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发展“适合的教育”——
江苏交出全面发展的时代答卷
江苏教育报 汤文清 2021-07-02 15:11:07
6月29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十三五”期间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全省中等及以下教育毛入学率均超过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2.4%,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5.4年,教育发展规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江苏教育系统统筹推进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大力发展“适合的教育”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础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明显缓解,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5%,9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超过90%的在校学生在三星级以上优质高中就读。职业教育质量水平继续领跑全国,部省共建打造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现“十一连冠”、教学大赛获得“九连冠”。高等教育实现新跨越,15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43个学科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88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做到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在发布会上表示。
葛道凯介绍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全省教育系统努力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取得了“三个更强”成效。一是改革的针对性更强,建立完善了思政教育的学校、专业和课程三级指标体系。二是形式的丰富性更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43所高校参与 “师生共讲党史课”,推出微课视频197部,13所主讲高校深度挖掘红色育人资源,开展“红色精神接力讲”,55所高校开展“思政名师大巡讲” ,巡讲场次达905场。三是发展的协同性更强,各地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
在体育工作方面,江苏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形成了以“三个越来越”为特征的学校体育发展之路。全省学校体育改革越来越深入,体育教师体能、职业技能等“江苏标准”在全国影响广泛;校园足球发展越来越快速,在江苏“遍地开花”;学生体质健康越来越受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干预体系不断健全。
“从2017年起,江苏逐步实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制度和大学生体质健康等级证书制度,推进大中小学生体检和近视等健康数据归档管理, 2020年为全省近900万名中小学生发放体质健康报告书,为124所高校的近38万名毕业年级学生发放等级证书。”葛道凯介绍说,“十三五”期间,江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持续提高,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在学校美育方面,江苏形成了以“三抓”为依托的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新体系,主要包括特色学校创建、艺术活动实践、帮扶机制构建,目前已建成省级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338所、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0个,创建省级大学生艺术团101个,连续10年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仅2020年就采购节目92个,演出(展览)233场,受益师生超过15万人。
在劳动教育方面,葛道凯介绍说,江苏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起步较早、有完备的体系,各类学校坚持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给出课时,努力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全省基本实现省、设区市、县(市、区)、学校四级劳动实践活动载体全覆盖,近40%的大中小学在校内设立小农场、小花园等课外劳动实践基地,在职业院校中建成面向中小学开放的省级职业体验中心92个,学生所有劳动实践活动均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据悉,面对“十四五”,江苏省提出将以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为重要抓手,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落实好“一个理念”“五个转变”“六个更加”“七个不变”。其中,一个理念是高质量发展的育人导向,即坚持和宣传普及“唯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五个转变”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六个更加”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七个不变”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