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人工智能如何促进教育变革?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上海教育电视台     2025-03-05 09:53:09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3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3月5日开幕。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都关注哪些话题?又带来了怎样的建议?记者了解到,人工智能再次成为热点。其中,人工智能如何促进教育变革?受到了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

“人工智能,就相当于给大脑装上了‘无穷大’的知识包。”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郭坤宇最近一段时间真切感受到了DeepSeek所掀起的“浪潮”。在他看来,数学等基础学科研究需要从最底层进行求索,与未知的世界对话,而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也可以为之所用,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启迪思维。

郭坤宇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人工智能如何促进人才培养?今年全国两会,郭坤宇带来了自己的建议。一方面开设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引导青年学生认识并适应所处的数智时代;另一方面,应当利用人工智能最新技术,开发支持师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人工智能助手,搭建支持师生定制人工智能工具的智慧平台,设立人工智能特色科创专项。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2025年全国两会调查显示:在两会教育议题中,53.4%的受访者期待小学至高校增设程度不等的AI通识课程,41.3%的受访者期待普及DeepSeek应用指导课程。其中,人工智能话题受关注度最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建议,要利用年轻一代家长熟练应用新媒体、智能工具等数字化平台的特点,推动人工智能在家庭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认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可以是“人工智能+X”的模式,即人工智能链接人文社科、艺术学科、科学等,与传统的专业相结合。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则建议,将人工智能知识纳入职业培训课程体系。携民意而来,为百姓发声,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代表委员们也将围绕这一热点话题,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责任编辑: 陆芸
举报邮箱:shedunews@126.com
举报电话:021-33393531
沪ICP备10006389号-10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374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