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堡垒

上海市第六十中学

【开发者】

由上海市第六十中学校长王晓虹领衔,团队成员包括学生处、课程与教学处、师资处等部门负责人,以及高校和红色场馆专家,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实施路径。

 

设计初衷

上海市第六十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学府,绵延着近百年的红色历史脉络。学校的前身是上海市私立肇和中学,创建于1933年,校名是为纪念当时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海军战舰“肇和号”在沪起义,学校是为收留烈士遗孤而发起创办。学校所在地是青云广场的遗址,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工人和学生队伍就是从这里集结出发。追溯历史,1922年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大学——上海大学在此地创办,大批革命先辈在此书写时代风云。2013年,我校在80周年校庆前夕,曾隆重举行“青云路上的红色学府——上海大学(1922-1927)遗址纪念墙落成仪式”。保留下来的遗址纪念墙依旧是校园中可寻找、可触摸的红色历史。

image.png

如何利用好校史与区域红色资源,聚焦核心素养培育,形成一门有别于传统校史教学的德育特色课程,我们开发了“红色堡垒”课程,并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课程内容

“红色堡垒”课程是上海市第六十中学的一门传统德育特色课程,2018年该课程入选上海市首批100门“中国系列”课程。该课程的开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围绕“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大育人方式,开展了“红色堡垒”认知、“红色堡垒”研习、“红色堡垒”浸润三大课程模块的建设。其中,“红色堡垒”的认知主要是相关知识与技能方法的习得与体验;“红色堡垒”研习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查阅资料、场馆引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或通过实地走访、视频制作、口述访谈、模拟辩论和课本剧编演等拓展学生的红色学习时空,提升学生的思辨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红色堡垒”浸润,则是学生进入社区宣讲或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运用,如区域红色旅游资源与路线的开发,红色场馆文创产品的设计等内容。

课程特色

近几年,学校按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围绕“学思践悟”等环节,通过专题学习、社会实践、学科课程与社团活动,优化了“红色堡垒”课程,推动了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并在区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具体来说形成了以下举措:

一是开发有序,优化课程育人。学校深挖“上大遗址墙”、“青云广场遗址”等校史资源,以及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各种路径,结合德育精品课评选与静安教育学术季等平台,做强“红色堡垒”课程品牌,并总体架构了课程实施方案。

image.png

近几年先后有5位班主任围绕这一内容进行了区公开主题班会的展示,5位学科教师的以“四史”内容为主题的录像课入选上海市德育精品课,包括有思政、历史、语文等学科。本学期学校与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由丰箫教授等领衔在每周一下午开设了“红色中国国情”拓展课,并完成了“红色堡垒”课程读本的修订,增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最新理论,完善了课程三大模块尤其是“红色研习”方法与路径的指导。同时,正基于校园网与学校公众号,探索建设线上学习的课程资源。

二是激趣创新,细化活动育人。学校总体设计学生“红色堡垒”课程研习系列活动,优化开展开学典礼、每周升旗仪式、寒暑假红色研学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为学生展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image.png

如举办了“喜迎祖国七十华诞、共铸六十青春梦想”的开学第一课;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升旗仪式上创设了由师生代表讲述红色故事的环节;寒暑假举行“市区红色场馆研学活动”等等。

在名家讲坛活动中,与上海市社联东方大讲坛合作,邀请了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王健所长、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苏智良教授、上海大学胡申生教授等一批专家为学生送教上门。

结合校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开展“红歌大合唱”、“红色经典电影”配音、“红色故事”艺术作品展示、红色情景剧MV录制、红色诗文作品诵读演讲比赛、红色家风征集、口述访谈英烈后代等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活动。其中由师生根据课程内容联合创作、参演的红色情景剧《红色学府——上海大学的故事》,多次在区域内展演,获得了多方好评。

三是多维并举,活化实践育人。学校结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要求》,系统设计了“红色堡垒”研习、“红色堡垒”浸润两大课程模块中的社会实践活动。

image.png

学生在寒暑假、双休日开展红色研学人文之旅,以学校为起点“再出发”,前往湖州会馆、商务印书馆遗址、中国劳动书记组合部纪念馆、中共二大纪念馆、刘长胜故居等,开展红色寻访系列活动,包括红色景点打卡、录制寻访MV、设计场馆明信片、开展课题研究、担任讲解员、参与场馆微课程开发制作等,以此培育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从2015年起我校学生连续多年获得上海市“进馆由益”微课题征文比赛的一、二等奖,学校多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多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奖。

四是资源整合,优化协同育人。学校高度重视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与上海市社联、上海大学、静安区档案管、市区红色场馆、宝山路街道等校外力量开展合作,开拓了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馆教联动,为学生设计了各类学习活动:如利用场馆资源进行课题研究、场馆讲解员体验、主题活动单设计、走进场馆的教学等,丰富了学生的实践体验。我们还在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资源的基础上,设计了红色寻访亲子活动。2020年在静安区政府的支持下,学校与上海大学签署了共建“红色联盟”的协议,这必将助推我校的“红色堡垒”课程更上新台阶。

image.png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共和国的底色。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未来人生的高度,上海市第六十学将继续推进“红色堡垒”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让接过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赓续先辈光荣,标定未来“走向何方”的使命航标,使他们在红色文化的浸润、学习中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使这门课程成为辐射市区的红色文化学习品牌。

编辑|施庆

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 施庆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