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操场变乐园 让运动更快乐 申城校园“解锁”体育运动全新打开方式
随着《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管理办法》正式落地,一场“把操场变乐园”的教育革新正在申城校园上演。从融入非遗传统项目到引入AI设备,上海各所学校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让兴趣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为校园体育注入新的活力。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学生们到校第一件事情不是上课,而是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到校先运动成为了这所学校的独特风景线。11岁的庄荞言,是这所学校五年级的学生。她告诉记者,入学以来自己体验过五六种运动项目,最感兴趣的则是抖空竹。她说,到校后和好朋友一起享受运动的乐趣让她觉得很快乐。
庄荞言 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学生
据了解,进才实验小学全校约2800名学生,配备了22名体育老师,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变着花样玩转20个不同的体育项目。有趣好玩的形式,也让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成为同学们每天到校最期待的事。
“进校先玩”的这一做法是否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呢? 对此,学校表示,让学生在愉悦的经历中体验到教育本身带来的乐趣和意义,能帮助他们以更加放松的身心状态投入学习。
高事伟 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校务办副主任
赵国弟 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校长
有的学校通过引入趣味项目,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运动乐趣。而有的学校则通过引入AI智能监测设备,给传统的运动项目赋予趣味性。在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跑步、跳绳等传统的运动项目引入了AI智能监测设备,无需老师和裁判,学生可自由选择时间自主和伙伴进行测试,查看排名,这一做法极大增加了传统体育运动对孩子们的吸引力。
AI智能设备的引入,不仅提高了体育课程的效率,还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孩子们的体育运动过程更加趣味化和科学化。这一创新举措,让孩子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孙靓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小学体育教研组长
周璐蓉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副校长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这种“把操场变乐园”的教育革新,正为申城校园的孩子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