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四有”好教师的故事|饶立钧:精益求精 在教育森林里找到小确幸

上海教育新闻网     2020-09-14 16:09:04

饶立钧精心备课、制作学案

你可以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听到他洪亮的讲课声,你可以在草坪边看到他正热情地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友好学校师生,你可以在排练厅看到他拿着剧本和道具指导英语戏剧选修课的下一个实践研究活动。要是来得巧,或许你还能在剧场看见他和学生一同出现在校园年度大戏的舞台上。他,就是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的英语教师,饶立钧。

2007年从华东师大毕业后,他在市三女中任教至今,任英语教师,并参与学校外事办公室各项工作。他秉持“兴趣是教与学的第一动力”,积极探索激活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强调“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进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获得同行认可,受到学生喜爱,先后获评“长宁区教学能手”与“上海市教学能手”称号,2019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每次被问及作为教师的成长经历时,他总说自己是一只“笨鸟”,每天都记得要多飞一会儿。正是这每天不划水、多扑腾的功夫与毅力,让他在教育这座森林里找到微小而又确实的幸福。

从没想过要参赛,到获全国一等奖

“笨鸟”每天都记得要多飞一会儿,但总会在离巢不远处它习惯的树枝上落脚。有一天,树枝被突如其来的风吹折了。没办法,它只能向前飞。眼看快没力气扑腾的时候,笨鸟在陌生的林区幸运地找到了更高的树枝好让它落脚,风景自然比之前要好。

吹折树枝的是市三女中的徐永初校长。她说:“小饶,这次的青教赛你去。”他自感实力有限难以胜任,但徐校长坚持每位默默付出的老师都应该有展示的机会,让他放下顾虑,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他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角色多等困难,接连过关斩将,获得了第三届上海基础教育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竞赛特等奖,后代表上海赴山东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挑战原有极限,最终不负众望,捧回中学英语组一等奖第一名。

饶立钧在第三届上海基础教育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竞赛总结暨表彰会上作教学展示

他说:“没想过跨出一步后会走那么远,运气吧。”诚然,竞赛路上是需要运气的,但在教育之路上推动着他攀登前行的是他对讲台的执着与热爱、是他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及背后团队无私的支持:组内同事、教研员还有退休的特级教师纷纷放弃休息,自发多次来校磨稿;市教委教研室安排了三位学科专家作为教练,深度解析课标、精准指导训练;他坚定地踏出舒适圈,用一贯的毅力、不变的初心和强烈的使命感让自己的参赛教学设计从理念到实践层面都获得了大幅提升。

害怕“多线作战”的“多面手”

饶立钧说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让他从小不擅长“多线作战”,但在十余年的从教经历中,他对教书育人的那股执着和使命感,把他改造成了英语教研组的“多面手”:英语教学之余,外事交流、英语戏剧都是他活跃的舞台。

遇到英语戏剧大赛,确保正常课堂教学之余,他得展开三头六臂管舞台、督演员、运道具,排练全靠放学、比赛都在周末。他说多头兼顾确实苦,但也要感谢那段经历,让他发现和促进英语戏剧向英语学科教学的成果转化。指导学生参加英语戏剧活动使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观察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困难,进而开发解决方案,英语戏剧选修课成为常规必修课中阅读和口语等传统环节的研发平台,他甚至直接就把自己的选修课命名为“戏剧实验室”。他的一节市级公开课“借助戏剧手段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就是实验室的成果之一,将戏剧化的活动融入到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带来了积极触动,也为自己开拓出新反思与再探索的空间。

学校的对外交流和外事接待工作复杂琐碎,但他总能用自己的细致与耐心将细节落实到位,让来访师生尽兴而归,使参与交流的学生受益匪浅。他的教学设计常穿插着取自对外交流的真实语料和模拟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的语境和任务中高效地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案例或许小得不起眼,但对小步子的梳理往往能结出硕果,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对飞过的路”好好回顾、提炼和反思。饶立钧老师的个人教学研究课题“以语言为主要介入内容的高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实践研究”获2016年度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评选二等奖,探索解决当前高中英语写作中“重结果轻过程”“读者意识薄弱”“词不达意”等问题。

他说,笨鸟每天坚持多飞一会,即使绕了点儿远路,也能有进步和收获,关键在于坚持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苦练核心技能,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晨曦、啼鸟和教案

年初新冠疫情来袭,教育教学的形式也面临调整。饶立钧与其他一千余名各科教师义无反顾地投入上海市中小学在线教育“空中课堂”的制作中。今年暑期,饶立钧再次参与秋季版制作,春秋两季共执教高三年级英语学科11课时。毋庸置疑,这是教师参与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

饶立钧参与录制上海市中小学在线教育《空中课堂》高三英语

他说,教学设计不可能完美,但必须要做到时间和能力范围内的最优。翻开他的讲课逐字稿,除了课程内容,你还会看到精确到秒的停顿提示、意群切分和逻辑重音提示,甚至是感情色彩说明。11节课光讲稿就有60多页22000余字,几易其稿更是备课阶段的日常。他说,能得到多名教研员一对一磨课是难得的机会。临近截稿之日,难免挑灯夜战。子夜时分灵感悄然而至,“这个环节还是换一种形式吧”“这段例文的表达改得再贴合学习要求一些吧”。不知不觉,窗帘的缝隙间透入了微光,鸟儿开始练声。


伴着日出,一份份教案修改稿诞生了。虽然一连几天都是熊猫眼,但为了更好地为在线教学贡献一份力量,也是值得的。

(饶立钧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 陆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