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

填报文科或医学,听听大学老师怎么说

文汇报     2024-06-28 10:26:00

文科 探索人类思想前沿,何等幸福

■人文学科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艺术、文学和哲学激发了许多重大创新和发现的灵感,历史学则教会我们如何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在技术和科学进步迅速变化的今天,这种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尤为重要,它使我们能够跨越学科边界,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人文学科的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思辨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通过对经典理论与文本的细读,我们得以深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过去,也贯穿于今天和未来

对于大学的专业,人们还是习惯地 分为文科、理科、工科等,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专业选项。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专业属于传统的纯文科,广义的大文科还包括新闻学类、经管学类、法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类。近年来,随着学科交叉的推进,大学本科的培养也重视跨学科,比如有些学校已经在开设的PPE项目(即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项目)、“法学+金融”或“法学+经济”双学位项目、“外语+计算机”双学位项目等。那么,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还需要学习人文类专业吗?每一位学人文学科的学生、老师,也许都受到过这样的灵魂拷问:学文史哲,有什么用?

作为一名历史系的老师,以往我总是这样回答:如果某一天早上你醒来时,发现自己失忆了,是不是很可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了历史,谁也不研究、不记录历史,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失忆了。这类灵魂拷问,中外历史学家概莫能免,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也曾被问及“历史有什么用”,这位牺牲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年鉴学派创始人的回答远比我精彩深刻,在他看来,这个问题已经超越了“人们需不需要从事历史研究这一行当”这类关于职业价值的提问,而是与整个人类文明的价值与延续息息相关。他写作《历史学家的技艺》的初衷就是,“当我们对社会与自身产生疑惑之时,我们都应该反躬自问:是否曾努力向历史学习。”

也许你会有疑问,故纸堆中的历史学,能承担这么重大的责任吗?历史学家研究政治与政府、外交与国际关系、经济与金融、宗教与哲学、文学与艺术、文化与社会变革、身体与医学、性别与家庭,考古学、人类学等,特别是新兴的科学与技术还在不断为历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不过,无论历史学家研究哪个领域,他们都有一套严谨、共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要求对原始资料进行仔细分析,与现有的学术研究和时事展开对话,并通过各种媒体(从新闻报刊到学术期刊,从纪录片制作到举行公开演讲)进行思想交流。历史研究的对象是过去几千年漫长进程的产物,但它不仅仅关乎过去,更是帮助我们理解当代世界的矛盾和乐趣的有效工具。历史专业的学生探索人类几千年来的实验和智慧、胜利和悲剧,这些都是创造现代世界的基础。

大学里的文科学些什么?

那么,在今天的大学中,人文学科的本科生主要在学什么?经典文本的精读与研究在大学的人文教育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中文系,学生除了要修读中外文学史、现代古代汉语这类必修课外,《论语》《庄子》《诗经》《离骚》《四库提要》《乐府诗集》等精读课也占很大比重;在哲学专业,必修课内容包括先秦以降的历代哲学和古希腊至今的西方哲学,除此以外,还有数理逻辑、伦理学等课程;而经典文本的研读则包括中国古代哲学典籍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等。

再以历史学为例。历史专业的课程除了史学原典、史学理论、文献学、断代史、国别史和各领域的历史之外,还有古典语言的系统训练,包括古代汉 语、楔形文字、拉丁语、古希腊语、古希伯来语等。

当前,随着人文教育与新兴技术的有机结合,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常态,比如在语言学专业,计算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言统计学等课程,与数学、计算机等学科关系密切;在历史系,口述历史、田野调查、历史人类学、历史地理、艺术史、医学史、环境史等课程也同样让学生接受跨学科的训练。这些课程和技能不仅扎根于学科的核心理论和方法论,还紧密联系到现代社会的实际应用和全球化背景。

一些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会鼓励本科生开展学术研究,这里就略举几项文史哲专业的本科生在近几年完成的课题,也许有助于了解人文专业的学生们所受到的训练与他们的学术前沿研究。

在文史哲专业,学生对传统文本的研究与解读仍占相当比例,但不少学生都有形成新的关注视角。他们不仅能自主提出问题,不少学生还能熟练使用GIS等数字技术,跨学科展开研究。比如我们有一位从小喜欢音乐的同学,提出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是“欧里庇得斯晚期作品中的合唱歌”,将个人兴趣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还有哲学专业的同学在历史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医学空间视角下的上海中山医院”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本科生则在中文系教授的指导下研究“晚清上海话词典”的课题。

人文学科究竟给人带来什么?

