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闵行少年星”,这所高校的航天专家“点亮”学生航天梦
本网讯(记者 刘时玉)2022 年 8 月 4 日,我国首颗由中小学生全程参与的科普卫星 ——“闵行少年星” 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其背后,是上海电机学院航空学院副院长刘伟亮教授的全力推动。2025年,作为闵行区政协委员的刘伟亮积极贯彻上海电机学院融入服务支撑区域发展的办学导向,再度提交了名为“壮大闵行区卫星产业链,助力打造千亿级航天新质生产力”的提案,为闵行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言献策。
据了解,刘伟亮的提案彰显了政府、学校、企业三方之间的高效联动。针对青少年科普提案,闵行区教育局与航天八院深度合作,全程参与项目推进,协调多位院士专家对项目内容进行严格把关,累计举办了超过百场的科普活动,让上千名学生从中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卫星产业链提案更是被列为闵行区 2025 年的重点提案,由区政协主席和区长亲自督办,经信委、科委等多部门联合推进。刘伟亮教授作为联合提案责任人,高效协调 6 名委员分工协作,定期与各部门沟通提案进展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刘伟亮教授表示:“闵行区拥有独一无二的航天资源,只要成功打通产学研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千亿级产业目标必将指日可待。” 2025 年闵行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航空航天产业列为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之一,这与刘伟亮教授的提案高度契合。他以政协委员的身份积极搭建起闵行区航天资源与青少年科普教育之间的桥梁,收获了显著成果。
据介绍,上海电机学院已在闵行区深耕长达 70 余年。作为卫星研发领域的资深专家,刘伟亮投身航天事业近 30 年,主导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卫星项目,在航天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专业能力。2021 年,刘伟亮教授当选为闵行区政协委员后,便敏锐洞察到闵行区丰富的航天资源与青少年科普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于是在 2022 年,他提交了“依托闵行航天资源,开展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实践”这一极具前瞻性的提案,旨在为闵行区的青少年学子搭建一个能够近距离接触航天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优质平台。
作为上海航天产业的核心区域,闵行区汇聚了航天八院等众多国内顶尖的航天研发机构。刘伟亮作为 “闵行少年星” 行动计划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与创新精神,全力推动该项目从最初的构想到最终成功落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从卫星名称的征集、富有创意的 LOGO 设计,到太空礼物的构思、巡天与探地以及实验舱四个卫星载荷方案的制定,甚至包括跟随卫星一同发射上天的太空天籁之声、充满想象力的太空创意画等,均广泛面向闵行区的中小幼学生征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参与的热情与创造力。
刘伟亮表示,“闵行少年星” 项目秉持着 “一代人点亮一颗星,一颗星引领一代人” 的独特理念,围绕 “用星” 这一核心板块,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样且极具意义的航天科普与实践探究活动。其中,“航天巡展进校园” 活动,将珍贵的航天实物模型、前沿的航天技术成果等带到学生们身边,让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航天魅力;“航天精神进校园” 活动,邀请航天领域的专家、英雄人物走进校园,讲述航天故事,传承航天精神,激励学生们树立远大志向;“闵行少年星系列微课” 课程视频,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学生们普及航天知识;课题研究则鼓励学生们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与实践能力。
闵行区的师生代表不仅全程亲身参与了 “闵行少年星” 的发射过程,亲眼见证梦想的升空,而且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太空礼物、巡天、探地等相关情况也持续走进课堂,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生动案例,并走进企业,为企业员工带来航天科普盛宴,同时还成为闵行区学子与新疆、云南等地开展交流活动的特色保留节目。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成功点燃了全区众多学生对航天探索的浓厚兴趣,逐步构建起了 “天上有星、地面有站、进校有课、老师有资源、学生有课题” 的航天科普创新教育崭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