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上海: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政教育体系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姜泓冰   2025-02-17 12:30:11

一支旧步枪被从中共一大纪念馆馆藏文物箱中小心取出,展现在一批中学生面前。聆听当年志愿军英雄如何用它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击落美国战机的故事,以及“百老讲师团”老兵动情讲述亲身经历,同学们聚精会神,深受触动。史守宸同学说:“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文物,身临其境地感受这把英雄枪背后的故事,收获很大。”

在人民城市理念首提地杨浦滨江,东辽阳中学师生们实地观察、采访市民、查阅资料,一边了解杨浦滨江的“前世今生”,一边回答“喜欢杨浦滨江的理由”,回到课堂后又在老师引导下展开深入讨论。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是杨浦区积极探索建设的“人民城市”课程内容体系的一部分。

有体验与互动,有动人故事也有理性思考,像这样鲜活生动、富有特色的思政教育,在今天的上海大中小学都能看得到。

上海中学生观摩文物学习历史。

近年来,上海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格局性变化,从“三全育人”到“大思政课”,探索形成了一批示范性改革成果。

上海深入落实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示范区建设任务,在全国率先成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中心”,开展先行先试。聚焦全面加强党对思政工作的领导,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市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抓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大思政课”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及劳动教育、校外教育等事项。各高校成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本校方案,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区校、校校、校社、校企“四个联动”机制,“三全育人”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并付诸实践。

作为教育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在全市建设“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7个、重点试验区12个、重点试验高校31所,“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04个,探索大中小一体化、校内外一体化、知信行一体化的综合改革试验模式。高校全覆盖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小学探索开设导学、导读和主题活动课程。各高校全覆盖开设“中国系列”课程,探索开设“强国系列”课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上海深入实践“学科德育”,形成近千个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学科德育特色课堂;课程思政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相关经验做法入选上海市委“改革开放标志性首创案例”,课程思政改革在全国推广。

复旦大学教授桑玉成和长宁区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朱国萍一起为同济大学学生讲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面上布局渐成体系,公办、民办、开放大学三种不同类型高校全覆盖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持续建好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3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上,遴选建设7家上海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3家上海高校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20家“攻坚提质计划”建设单位,在新型高职创新建设“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机制,形成了全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推进的“雁阵”发展格局。同时,通过实施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等,深化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加快构建以各学科标志性概念、原创性理论为主干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日常思政工作创新发展方面,上海实现全市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全覆盖,出台行动计划,推动学生社区育人模式改革创新、落实落细。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倡导“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打造“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等活动品牌,推动主题教育活动有声有色。

上海举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比武。

红色文化引领校园文化育人。在上海,部市共建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推进研究成果用于立德树人。各高校挖掘红色校史,创新推出《望道》《钱学森》《国之英豪》《钱宝钧》等30余部原创校园“大师剧”,开展大师剧中小学校园行活动。分类建设12个文化育人联盟,打造“高校+区教育局+社会单位”协同育人新模式。

在劳动教育、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等方面,上海也有诸多创新发展。如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等。2024年,颁布全国首部校外实践教育创制性立法《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依托“易班”打造“青梨派”全国大学生思政自主学习平台,全国1800余所高校实名注册大学生用户3200余万人,公开课3000余门。

在师资建设方面,上海已有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2018人,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6731人,高校专职辅导员4578人。同时,上海创新建立“哲社研修班+教师国情教育”的教师精准思政工作格局,推出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等典型案例,涌现出一批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尤其是大学生正在成为理论宣讲的生力军。

松江区与东华大学合作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展示活动。


图片均由上海市教育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陆芸
举报邮箱:shedunews@126.com
举报电话:021-33393531
沪ICP备10006389号-10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374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