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加快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018年9月,新时代以来的首次全国教育大会召开;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又一次召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近年来,上海教育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高质量教育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上海篇章。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2月12日起,本台推出“六年来上海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报道,记录上海教育砥砺前行的新发展和新成绩。
首先来关注思政教育。上海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学校改革创新,推进学校思政工作发生格局性变化,探索形成了一批改革成果,广大师生不断坚定“四个自信”,精神面貌积极向上。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上海依托部市共建机制,深入落实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示范区建设任务,在全国率先成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中心”,开展先行先试。“三全育人”工作理念深入人心。
闵辉 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
“大思政课”试验体系全面深入构建。上海入选了教育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整体构建“大思政课”试验体系,在全市布点建设“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7个、重点试验区12个、重点试验高校31所,“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04个,探索大中小一体化、校内外一体化、知信行一体化的综合改革试验模式。
徐雷 复旦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思政大课备课专家组组长
上海高校全覆盖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小学探索开设导学、导读和主题活动课程。在全市高校“一校一课”创新,打造“中国系列”课程,并向中小学延伸,有关经验做法入选中组部“党的十八大以来攻坚克难典型案例”。在高校全覆盖开设“中国系列”课程的基础上,探索开设“强国系列”课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周凯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聚焦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和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深入实践“学科德育”改革,上海首创课程思政理念和教学改革。出台《关于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建设4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中心,推进上海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示范团队建设。教育部在上海召开课程思政现场会。上海课程思政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相关经验做法入选上海市委“改革开放标志性首创案例”。修订中小学学科德育教学指导意见,建设学科德育协同研究中心和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形成近千个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学科德育特色课堂。
周增为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守正创新不断激发思想政治工作活力
如今,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面上布局渐成体系,遵循“分类分层、优质发展”工作原则,实现了公办、民办、开放大学三种不同类型高校全覆盖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配齐配强师资队伍,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2018人,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6731人,高校专职辅导员4578人;日常思政工作创新发展,深化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红色文化引领校园文化育人,部市共建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创新推出《望道》《钱学森》《国之英豪》《钱宝钧》等30余部原创校园“大师剧”;新时代劳动教育提质增效,布局建设2个市级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和135个市级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构建网络育人“生态圈”,“易班”网络思政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全国1800余所高校实名注册大学生用户3200余万人,公开课3000余门;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见行见效,推出“上海家长开学第一课”等系列品牌,推进“上海家长学校15分钟家庭教育服务圈”和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工作室建设;打造实践育人“活动圈”,2024年颁布全国首部校外实践教育创制性立法《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依托2200余家社会实践基地,构建大中小学校外育人资源图谱,打造“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中共一大纪念馆百件文物藏品进课堂”等活动项目,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
薛峰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
比学赶超广大师生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同时,上海还涌现出了一批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最好的‘学’就是‘讲’”这一理念深入人心,上海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已经形成“市级有联盟,校校有团队”的工作格局,大学生成为全市理论宣讲的“生力军”。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回信,不断激发全市师生宣讲热情。涌现出一批爱党报国的奉献者。引导广大学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做志愿先锋。连续7年共组织约3.5万学生积极参与中国(上海)进口博览会志愿服务等项目,进一步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涌现出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引领者。广大教师思政素质不断提升、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向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涌现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人民教育家”于漪,“时代楷模”钟扬、吴蓉瑾,“全国道德模范”汪品先,“最美高校辅导员”汪雨申、李睿、魏冰等优秀教师典型。广大学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涌现出“最美大学生”刘智卓、周杰、陆亦炜等先进典型。
陈明青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