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2小时 学校开设7种以上运动项目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管理办法》发布
上海教育电视台 2025-02-27 09:16:58
近日,市教委等部门印发《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管理办法》。《办法》对沪上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每日体育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将从3月10日起正式施行。
《办法》要求,上海各中小学校要持续深化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开齐、开足体育课,统筹用好各类课程课时和课后服务时间,鼓励探索长短课结合等方式创造条件开展体育锻炼。
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保证小学每周开设5节体育课、2节体育活动课,推进落实初中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1节体育活动课,落实中职校每周3节体育课,推动高中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学校应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校级运动会,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单项锦标赛、阳光体育大联赛、体质健康专项赛等市、区级赛事活动,市级比赛参赛人次不少于全市学生的10%,区级比赛参赛人次不少于区域学生的30%。
《办法》还明确,各中小学校要不断丰富体育运动项目类型,不断强化体育特色,努力建设“一校多品”,逐步形成品牌特色,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有力保障。每所小学和初中均应开设7种以上、高中开展8种以上的体育运动项目。其中,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及武术9个项目为各区必选的布局项目;在此基础上,市教委、市体育局指导各区结合实际情况,在体操、击剑、跳绳、冰雪等奥运会、全运会项目及新兴项目中选择若干个进行布局,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青少年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2项可伴随终生的运动技能,并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