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催人奋进,上海市教育大会引发热烈反响②

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2025-02-16 19:41:24

上海市教育大会2月14日举行。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聚焦弘扬教育家精神,聚焦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大会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上海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大会催人奋进,引发热烈反响,一起来看——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

全市教育大会谋划的发展战略和改革举措,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谱写教育强国建设“上海篇章”指明了方向。同济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全面深化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提升服务三大先导产业、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能级;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进一步推进同济·临港卓越工程师创新学院等人才培养改革示范区建设,助力上海打造全球人才高地;全面对接人工智能“上海方案”,以工程智能为切入点,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深度融入上海人民城市建设,服务城市更新、量子城市建设等重大项目,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和科创中心贡献同济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

全市教育大会是上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具体而有力的行动。上海教育改革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大会提出要将上海教育现代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建设教育强市,明确教育作为上海发展的先导战略,体现了上海的自信和担当,令人振奋也深感压力。华东师范大学将认真学习贯彻本次教育大会精神,锚定学校目标定位,强化服务贡献导向,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范式变革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文化传承创新、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AI赋能教育教学探索特别是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水平教师队伍培育建设方面进一步发力,力争为教育强市和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项延训

此次大会是上海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部署、打造教育强国建设先行区新征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东华大学将牢牢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围绕国家战略、上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大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调整,发挥学校特色,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瞄准上海市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需要,加强有组织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提升科技支撑力贡献力。加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人才自主培养,提供高品质教育资源,为助力上海打造全球人才高地和城市教育全球新标杆作出东华贡献。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元春

上海财经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数智化转型为引擎,深化财经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全力服务国家战略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布局,深化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阐释,继续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领域,推进AI赋能学科跃升计划,打造“数智财经”交叉学科高地。强化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对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育人模式,推进财经与科技、人文深度交叉,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强化社会服务,贡献上财智慧,围绕上海发展核心议题,深化财经研究成果转化,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智力支撑。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昌胜

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上海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伟大实践中更好发挥排头兵、先行者作用作了全面部署。上海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快实施“五五战略”,着重布局人工智能、城市社会治理等优先发展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构建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强化AI赋能,全面推进“AI+”建设;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在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重大需求中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

大会的召开是上海教育界的大事,事关上海改革发展全局,为全面深化上海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全面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师范大学的校长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长远挑战,我们要以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坚守师范教育初心,勇于自我革命,做好做优“一校一策”,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积极探索教师教育人才供需匹配的长效机制。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全过程,赋能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系统构建优质、高效的教师教育体系,不断擦亮教师教育的“金字招牌”,为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勇担责任。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傅建勤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把牢教育三大属性,勇担新时代职业教育新使命,强化党建引领,深化综合改革,在更高起点上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服务国家战略与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导向,以新一轮“双高”建设为牵引,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为引擎,以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为重大突破,加快建设新时代固本铸魂育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立地式科技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大学治理等高质量发展六大体系,早日建成引领长三角职业院校发展、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海杉达学院党委书记李蔚

大会的召开,为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上海杉达学院将继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拓展“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将发挥好民办高校体制机制优势,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继续探索创新,持续释放和激发办学活力,坚持以数字化技术牵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线的学科布局,聚焦高质量发展理念,坚定贯彻产教融合方针,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写好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杉达“答卷”。

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何劲松

大会提出的“教育强市”战略部署,为上海教育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杨浦教育系统上下将以“奋力一跳”的奋斗姿态,干字当头,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加快“大思政课”整体试验区建设,构建大中小学一体贯通的“人民城市”大思政课体系,实施五育融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动计划。推动创智教育持续丰富迭代,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提升、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以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为阵地,培养造就一大批杨浦教育的“大先生”。围绕教育优质、公平、特色发展目标,努力办好各级各类教育,打造人民城市教育民生新标杆。

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孙磊

虹口教育系统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全方位、多层次地学习大会精神,以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举措,筑牢虹口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深化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深化“虹心·领航”工程,打造虹口特色教育党建品牌。强化人才培育,积极培育教育家型教师队伍,围绕人工智能教育、科学教育等领域,开展“面向人人”的素养提升行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机制,为国家储备栋梁之材。强化改革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构建区域教育资源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理念辐射、师资流动、资源共享、数智赋能等方式,促进教育全要素流动,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青浦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教育局局长程卫国

青浦教育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打响“上善育人”“实验改革”“融合发展”三大服务品牌,加快建设具有青浦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行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高品质育人体系构建行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高能级扩优提质行动,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培育行动,培养一大批专业型教师和有影响力的教育名家;实施高站位教育规划布局优化行动,积极布局品牌学校引领下各类教育融合发展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格局。

奉贤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施文龙

奉贤教育系统将坚决贯彻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强市战略和奉贤新城建设的重大机遇,持续深化新成长教育创新,全面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奉贤实践。加强党建引领,深化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纵深推进党建引领的“和润贤育”学校文化建设。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办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加快教育资源布局优化,继续增加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品质发展,推动特殊教育、民办教育规范高质量发展。强化师资建设,激发创新活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化“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打造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上海市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副总裁周晓芳

上海市市北高新园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始终对标建设要求,在“共建共享”方面,联合体软件技术专业群率先实现“数智”师资的互聘共育,成功立项新一轮市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在“供需对接”方面,携手中国信通院及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等权威机构精准分析产业态势、人才需求,发布《2024静安区数智人才发展调研报告》;在“人才培养”方面,共建多模块数智共享平台,上线AI赋能通识课程,深入对接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未来我们将根据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多方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上海临港奉贤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马强

公司将围绕大会提出的各项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推进上海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产教联合体落地落实,持续设立“临港菁英班”,逐步拓展至更多院校和生物医药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上海临港产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临港新片区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现有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加大人才培训、职业教育等投入;以重点产业领域、优质企业为纽带,积极推动政府机构、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产教融合联盟的建立,促进政策、信息、人才等资源要素对接。

“时代楷模”、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参加全市教育大会,无比振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我们的崇高使命。多年来,我们打造了“红喇叭”大思政课品牌、“中国人过中国节”等系列活动,大会让我们更加站准了立足点,激发了新的发力点。上海处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下一阶段,我们不仅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勇担教育强国建设使命,更要深刻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在教书育人、潜心办学、创新发展中有所作为,努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宝山区七色花艺术幼儿园园长魏群

大会以上海教育改革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作了“五个聚焦”的重要部署。大会强调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能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力和动力,为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明确了新方向。大会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者的专业素质、教学方法和情感投入是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我们不仅要在管理上确保教育政策的落实,更要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每个孩子的成长,从而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责任编辑: 陆芸
举报邮箱:shedunews@126.com
举报电话:021-33393531
沪ICP备10006389号-10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374号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