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

江苏睢宁骑路小学:跳绳8年,跳出了什么?

江苏教育报   孙其华 李大林 王琼 朱珺清   2021-03-19 13:08:02

       在2月25日召开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睢宁县庆安镇骑路小学交流的坚持8年花样跳绳取得显著育人成效,特别是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均为零等内容,得到厅领导充分肯定,也引发了与会人员极大兴趣。近日,本报记者先后两次深入该校采访,一探究竟——

       从问题出发

  骑路小学地处睢宁西北,距县城23公里,学校仅210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30名,全校15名教师,多数都在50岁以上。一幢两层楼房、两排平房,站在学校门口,可以一眼看遍全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

  说起骑路小学的花样跳绳,有两个人绕不过去,即该校跳绳队教练、六年级语文教师刘彦和她的丈夫、该校校长刘恩。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刘彦和刘恩一直在农村学校工作。2001年,他们一起转到了骑路小学。

  “农村家长教育意识弱,留守儿童隔代教养,导致不少孩子养成了爱看电视、玩手机和电子产品的不良习惯。”刘恩告诉记者,由于不注重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前些年有些学生三、四年级就近视了,还有的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较弱、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

  怎么办?怎样通过学校教育,引导农村孩子健康成长?从问题出发,刘恩他们面向全校学生做了一项调研,看孩子们最喜欢什么课。结果显示,超过90%的孩子都喜欢体育、美术等参与度高的科目。

  “结合学校周边的课程资源,最初我们尝试带学生跳广场舞,但对于这项运动孩子们创新能力不足,没能坚持下来。”刘彦说。受场馆设施设备等限制,学校能开展的音体美项目有限。2012年前后,通过校际间的交流学习,他们发现花样跳绳投入较少,学生们也很感兴趣,于是就开始了新的尝试。那时学校没有教师熟悉花样跳绳,于是,仅接受过几天培训的刘彦做了教练,边摸索边带着学生练习。

  跳出了200多种花样

  “这是我儿子在和同学一起完成‘彩虹跳’。”采访时,家长严艳指着办公楼墙面上的一幅喷绘对记者说。严艳家住骑路村,两个孩子都在骑路小学读书,女儿六年级,儿子三年级,女儿冯冬梅还是校跳绳队队员。冯冬梅原来上课好动,通过坚持跳绳,课上自律性强了,成绩也提高不少。“现在两个孩子都喜欢跳绳,有时放学回家吃完饭还要回校练习。”

  简单的跳绳较为枯燥,怎样才能让孩子持之以恒地练习呢?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开始,该校开始了花样跳绳的探索。刘彦带着六年级的两个学生一起尝试,通过不断观察、反复练习,他们慢慢摸索出了窍门,单摇跳、双摇跳、车轮跳……孩子们学会的花样越来越多,劲头也越来越足。就这样,从六年级的两个学生,到六年级全班参与,再到全校师生参与……2015年,刘彦还带出了全校第一个花样跳绳队。

  “在创新方面,学生的能力比我们强。”刘彦说,随着参与跳绳的学生越来越多,跳绳的花样也层出不穷。为提升学生创编花样的积极性,只要学生发明的跳法和花样,学校就用他们的名字命名。目前,骑路小学师生探索出的花样跳绳基础跳法已逾30种,花样跳、合作跳和创新跳等多达200余种。

  肖雅是该校第一个学会二人车轮跳的学生。由于父母离异,她早年一直与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直到升入初中,才跟随父亲前往常熟。因为拥有跳绳特长,即便到了完全陌生的环境,肖雅也充满自信,很快就融入了新的集体。“真心感谢老师带着我们坚持跳绳,不光让我有了一技之长,还给了我生活的信心!”肖雅说。

  跳出了健康

  仅仅因为跳绳,就可以让学校的近视率、肥胖率均为零?学生每天究竟需要练习多长时间?“学生在校跳、回家跳、三五成群到老师家跳,每天基本都练习两个小时以上,花样跳绳队的学生跳的时间更长了。”刘彦说,正是保证了两个小时的跳绳时间,骑路小学的学生才跳出了健康。

