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如何打破学校和社会的壁垒?优化家校协同教育环境,构建更紧密的互动新格局

上观新闻   李伟涛   2020-11-23 14:07:56


CFP


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学校增强适应性、与社会形成更紧密的互动格局,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上海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尽管长期以来在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推动下,学校办学与社会需要相脱离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开展家校合作及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进展,但受困于学校与社会之间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壁垒,学校从传统、封闭走向现代、开放仍面临不少挑战,尤其是伴随上海超大城市社会发展新变化、市民消费需求升级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增强,社会对教育的诉求信息必将不断传递到学校教育系统,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更加注重融合发展,用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学校与社会互动新格局,对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推进社区育人资源共建共享

学校是教育现代化的细胞,学校现代化除了基础设施与环境现代化,教育教学现代化、学校与社会关系现代化是重要标志。首先,加快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是构建学校与社会互动新格局的根本目的。衡量学校与社会互动质量的高低,最根本的标准在于是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完善。

全国教育大会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围绕育人制订的一系列政策的落实,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协同。家校社协同育人在学术研究和教育政策中尽管逐渐受到关注,但目前变革相对偏重于家庭参与,尤其是学校中家长委员会建立、具有家长委员会的学校比例逐步提高,而立足社区角度的系统变革仍是方兴未艾。落实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更高要求,需要以学校为主阵地,凝聚社区社会的共识并形成强大合力。以资源配置为关键,推进社区育人资源共建共享是重要抓手。各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社区中的教育资源配置,既要围绕落实“五育并举”充分利用已有的社区教育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机构重复设置,又要协调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关系,探索潜在的教育资源,共同致力于提高社区教育质量。

加快服务国家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其次,加快服务国家战略导向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构建新格局的现实要求。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成为国家战略需求。加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未来学校”的建设,不只是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应聚焦国家战略对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要求,在建设站位上体现高度,同时在发展类型上适应全球治理的外语外交人才、应对公共卫生问题解决、科技自立自强对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的多类型需求。上海理应率先系统科学布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建设,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新城和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布局,建设多种类型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并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顶尖科学家以及基金会等多种力量协同攻关和支撑作用。

再次,加快实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学校教育,是构建新格局的目标指引。《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着眼于优化学校教育生态,把实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学校教育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按照生态理论,教育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无论是学生个体、学校组织,还是区域教育都存在生态环境并需要优化。只有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处于其中的个体或学校组织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学校生态,目标指向于各级各类学校形成特色、多样、协作、友好、共生的格局。随着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的提升、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为代表的公共政策出台,将使得每一所学校发展置于区域学校发展生态系统中不仅必要,而且需要学校突显特色、成为多样性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在良好学校生态形成之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从而在各个地区形成更多更优质的名校群,学校之间实现集群发展。

让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导师

构建学校与社会互动新格局,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改革的支持,特别是有赖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着眼于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健全社会参与学校评价制度,开展区域教育发展环境质量评价,引导学校所在区域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共同管理区域内教育公共事务,为育时代新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优化社区资源支持环境、家校协同教育环境和青少年保护环境。

同时,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生发展指导能力、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让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导师,让教师成为学习型社区的参与者和引领者。此外,构建学校与社会互动新格局,呼唤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方式创新。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现代化监测,除了基于统计数据与标准的指标分析,更需要把反映公众声音的公众参与度、教育满意度等指标纳入其中,并创新采集方式,更及时更全面更精准地反映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个性化、多样化、动态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 陆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