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看见、倾听、反思:在中学任教15年后,这位班主任决定重回小学“看看”

第一教育   程琳   2022-09-14 09:53:08

学生在想什么?学生想通过他的行为表达什么?班主任或者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小编见到王卫明老师的第一印象:三句话不离学生。

王卫明,上海市松江区仓桥学校的一名班主任。他也是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市学校中级心理咨询师,扎根松江区从事班主任工作30多年,是典型的“郊区学校教师”。

在任教中学15年之后,他又决定重新回到小学一年级,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从小学再教到孩子中学毕业。当小编问起他为什么选择重回一年级时,王老师答到,“就是想要回到教育的起点看看。”

图片

这段“重回小学”的故事,让原本平凡的教书育人路更富“教学研究”色彩。

看 见

站在教育的“起点”,观察“教育本身”

王卫明带的班有这样几个特点:他带出来的学生,脸上笑容多、喜欢活动多、每人朋友多。

作为班主任,工作之一就是需要看见孩子们的成长困难或困境,帮助孩子们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在中学孩子们身上,王卫明看到了不少“问题”:不能正确地处理同学关系、不会健康地表达自我、压抑自我等等……

“这些痕迹不能归吝于孩子本身,很多是教育过程中的遗留问题。”王卫明说,“所以我想回到教育的源头,看看那里正在发生什么。”

图片

于是,他跟校长申请,继续回到一年级班主任的岗位上,探索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王卫明循着自己的思考,开始了自己的实践验证。“下沉”之后,他对教育的理解“删繁就简”:“教育,就是生长本身。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所谓生长:就是要看见孩子的存在,顺应孩子的成长,倾听孩子的心声,发现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用孩子的方式学习、体验生活;让孩子用孩子的方式认识、理解美德。”王卫明说。

王卫明对于教育的解构,决定了他不一样的班级管理风格:在看见孩子的需求,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的基础上,用合适的方法让他们顺性而为、育德启蒙、和谐成长。

有一阵子,班里转来一位总是“打别人”的男生——安同学(化名),时不时被“投诉”。安同学的行为导致他人际关系很差,同学们一度想让他“离开班级”。

王卫明敏锐地察觉到了同学们的想法。在某次主题班会,他特意把安同学支开,而那次讨论的主题是:如果让安同学离开我们班级,他还能去哪里呢?

果然,大家的“委屈”开始得到宣泄,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同学们出了很多“主意”:

有的建议把安同学绑在火箭上,发射到太空里去;有的建议把安同学丢到马路上;还有的建议把他转到其他班级里……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做法有什么后果呢?王卫明接着引导。

同学们继续思考:如果把他丢到太空里,他可能会飘到其他星球,再也找不到回来的路;如果把他丢到马路上,他可能会冻着、饿着;如果把他转到别的班级,其他班级的同学也有可能被打……

经过讨论,同学们逐渐意识到,大家试图给安同学的“惩罚”,其实远远超过了他能承受的范围,既不明智,也不道德,还不合理。在大家的“共同探讨”里,“同理心”和“责任感”反而慢慢被“触动”:他们意识到,在社会契约的框架下达成和解,才是问题真正的解决之道。

类似这样的主题班会,在王卫明的教学生涯中非常常见。往往,主题班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来自于孩子们中间,而很多时候,在王老师的引导下,问题的解决答案,也来自于孩子。

王卫明说,这个过程中,他尽量做到:“看见”孩子——“看见”他们的纠结甚至偶尔的焦虑不安;“看见”他们各种表达方式背后的原因;“看见”并理解他们属于这个年龄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面对打架的孩子,不去简单粗暴地“谴责他”,而是引导孩子们客观地讨论、自主地认识;

●面对自我怀疑的孩子,不是空洞地“鼓励他”,而是引导他们认真地列举出自己的优缺点,在更加全面的维度发现“自己其实也还不错”;

……

图片

所以在王老师的班级,你会发现:

班级选班干部的不是由“老师指派”,而是王卫明和同学们一起制定《竞选规则》,鼓励所有人参与竞选,因为“班主任应该尊重同学们的参与权和知情权”;

面对日常的“该不该带饮料进教室”这种话题,王卫明从不一味地制止,而是让大家自主召开“民主讨论会”,让孩子们理性地达成某种“良性契约”;

他的课堂,下课之后的课间休息时间,教室里几乎看不到学生。因为,每当下课铃声一响,王卫明催促孩子们不要待在教室里,因为“劳逸结合才是一种健康学习、健康成长的姿态”。

倾 听

“他们其实在表达,只是用了更加隐晦的方式”

在教室一角,王卫明设置了一个“心理信箱”,还上了一把锁。同学们可以在班级中把他们想说的话、好玩的事都塞进信箱里。某天,从拿出的信封里,一个叫做“多于”的昵称,让王卫明陷入思考。

“多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昵称呢?

