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

沪考心语┃ 认识“双一流”

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   刘玉祥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2021-03-26 16:46:33

“双一流”是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中新兴出现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这一概念,关注高等教育发展动向的人士比较熟悉,但对于部分刚刚开始了解高校情况的考生和家长来说相对陌生,甚至一无所知。“双一流”很大意义上代表了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努力方向和发展重点,对考生填报志愿具有很强导向价值。上海多年招生实践显示,大部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呈现较高录取分值,但也有不少临近甚至低于特殊类型控制线,因此“双一流”值得不同分数段的考生都加以重视和研究。

和家长们普遍更加熟知的“985”“211”概念相比,“双一流”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领域新的国家战略,更加开放和包容,注重通过一所大学的学科综合实力评价学校强弱。在今天的高考招生中,“985”“211”概念已经淡出历史舞台,“双一流”开始成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定位标杆。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遴选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两者的共同特点都是注重学科建设与发展。“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着重于通过一流学科带动全校总体发展,突出全面性、整体性;“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着重于优势学科优先发展,突出特色性、重点性。目前,全国被列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有137所大学,各校获评的一流学科数量不等,最多者拥有40来个,最少者仅拥有1个。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发展更加全面、实力更加强大的42所被列入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根据评估结果,42所一流大学又被分为A、B两类,A类有36所,B类有6所。顾名思义,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A类更加强大、更受青睐。事实上,36所A类一流大学也的确是社会各界普遍公认的一批“中国最强大学”。

A类一流大学中,办学地点在上海本地的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有17个一流学科,同济大学有7个一流学科,华东师范大学有3个一流学科。在招生实际中,具体专业名称并不一一对应一流学科,每年都有数百名优秀的上海考生录取4校名称各异的相关专业,在一流学科的滋润中就学成长。

外省市A类一流大学有32所,大部分人尽皆知,少数还不为上海考生了解和重视,因此每年录取最低分相差悬殊。如果大家脑海中有一张全国地图,从上海向北由近及远看,共有17所A类一流大学,分别是:位于江苏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位于山东的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位于天津的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位于辽宁的大连理工大学,位于吉林的吉林大学,以及位于黑龙江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从上海往南看,有5所A类一流大学,分别是:位于浙江的浙江大学,位于安徽的中国科技大学,位于福建的厦门大学和位于广东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往西看,有10所A类一流大学,华中地区有4所,分别是位于湖北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位于湖南的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南地区有3所,分别是位于重庆的重庆大学和位于四川的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地区也有3所,分别是位于陕西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位于甘肃的兰州大学。各校拥有数量不等的一流学科,代表着不同领域的最高学科建设水平。

此外,全国还有6所B类一流大学,分别是: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前三所是原985高校,后三所是原211高校。137所拥有一流学科的大学中,除去上述42所一流大学,剩下95所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值得考生重视,尽管学校的总体综合实力未必很强,但就读其一流学科相关专业属于超值选择。

上海考生在志愿选择与填报的时候,能够真切感受到一流大学的震撼力和吸引力,但对一流学科感受度可能会比较淡。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大学对沪招生计划有限,只能向上海考生开放部分一流学科相关专业;而且即使开放,呈现的专业名称在字面上也往往对应不上背后的一流学科。对“双一流”热情向往的考生与家长,应当额外研究与拟报大学学科建设相关的更多信息,做到了解深入、填报准确。



责任编辑: 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