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博会看点⑨|新一代可穿戴手部智能外骨骼,为脑卒中患者带来福音
上海教育新闻网 2024-09-23 15:09:54
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于9月24日-2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设置9大专业主题展,吸引了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家参展商齐聚申城。其中,高校展区精彩纷呈、看点频现,汇聚75所高校,含国内高校70所(上海地区20所,上海以外地区50所)、国外高校5所,重点展示高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产业创新发展的科技成果多达615项。跟随本网小编一起来探营,看看20所上海参展高校丰富多彩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展品吧——
脑卒中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在中国尤为严峻。脑卒中引发的功能障碍,尤其是上肢运动障碍,对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尽管康复治疗取得一定进展,但多数患者仍面临上肢功能恢复的难题。因此,探索新的康复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中医药大学徐建光教授团队创新研发的新一代可穿戴手部智能外骨骼,亮相工博会,为脑卒中患者带来福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卒中已成为中国成年人的主要致死和致残原因。据2019年数据显示,脑卒中导致219万人死亡,新增病例达394万,发病率高达每十万人口276.7人次。这一数字预示着卒中对公共卫生系统构成的长期挑战。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为提升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带来了新的康复方法。该技术通过捕捉和分析脑电信号,引导大脑可塑性,实时反馈患者大脑活动状态,从而促进康复,为患者提供了更个性化、有效的康复途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徐建光教授带领团队专注于脑机接口技术结合外骨骼技术开展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创新研究。基于脑-肌电联合解码实现“意图识别-运动辅助”,以重建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功能,改善慢性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这一创新性治疗方法有望成为未来卒中康复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徐建光教授团队针对现有脑机接口技术稳定性差、识别困难不稳定的难题,提出“脑-肌-机”二级联的脑控外骨骼创新理念技术。脑-肌-机接口是一套通过强化训练脑-肌电耦合,利用脑电信号对肌电信号进行训练,从而重建中枢与周围神经的连接,进一步通过肌电信号控制外骨骼,辅助手部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实现运动的康复系统。该系统改变了以往以恢复单纯肢体动作为目标的康复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了恢复脑-肌电耦合的新康复策略,降低康复难度,缩短康复进程,旨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手功能。
该系统由脑电图机,电脑,手部外骨骼构成,解决了以往单靠纯脑电或单靠肌电解码准确性差的问题,有望大大提高脑控上肢外骨骼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进一步通过肌电控制外骨骼,实现患者的居家康复和功能替代。本系统首次将基于脑-肌-机接口的原创性康复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这一实践创新将极大地促进临床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进程。目前徐建光教授团队已与上海傲意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出肘部和手部的外骨骼样机,目前处于临床试验研究阶段。
脑-肌-机接口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神经康复中心、康复医院和诊所、老年康复护理、运动医学与损伤康复、科研机构、康复设备制造商和家庭康复训练。
在神经康复中心,该系统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通过脑-肌电耦合训练有效促进神经重建和功能恢复。在康复医院和诊所,系统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及外周神经损伤患者,显著提升康复效果。老年康复护理中,系统帮助老年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在运动医学与损伤康复领域,该系统用于运动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加速运动功能的恢复。科研机构利用该系统研究脑-肌电耦合机制,支持神经科学和康复医学的基础研究。
作为新一代智能康复设备的一部分,该系统推动了康复设备技术的进步。家庭康复训练方面,系统便于患者在家中自主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康复的便利性和连续性。
学校供稿
编辑: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