人文学科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艺术、文学和哲学激发了许多重大创新和发现的灵感,历史学则教会我们如何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在技术和科学进步迅速变化的今天,这种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尤为重要,它使我们能够跨越学科边界,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人文学科的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思辨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通过对经典理论与文本的细读,我们得以深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过去,也贯穿于今天和未来。

也许我们不能得到标准答案,但是人文学科的教育让我们有能力挑战刻板印象,有能力分辨善恶美丑,拥有更大思想的自由。人文学科的教育促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和个体在其中的角色。这不仅是关于知识的积累,更事关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欲望和行为动机。这种理解和同情心是我们构建更加公正、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所必需的。

大学人文学科的训练,还有效强化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无论是在专业领域内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的沟通都是成功的关键。文学教我们如何表达思想和情感,历史和哲学则通过故事和辩证法训练我们以逻辑和条理性进行思考和表达。这些技能不仅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益,也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参与至关重要。

在当下,作为人文学科的学生,我们能够与全人类千年、万年来积累的文明对话,在前人基础上,继续探索人类思想的前沿,这是何等幸福的事情啊!如果这样的工作也被AI取代了,人类将会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当你接受了人文学科的这些训练之后,未来将有可能用新的、用你的方式来讲述人类的故事,让这些故事与今天的世界发生关联。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陈雁)


医科 择医求索,是一份护佑苍生的终身志业 

■在新医科建设的背景下,未来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还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医学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其各个专业犹如树的不同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医学体系的完整图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时代,医学事业的壮阔山河,既有艰险,亦有壮美。它肩负着守护人类健康、促进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对于即将踏入大学殿堂的高中毕业生而言,选择医学专业意味着开启一段艰辛但充满意义的人生旅程。

学医,有哪些专业方向可选?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新医科建设,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新医科建设的核心目标包括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加强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医学教育国际化等。这一战略不仅重塑了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还将为医学生提供更多跨学科学习和实践机会。

在新医科建设的背景下,未来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还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上海有多所享誉国内外的医学院校,为有志于投身医学事业的莘莘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那么,学医有哪些专业可选?简言之,医学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其各个专业犹如树的不同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医学体系的完整图景。

临床医学作为“医学之本”,培养全面的医疗诊断和治疗能力;基础医学则如“医学之根”,深植于理论研究,为临床实践和新药研发奠定基础;中医学传承古老智慧,堪称“医学之魂”,赋予现代医学独特的文化底蕴;口腔医学专注于口腔健康,如同“医学之齿”,维护人体重要门户;公共卫生犹如“医学之盾”,守护群体健康;药学则似“医学之剑”,开发治疗利器;护理学堪称“医学之翼”,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呵护;生物医学工程则如“医学之桥”,连接医学与科技前沿。所有医学专业相互支撑、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医学事业不断向前。

医者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

在求学之路的关键路口,青年才俊们需以智者之心权衡审度。医学学科的专业性相对其他学科更强,因此选择学医是一次人生的重要抉择,更是对未来医者之路的深远谋划。

首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个人兴趣犹如指引航程的北辰,选择与之契合的专业,有心之所向,方能持之以恒。其次,学校实力与资源,恰似沃壤良田,滋养学子茁壮成长。择校若择一方“学术生态”,当明辨慎思,权衡师资、科研等诸般要素。慎选良师益友,方能切磋琢磨,共同进步。最后,洞察专业发展前景,未雨绸缪,当思考其能否成为自己展翅高飞的广阔天地。惟其如此,方能在瞬息万变的医学汪洋中,挺立潮头。

医学,需要终身学习、孜孜以求方能窥其堂奥。医者之路,始于五载本科求学,继而攻读硕博,再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能初步掌握临床技能。然而,这仅是漫漫医途的起点,唯有以“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毅力,方能在这瞬息万变的领域中立足。守得初心、方得始终,耐得寂寞,才见繁花。医学研究往往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付出。正是这种甘于寂寞、专注投入的精神,才能最终开花结果。

选择学医会面临哪些挑战?

展望医学未来,犹如观沧海巨变,令人心潮澎湃。

精准医疗将基因组信息融入诊疗,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体现“上医治未病”的至高境界。步入人工智能时代,AI辅助诊断和智能设备将掀起再一次的医学界革新浪潮。远程医疗技术则如同架起“鹊桥”,跨越时空阻隔,让天涯若比邻,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共济。跨学科融合更是展现整体观念,将医学与工程、信息等领域的智慧贯通,开创崭新天地。而全球卫生合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医学领域的实践,共同应对全人类的健康挑战。这些趋势交相辉映,推动医学事业日新月异,朝着造福全人类的崇高目标不断迈进。

择医之路,非止于选一方学府、一门专业,实乃选择一种崇高的人生信念、一份护佑苍生的终身志业。希望每一位胸怀壮志的青年俊彦能以赤诚之心,投身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医学沃土,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豁达胸襟,在医学领域中绘制属于自己的璀璨星图。

医道浩渺,犹如大海,正需要你们这般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新锐之士,继承先贤志向,开拓创新未来。盼君能以仁心仁术为基,以科学精神为魂,以“悬壶济世”之心为帆,“格物致知”之志为橹,在医学的浩瀚海洋中扬帆起航,化作新时代的杏林之光,为人类健康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学教育处副处长、副主任医师李啸扬)


责任编辑: 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