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全新升级“岐黄中国”课程,打造“中医药文化+思政”模式
上海教育新闻网 程媛媛 2024-03-15 21:18:29
“何为文化基因?”“中医药具有哪些独特的文化基因?”“如何使文化基因得以延续?”“青年何为?中医人何为?”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全新升级后的“岐黄中国”思政课向学生发出的课程邀请。课程以“中医药文化+思政”的方式,探索将习近平文化思想有机融入思政课,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担当作为意识。课程邀请在公众号上一经推出,“岐黄中国”思政课迅速成为中医青年拼手速“秒选”的热门课程。
“宝藏”“盲盒”课程
升级后的“岐黄中国”系列课程群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中医药文化精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育人。其中“岐黄中国-文化基因系列”课程从治理基因、思维基因、价值基因、心理基因、审美基因、形上基因等多学科视角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内涵,让大学生从学理性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多维度解密中医药文化基因,激发大学生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一门课一个话题多个向度的设计被学生直呼“宝藏”课程,每一个话题都是“拆盲盒”般的惊喜。在“中医药文化治理基因”的课堂上,学生朱姣姣感叹:“在这节课之前我从未想过中医的哲学思想可以和治国理念联系在一起。这门课程正是对我整个认识的一次重塑,让我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和领域去理解和看待中医文化。”
“名师名医”同堂授课课程
在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建设过程中,上海中医药大学探索校领导领衔课程建设的模式。其中,“岐黄中国-文化基因系列”课程由校党委书记曹锡康领衔,举全校之力建一门思政课。
课程突破学校学科限制,整合校内外资源,组建由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庆其和段逸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刘长林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上海大学刘旭光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张宗明教授等组成“大师资”。课程采用多师同堂授课,围绕中医药文化基因,形成“名医名师主讲+中青年教师串讲+学生助教助学”多维立体教师团队,探索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将社会资源、校园资源有效“课程化”的策略。
“多元对话”“高度投入”课程
为了增加大学生对“大思政课”的“学习投入”,全新升级后的“岐黄中国”后的思政课课程采用对话式教学,形成“课前与经典对话”“课中与名师对话”“课后与自我对话”的学习流程。
在校党委书记曹锡康主讲“中医药文化治理基因”前,学生以跨学科的视野重读《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和篇目,带着问题,以“对话者”的角色走进课堂。公共健康学院大三学生邵小珂提出:“中国共产党从强调‘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到要求树立‘一盘棋’思想,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是否也运用了《黄帝内经》里的理念?”助教将这一问题发布在班级群,问题被全班同学“看到”,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课前班级内开展了讨论。在备课环节教师就学生的问题进行遴选,课中有针对性地回应,教学成为师生对话的双向奔赴。
通过“走新”教学方式,调查发现学生实际投入学习的时间要远远高于预期,90%以上的学生课后实际投入超过3小时。“对话”替代“听话”,“主动”替代“被动”,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思政教育实现入脑入心。
“本硕博一体”“学思用贯通”课程
全新升级“岐黄中国”课程还致力于搭建文化思想交融交汇的平台,在校内打通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思政课选修学段限制,构建本硕博一体化思政课修读模式。课程同时创设教学空间、人际交往空间与同伴学习空间,课前设计“思享会”,本硕博学生组队,围绕中医药文化的时事热点开展课前演讲,将课堂延伸至社会,从走红的中药版酸梅汤、年轻人更爱的电子中药养生、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分享中洞察中医药文化在当代的流行与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
课程中后期,围绕“文化基因之用”开展“三明治”教学案例讨论,从治理基因、思维基因、价值基因等角度分析“黄河治理”的案例,以案例为依托,联系理论,洞察中国文化的黄河情怀,关照治理现实,将经义与治事有机结合。
随着学生广泛的参与,“我听讲”的单向度课堂延伸为“我听讲”+“听我讲”的多向度课堂,以“我讲”的方式,将主动学、主动思、主动用贯通起来,达成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目标。
学生王敏在课后提到:“课程给每一位同学提供发言机会,不同个体碰撞出新的想法,使我们更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岐黄中国”课程紧跟时代变化,贴近学生需求,升级课程内容,在资源整合转化上下功夫,在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创新上下功夫,让中医药文化成为中医青年热议的话题。下一步,该课程将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挥中医药高等院校特色,着力于“两个结合”研究,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培育青年学子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记者 程媛媛
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