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如果国宝会说话》“云开课”,这一次,孩子们成了“国宝推荐人”

新民网   孙佳音   2020-06-03 16:00:31

龙山蛋壳黑陶杯为什么叫蛋壳杯?曾侯乙编钟是做什么用的?三星堆青铜人像,他的家乡在哪里?为什么现代人无法复原素纱单衣的重量?……前晚,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送给青少年的一堂课”直播活动准点上线,一堂干货满满又新颖有趣的国宝直播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参与,“大朋友”“小朋友”拼手速抢答,与国宝们“亲密互动”。各地的孩子们更踊跃上传了各种充满童趣的回复视频,争当国宝“推荐人”。

孩子模仿”国宝表情“_副本.png

图说:小朋友模仿“国宝表情” 官方图

一堂90分钟的在线课,让国宝“活”了起来,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间落地生根。

传统文化课,原来这么酷

传统文化课怎么上?当晚,央视总台主持人冀星化身“国宝提问官”在线上授课,师生弹幕互动,学生还能自由发挥,按自己的想法“交作业”,比比谁的国宝作业更有创意。90分钟里,“国宝提问官”不断抛出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国宝问题,比如“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犀牛的造型为什么渐渐不再被工匠使用?”“人头壶为什么会哭?”“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孔子和老子见面在聊什么?”这些问题脑洞大开,吸引了全国青少年刷屏“作答”。

孩子们在拓印铭文里找到了”中国“二字_副本.png

图说:孩子们在拓印铭文里找到了“中国”二字 官方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说“老师”的提问新鲜有趣,那么孩子们通过央视频提交的“作业”更是妙趣横生,让人耳目一新。奶声奶气的童音版国宝开场提示,神还原的“人头壶”真人演绎,羞涩可爱、惟妙惟肖的汉代小女俑,二次创作、帅气十足的二次元“跪射俑”,更有小朋友亲自上阵充当讲解员,为父母绘声绘色地介绍“曾侯乙编钟”“素纱单衣”等国宝。有小朋友说:“没想到国宝背后有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的奥秘,我感觉自己属于历史的一部分,文明不再那么遥远”;也有小朋友说:“我在何尊上找到‘中国’两个字的时候,感觉特别自豪”;还有小朋友说:“长信宫灯让我了解了古人都知道环保,我们更应该注重环保,让祖国的天更蓝、水更清”。这些稚嫩朴实的童言,或许正道出了这堂“国宝直播课”的价值和意义。


找”中国“二字_副本.png

图说:小朋友在何尊上找到“中国”两个字 官方图

民族自豪感,藏在点滴中

如果说豆瓣评分9.5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做到了“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传承的成功探索,那么前晚线上的这堂课则延续了这种文化传播的思路与理念。以国宝问题为例,“鹰顶金冠饰——能戴它的是什么人?”问题背后延伸的知识点是鹰顶金冠代表着草原的荣光,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匈奴酋长金冠饰,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陶鹰鼎为什么成了有胖胖腿和肌肉萌的鹰?”萌萌的文物形象背后是“陶是时间的艺术”的概念。为了成就一件完美的陶器,古代匠人们需要等,等土干,等火旺,等陶凉,“今天的我们总感叹生活节奏太快。可在六千年前,先人们就已经告诉我们要耐心平和,才能把事情做好。”

提问_副本.png

图说:有趣的国宝问题 官方图

在某种程度上,青少年通过这一堂直播课,通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第二季和即将开播的第三季节目,穿越时空,从这些国宝中学到了彼时的生产力水平、人民创造、时代精神和文化传统,体悟到历久弥坚的中国精神、审美情趣,深刻懂得了我们从何处来,留下过什么,又将向何处去。


责任编辑: 陆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