“多于”是“多余”的谐音,用作自己昵称,是否在暗示自己本身就是一种“多余”?心理咨询师的直觉,催促着王卫明必须来一次迫切的“家访”。

随着推开“多于”同学的家门,王卫明逐渐意识到这个孩子“世界观”的根源:从有记忆以来,爸爸妈妈经常吵架,让他一度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这样的环境下,“多于”同学不断自我暗示:“如果没有我,会不会我的家庭比现在温馨许多。”

“‘多于’同学的心态,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小孩子都是好动的、好奇的,一旦故作沉着,就会压抑对成长的渴望,进入一种病态生长。解除这种状态,才能换来孩子原来的模样。”

图片

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多于同学的这种心理状态,源于王卫明强大的“洞察力”。在他看来,觉察孩子们“表达”的能力,是老师和家长必备的能力。

“学生的表达是很丰富的,很多语言、行动、暗示都是表达的一部分。这些表达的背后是什么,需要老师仔细辨识。”王卫明这样说。谈到这里,王卫明介绍了三十年班主任生涯中遇到的几种孩子们的“表达状态”,在他看来这些表达的后面或许都有“故事”,需要老师认真倾听:

● 孩子故意迎合的表达。这类学生“善于表达”,更善于观察和识别大人情绪,他们很多时候会迎合大人想要的方式去回答,是因为知道“班主任和家长希望他们这样的答案。”比如,总是承诺“会好好学习”,但没有真正改变学习行为的孩子;

● 孩子某种隐晦的表达。这类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求和表达往往没有被重视,当他们想要表达自己想法和要求的时候,没有人听他在说什么,长此以往,孩子的表达欲被一定程度上扼杀,久而久之他也就缺乏向家长或老师述说的勇气。上文中“多于”同学就属于这种情况;

● 孩子压制表达欲。这类学生已经主动扼杀自己的表达欲望,已经陷入病态生长的泥淖。当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需要特别关注。比如:有些孩子回家只是“把门一关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几乎不和父母进行任何交流。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打架、赌气、迟到、言行不一……这些在王卫明眼中,“都是一种表达”。“你要能识别它是一种表达,倾听这种表达:听到打架中藏着的抗议,赌气中藏着的不认同,迟到中藏着的价值观,言行不一中藏着的个性主张……察觉这些表达,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图片

如果不能察觉学生的表达,就不知道学生真实的自我;不能帮学生发现“真实的自我”,是教育的失职,王卫明如是说。

反 思

如果不能“想当然”地育人,

我们应该怎样和孩子“互动”?

从中学到小学再到中学的带班经历,给了王卫明更全域的视角,让王卫明对“成长问题”有了更多思考。孩子们的问题不是在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天才出现和爆发的,而是长时间积累的过程。

举个例子:

即便现在教育信息已经足够繁杂,中小学孩子的父母已经普遍是接受过一定教育的80、90后,但据王卫明观察,无论家长还是老师,仍存在很多“教育误区”。

王卫明曾经做过一份家庭问卷,在学生入学前期,调查学生家庭的婚姻情况、出生次序、自理能力、数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交友能力等“指标”。调查显示,44个孩子中,已经有42个孩子学过拼音了。

“这显示了家庭普遍意义上功利的、单一的标准:高期待、高要求、强控制,并不关心孩子们喜欢什么、适应什么,只是让‘家长意志’覆盖孩子的行为。”

图片

另一点常见“误区”,是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总以为低年级的孩子很多时候是因为不懂道理而犯错,总是试图通过“讲道理”去说服。

但王卫明发现,“哪怕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基本思维、思辨也已经非常强。如果只论‘讲道理’,他们未必比大人弱。”

“其实行动、情绪、情感才是教育最好的‘抓手’和‘工具’。毕竟,‘情绪是成长中的必修课程’。”

那么如果不能“想当然”地育人,我们还能怎样与孩子“互动”?王卫明结合自己亲身“实践”,给了老师们五点“倡导”:

●给孩子足够的空间,相信孩子;

●充分倾听孩子的声音;

●认真对待孩子的需求;

●培养孩子内在的能力,但不要包办;

●不需要讲道理,要讲行动、情绪、情感…

图片

今年夏天,王卫明在给一位同学写毕业批语时这样写到,“孩子,你是我的骄傲。”这是他写过的最短的批语。曾几何时,笔下的这位同学还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家伙”,但王卫明以数年如一日的正向激励和暗示,鼓舞着这位同学不断突破,已经成为了“更高层面的自己”。

这种见证“成就他人”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印证着王卫明这位郊区教师“教育实验”的正确性;这种“成就他人”的幸福,也成为了王卫明几十年来俯察教育本真应得的“无冕之冠”。

责任编辑: 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