧和能力。一方面,学校按照要求采取一些配套措施,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同时,老师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学校要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的保管装置,妥善保管好学生带入校园的手机,还要防止少数学生采取欺骗等手段,将手机带入课堂等场所。此外,也不能一味反对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适度利用手机软件或网络在家里学习。总而言之,“手机禁入校园”禁令的配套措施一定要跟上,才能很好地落实下去。期待通过家校共治,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他们都能健康成长。
  对于教育部的最新通知,多名陕西省西安市家长直言“是个好规定,必须支持”,但也有不少家长还是心存顾虑。
  据华商网梳理,这些顾虑有不带手机如何确保孩子安全?禁带手机但“瘾”还在,是否还会找其他游戏渠道?不让用手机布置作业,低年级孩子记不住咋办?部分学习功能很便利,以后是否都不能用了?
  另据扬州晚报-扬州网报道,虽然几乎所有高中学校对手机都有明令禁止,但仍然有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
  “之前看到一些国内高中校园的矛盾,很多都是关于学生手机处置的问题。”一位高中资深班主任介绍,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孩子偷偷将手机带入学校后,如何监管?
  “我们不可能搜孩子身体和书包,孩子偷偷把手机带入校园,老师怎么办?没收吗?”报道中,一位高中班主任感慨,现在的高中学生个性都很强,对于手机的问题更是看得很重,老师管理上确实有难度。
  四川省政协委员、马尔康中学特级教师叶志福就此提到了一个现实问题。在他看来,各地方中小学在落实教育部通知时,不能“一刀切”。比如他所工作的马尔康中学,六成的孩子是寄宿制,孩子与父母本来就交流不多,需要在节日与家长联系。“不建议老师用手机布置作业,但孩子平时入校,手机可由学校管理即可。”
  另外,《羊城晚报》刊发评论文章提出,如今禁止手机进学校,那么平板电脑、智能手环以及其他更多门类的智能设备是不是有禁止的必要,是不是需要继续把禁止的清单延长?实际上,既然互联网已经不可逆转,那么校园绝对成为象牙塔是不现实的。
  文章认为,技术不断发展,也在努力解决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比如屏幕技术更加健康、对使用时间有更多控制、智能屏蔽广告和游戏、增加监督的透明性等。学校要杜绝手机进校园只要一纸通知就行,但要解决孩子们在“手机时代”的身心和成才问题,则需要全方位的努力。

责任编辑: 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