  刘想是骑路小学六年级学生,也是学校跳绳队队员,这个看上去阳光、恬静的女孩在一年级时,曾因患有过敏性紫癜不得不休学半年。二年级复学后,她奶奶专门到校叮嘱老师,不要带她跳绳。但看到同学们都在跳绳,刘想也忍不住参与其中,结果跳得越来越投入,身体也越来越强壮。“我现在很少生病,成绩也稳定在班上前五名。”刘想说。

  课外上跃下跳、闪转腾挪,课上聚精会神、自信阳光——坚持跳绳让这个村小的学生身体越来越好,精气神也越来越旺。 2019年3月,徐州市教育局与市卫计委公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显示,骑路小学学生近视率和肥胖率均为零,全校学生平均身高高于同龄人0.8厘米,到了今年,这一数据已经提高到了1厘米。不仅如此,在2017年之前,每到冬天,该校都有不少孩子生病,有时甚至整个班级的同学都感冒发烧。2020年疫情期间,县城及周边不少学校都因有学生感冒而停课,骑路小学却没一个学生感冒发烧,全校学生一直坚持正常上课。

  跳出了综合育人

  “除了跳绳,我还加入了绳画社团,感受到了跳绳的另一种魅力。”刘想说,现在除了体育课,在语文、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科目中,都有跟绳子相关的内容,感觉绳子真神奇。

  “以花样跳绳为载体,我们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花样跳绳’课程体系,提炼出了以绳健体、以绳增智、以绳促德、以绳创美的育人目标。”刘恩说。以“绳文化”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该校从“创”“跳”“画”“做”等方面入手,设计校本化融合课程,分别在语文、体育、美术等学科中渗透绳元素,完成话绳、写绳、跳绳、创绳、画绳、编绳、寻绳、用绳等课程任务。2017年4月,该校“绳韵少年”特色项目以苏北第一、全省第十五的成绩,获得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课程基地立项,2019年3月,该项目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验收。

  一根绳不仅跳出了“健康第一”的生动意蕴、跳出了团结与自信,还跳出了智慧与创造。近几年,学生们在身体越来越好的同时,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习作水平、计算能力、美术技能、动手操作能力等都有了显著提升。在睢宁县教育局组织的2018年度质量检测中,骑路小学五、六年级全部进入农村小学第一方阵。在2019年度镇中心小学组织的所有年级、所有学科的质量检测中,骑路小学的获奖率达55%,6个学科遥遥领先。

  就这样,在一步步的坚持探索中,骑路小学逐渐走上了花样跳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之路,这个村小的孩子们不仅体会到了跳绳之乐,还收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跳出了村小新高度

  村小如何办?对农民来说,同样需要家门口的好学校。

  54岁的教师张都平,一辈子都在农村小学教书。由于年龄偏大,信息化等教学手段不熟练,赛课赶不上年轻教师,评职称更是没机会。“到了快退休的年纪,我原本想着只要上好课,不出错就行。”张都平说,但2018年来到骑路小学工作后,学校的氛围改变了他的想法。因为跳绳,全校教师相互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会跳绳,张都平就给学生摇绳,向其他老师学习编织中国结、织毛衣、织手套,带学生社团。离退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张都平工作的劲头却一天比一天足。

  跳绳改变了骑路小学教师的精神面貌,提升了他们的士气,虽然全校只有15名教师,但现在大家都干劲十足。教师王荣弟从家中带来自己种的红麻,剥皮、晾晒,用废旧的课桌椅制作了一个打绳机,带领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制作麻绳;教师程艳秋、葛雅静积极参加徐州市心理健康培训,顺利拿到初级资格证书;结合跳绳特色,葛雅静发挥自己体育专业特长,开始围绕学生体质健康展开深入研究……

  坚持跳绳8年,学生在改变,教师在改变,学校也在改变。家门口的学校办好了,家长们更是支持。原先,学校附近的家庭但凡有点办法的,都把孩子送到中心小学或城区民办学校就读,但近两年来,陆续有十几名孩子又转学回来了。2018年,骑路村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拆迁,因该校跳绳特色已成为睢宁教育的一张新名片,庆安镇政府决定在骑路村设置村民集中居住点,长久保留骑路小学为定点小学,成就了新时代乡村教育的美好故事。

  “骑路小学的成长蜕变,在当前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我们也将以这所学校为样板,推动更多乡村学校特色发展、健康发展。”睢宁县教育局局长胡鹏说。


    (原标题:《跳绳8年,跳出了什么?》)

责任编辑: 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