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给学校多做做“绿色体检”

中国教育报   王家源   2024-03-29 16:06:27

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市义务教育质量绿色指标评价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版)》(简称“绿色指标”)。“绿色指标”在聚焦关键要素评价、优化评价方式、强化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升级,更突出“五育”并举的育人导向,评价结果不与升学挂钩,这对引导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将起到积极作用。

此次公布的“绿色指标”在吸收前两个版本经验的基础上,对照“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等要求进行了升级,更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更关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情况。

“绿色指标”评价代表了一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关注教育质量、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评价观。自2011年首次实施“绿色指标”评价改革以来,上海市坚持用“绿色”尺子为义务教育学业质量“体检”。从实践来看,“绿色指标”在引领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诊断学校存在的问题、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教育决策制定和课堂教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证数据。

推动“五育”并举,不妨给学校多做做“绿色体检”。众所周知,教育评价改革事关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牛鼻子”。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推动评价改革至关重要的一步,决定着评价的方向和质量。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把关注点放在学生全面发展上,强化核心素养、创新能力、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绿色指标”所代表的评价指标的变化,不仅体现出教育评价体系的进步,也清晰地传递出这样一个价值导向。这是国家教育方针的细化和具体化,也是对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遵循。

给学校多做做“绿色体检”,关键在于推动学校的自我反思与成长。教育评价只有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推动学校发展,才具有生命力。上海市的“绿色指标”自诞生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反对功利化,即评价结果不与升学挂钩,也不需要学校和师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不靠行政命令推动,不再“唯分数”“唯升学”,反而能推动学校进行反思。例如,上海市洵阳路小学根据分析报告反映的“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较弱”问题,通过改进课程设置,开设八大类几十门阳光课程,学生因而有了明显进步。

客观来看,有必要紧紧抓住学校这一结果运用的责任主体,以“绿色体检”倒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找到新的生长点和发展方向。也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学校运用评价结果的积极性和内驱力,强化评价的诊断和改进功能,让评价数据更精准地帮助学校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激发学校的内在活力。

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学校“绿色体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上海市的经验看,一要有系统思维。评价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往往与课程、教学、管理改革协同推进,要推进系列配套改革,让评价改革成为解决本土教育发展关键问题的突破口。二要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坚决克服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以科学的政绩观努力扭转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评价学校的惯性,确保评价改革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给学校多做做“绿色体检”,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远不止一所学校、一座城市、一个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家庭、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形成合力,如此方能加快扭转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促进教育环境和生态的健康发展。

(作者系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 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