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创新

行走的“上善”思政大课堂:青浦打造区域大思政教育新常态

上海教育新闻网   青浦教育   2024-03-15 11:21:25

青浦,古蕴深厚、水韵悠长。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青龙古镇等历史构筑起源文化的深厚底蕴;朱家角、练塘、金泽等水乡古镇演绎江南文化的诗意典范;一代伟人陈云等先驱前贤擦亮青浦红色文化的精神底色;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枢纽门户和长三角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的战略定位赋予枢纽文化的时代表达。

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改革的背景下,青浦围绕“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等时代要求,以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目标追求,聚焦以起源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和枢纽文化为“上善”文化内涵的本土文化的深耕与建设,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聚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创新打造“行走的‘上善’思政大课堂”,探索形成大中小学一体化、校内外一体化、知信行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思政大课堂实践育人体系。

政府主导,上下联动

领航“上善”思政大课堂

强化政府职能,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青浦区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陆续推出《青浦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家校社协力推动,上下贯通、横向联通、内外互通的“上善”思政大课堂实践新生态。

为全面增强思政育人效果,2020年起,青浦区开设“上善思政大讲堂”,由区领导干部和先进典型代表授课,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23年5月,16位区委、区政府领导走进中小学校,开展“上善思政大讲堂”暨国旗下讲话,为青年学生同上一堂大思政课,营造了全面推进“大思政教育”的良好氛围。

2023年以来,青浦区创新推出了“上善少年”修身励志讲堂活动,引导广大广大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争做新时代上善少年。2024年,继续以开学思政第一课为契机,在全区中小学开启新一轮修身励志讲堂。

强化机制创新,打造思政育人“活水源”。青浦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继2019年10月与吴江、嘉善三地教育部门签署《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教育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2019年12月,青浦加入长三角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联盟,2021年7月牵头成立长三角生态绿色研学教育论坛和联盟,2023年5月签署《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少先队一体化共建书》,为地区大思政教育的深度联结提供了强大动力。

强化部门联动,扩大思政育人“同心圆”。区教育局发挥区校外联办公室组织职能,联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了丰富的主题性实践活动。如联合区文明办、区融媒体中心、团区委等,结合长三角地区文化地标、红色资源,坚持多年组织开展长三角青少年文明实践行活动,带领三地青少年参观红色纪念馆、寻访江南古镇,通过亲身实践,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传统文化。

顶层设计,携手共育,

做强“上善”思政大课堂

强化资源统整,完善“上善”思政大课堂资源图谱。在协同建立本区92个思政课实践活动基地、推出《青浦区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版图》《青浦区校外劳动教育资源图谱》基础上,融合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等地资源,发布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红色阵地地图》《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少先队社会实践地图》以及涵盖了长三角地区22个科普基地的“学生科普行护照”和13个文明实践行点位的“长三角青少年文明实践行”护照,引导“上善”学子按图索骥,有序开展大思政实践活动。

强化课程建构,形成“上善”思政大课堂实践活动体系。继推出涵盖六大系列78个经典活动方案《文化引脉·行知青浦——青浦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方案》,不断优化中小学纵向衔接、课内外横向贯通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序列课程,初步构建了以“行知青浦”为基点的“四阶圈层”“上善”思政大课堂实践体系: 

行知青浦系列。以小学生为主,围绕青浦四大文化研学主题,重点开展乡土乡情教育。

行通长三角系列。以初中生为主,联通本市及长三角地区的四大文化研学资源,重点开展区情市情教育。

行懂中国系列。以高中生为主,走进与四大文化研学主题高度契合的相关地区,重点开展国情民情教育。

行走天下系列。组织部分学生走出国门,重点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背景下的国情世情教育。

强化文化内核,打造“上善”思政大课堂实践活动精品线路。青浦教育聚焦“上善”文化内涵,统整长三角地区的文化、教育和旅游资源,开发形成了具有贯通式、实践性特征的四大实践线路:

“起源文化”实践线路。组织学生长三角文明探源,了解以青浦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青龙镇遗址为代表的起源文化,了解崧泽文化与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一脉相承,激发学生承续古文明、建设新青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江南文化”实践线路。组织学生探究以古桥、古塔、古寺等为鲜明标识的江南建筑文化,以优质稻米、特色水产、设施蔬菜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的江南农耕文化,以田山歌、阿婆茶、船拳等为地方特色的江南民俗文化,以长三角丰富的生态资源为特征的江南水系文化,引导学生形成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建设江南新水乡的志向。

“红色文化”实践线路。融合长三角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博物馆、革命遗址、红色史迹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改革开放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中国梦”志向。

“枢纽文化”实践线路。组织学生深入国家会展中心进博会“大会展”指挥现场、走进“三通一达”“大物流”快递公司总部、走访北斗导航等“大智造”产业中心,了解并关注青浦作为上海现代化枢纽门户的发展目标,引导学生争做“上善”小主人,建设文明新青浦。

强化模式改革,推动思政小课堂与“上善”思政大课堂相结合。倡导各学段的思政教师(包括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带领学生走向适合本学段的思政实践活动,有效发挥思政小课堂对社会大课堂的指导作用。 

思政教师积极拓展课程主题和内容,建设青浦版“中国系列”,如基于新型大居、美丽乡村等开设乡村振兴等新课程,基于公检法等政府机关持续做优“模拟政协”“模拟人大”“模拟法庭”“模拟进博会指挥部”等思政实践课程。

区校联动,试点推进

厚植“上善”思政大课堂

强化区域协同,打造实践研究指导区级“服务链”。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牵头,建设融思想道德教育、文化艺术熏陶、体育健身锻炼、科技创新普及和社会实践体验于一体的学校少年宫联盟协作“朋友圈”;由区教学实践中心牵头,建设融基地创建、项目研究、活动设计、课程开发、队伍培训、岗位创设于一体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群”;在“行动教育”模式指导下,由区教师进修学院牵头,形成融教学、研究、进修三位一体的研修机制,通过主题研修,提升研学实践实施成效。

强化典型示范,创生基层学校生动实践与鲜活经验。区教育工作党委强化学校党组织落实大思政教育的主体责任,强化经费及督导机制等保障,并命名东方中学等21所学校为试点校,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进”的原则,引导学校围绕大思政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大胆探索“实景课堂”“行走课堂”等有效做法,创造了一大批特色突出、借鉴性强的先进经验。

如:东方中学的八年级模拟法庭活动,通过学生的真实体验来理解“法不可违”的意义,初步树立起正确的规则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走进人大”的活动,近距离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庄严与专业,体会人民政府为人民的理念,让原本有距离感的“民主与法治”内容的学习变得生动、有了画面感。

徐泾一小依托国家会展中心志愿者基地,开发“会展之城小公民”活动课程,通过探秘“微笑四叶草”之家、寻访“最美四叶草”志愿者故事、体验、参与进博志愿服务、模拟举办各类“校园红领巾展会”等,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他们创造幸福的能力。 

基于“上善”思政大课堂研修经验和“青浦实验”特色,青浦积极架构“上善”思政大课堂实践基地建设平台,真正把行走的“上善”思政大课堂融入铸魂育人的“大思政教育”。

图文/青浦教育

责任编辑: 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