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四有”好教师的故事|龚新高:因材施教,立足高远,薪火相传

上海教育新闻网     2020-09-14 16:25:54

复旦大学谢希德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新高领衔的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里有一支计算凝聚态研究团队,这是一支科研成果丰硕、团队气氛活跃的高水平科研队伍。该团队由龚新高院士在2000年创建,目前有博士后4人、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4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能源材料的设计和计算、表面和界面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纳米体系物性的理论研究、多铁性体系的多铁性机制、计算新方法的发展等。自团队组建以来,龚新高院士已指导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二百余篇。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上,被引用总次数超过11000次,其中发表在《中国物理快报》上的两个重要成果被中国物理学会评为2019年最有影响力论文特等奖和一等奖。龚新高院士先后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和两项省部级一等奖(2009,2014)。

龚新高与学生讨论

因材施教:兴趣是科研最好的领路人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学术上,“严谨细致、创新求实,希望学生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在科研工作中自发、自信、自律”是龚新高院士对学生们的要求。

“兴趣是科研最好的领路人”。开题是研究生学术道路的起始环节,每位研究生进入研究团队伊始,就需要从计算凝聚态物理领域中自主提炼兴趣方向,做好相关文献调研。基于每位学生学术兴趣的不同,龚新高院士将会个性化地为其定制课程学习和文献学习的培养方案;同时,贯穿学生生涯发展全过程,聚焦发展目标与个人特质的适应性,帮助研究生找准奋斗方向,推动学生生涯的持续进步。

“导师对学生的作用更多的是启发”。科研工作是面向未知的,在课程教学上强调“授人以渔”是关键。龚新高院士开设的计算物理学课程大量采用问题导向的启发式教学,从基础计算物理知识讲起,以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为教材,重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龚新高在学术交流中

立足高远:搭建学术桥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作为“理论、实验、计算”物理学三驾马车之一,计算物理学研究从不是闭门造车。与全球的优秀研究者充分交流、积极合作,搭建好联通理论、实验与计算物理的学术桥梁,是为实现更深刻的物理学发现而提供的重要支撑。龚新高院士大力支持在读研究生走出国门,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展示学术研究成果,不断输送毕业生进入海内外顶尖研究机构继续研究工作。

龚新高院士重视学生开展学术交流。研究生在读期间有一两次机会前往欧美参加学术会议,有一两次机会在亚洲国家参加学术会议,更可以根据研究课题的实际需要,前往海外相关研究组进行访问,每年均有多人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亚洲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会议、量子能源国际研讨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作口头报告。

在博士后输送方面,龚新高院士研究团队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阿贡/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以及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近20个海外顶尖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联系,输送了数十名优秀毕业生前往继续研究工作。

龚新高作两会精神交流

薪火相传:求真,求实,求精,求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研究生的培养更是需要一以贯之的坚持。龚新高院士怀着一颗科技报国的赤诚之心,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为国培育有理想有信念的科技人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研究团队内一届届学生们将龚新高院士“求真,求实,求精,求新”的治学理念薪火相传。

截至2020年,龚新高院士指导的毕业学生已超过40名,其中有14人已获得教授职位,分别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湘潭大学、宁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十多所国内一流大学建立了自己的研究组与实验室。近三年来,研究生在海外国际学术会议中作大会报告并获奖达14人次,获国家奖学金和冠名奖学金10人次,他们亦渐渐成为各自方向上的学术新秀。


探索永无止境,育人历久弥新。龚新高院士精业奋进,为国筑学基,为国育英才,用自己的育人实践诠释了科技报国的拳拳之心。


(龚新高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责任编辑: 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