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多了2岁萌娃 上海善育“幼”见温暖
“生了孩子,就怕没人照料”“民办托幼机构、育儿家政费用太高”……养育成本逐年攀升和婴幼儿无人照料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沪上年轻家庭。为了缓解育儿之困,上海作为在全国率先针对0-6岁幼儿全年龄段公共服务地方立法的城市,正推动普惠、优质的托幼一体化创新发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各区的幼儿园园所里陆续多了“小小班”,也迎来了2岁的萌娃们。截至今年底,全市开设托班的幼儿园已达1320个,实事项目内容从新增点位升级到新增托位,更精准、有效地为百姓提供托育服务。“善育”最柔软的群体,抚平了育儿焦虑,给足上海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底气”。
解放家庭 缓解育儿压力
“涵涵,快帮鸡蛋宝宝回到鸡妈妈身边!加油哦!”上午9时30分,初冬的阳光撒在普陀区小红帆幼儿园锦绣部的小操场上,增添了几份明媚和暖意。几位托班的孩子正在玩“运鸡蛋”的游戏,脚蹬三轮车往返一段30米的跑道,将“鸡蛋”从鸡蛋箱里运到跑道另一头的鸡妈妈身边。2岁半都不到的涵涵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孩子,但是她却熟练地脚蹬踏板,把三轮车骑得飞快,成功完成了任务。带班老师袁帅说,最近天气有点冷,但户外活动不能停,于是设计了骑车、跳舞等训练大肌肉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动个不停,在寒冬里也能保持小身体暖乎乎的。
看到孩子在阳光下高兴的模样,涵涵妈妈顾颖颖也露出了放心的笑容。顾颖颖和爱人工作忙碌,时常出差,带孩子的重担就压到了涵涵外婆肩上。但随着涵涵年龄增长,越来越活泼好动,老人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去年,顾颖颖听说家门口开了托班,心里就一直惦记着。“入托时还有点忐忑,担心孩子不适应。没想到,不到半年,孩子爱上了幼儿园,变得大大方方,还时不时展示在幼儿园学到的新本领。”顾颖颖高兴地说,老师们的照料有爱又细致,夏天会为每个孩子准备吸汗巾;天气变化会发送添衣提醒;午睡时还会抱着哄着。“家门口的托班让人读得放心,还大大减轻了育儿压力,全家都松了一口气。”
小红帆幼儿园园长郭晓娟说,小班的孩子已经有了基本的规则意识,可以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而2-3周岁的孩子更需要充分的情感陪伴。“我们会让孩子在生活中习得、自然中体验,比如,亲手摘摘树叶、踩踩树叶听听树叶的声音,来感受季节的变化。”
尊重孩子 让他“慢慢来”
“小不点”是徐汇区宛南实验幼儿园滨江部托班老师们给云朵班嘉嘉的昵称。因为入托时,嘉嘉是班里只有26个月大的小弟弟,穿衣、换鞋、吃饭等都需要更多关注,家访时妈妈还提到嘉嘉有“午睡奶”的习惯。为了帮助嘉嘉顺利度过适应期,云朵班的章穆苏老师把他列入了重点关注对象之一。
起初,章穆苏每天中午都会为嘉嘉冲泡奶粉,嘉嘉一口气能喝下200毫升奶助眠。但很快,章穆苏发现,嘉嘉午餐时胃口很小,也不太愿意咀嚼食物,有含饭的习惯。于是,她记录下嘉嘉每天午餐情况和午睡奶量,结合保健老师对嘉嘉身高、体重等综合数据的分析,判断嘉嘉的“午睡奶”更多的是一种习惯而非营养需要。“和家长沟通后,我们一方面继续保留嘉嘉的午睡奶,另一方面‘监督’他吃完每顿午餐,保证进餐量。”一周后,嘉嘉每天能吃完一整份饭菜,200毫升的“午睡奶”剩下了一半。看到变化,章穆苏又顺势而为,逐步将“午睡奶”减少至60到80毫升。慢慢地,家园合作,引导嘉嘉脱离午睡奶,实现了自主入睡。
与4到6岁的幼儿家长相比,托班孩子的家长普遍更加关注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有没有喝水”“有没有尿裤子”。但是,“托班孩子的成长急不来,要尊重孩子让他‘慢慢来’。”园长卫晓萍说,“托幼一体化”是指统整托幼资源,将儿童教育与保育相互衔接,但是,0-3岁阶段与3-6岁阶段存在不小的差异,“一体化”并不是“一致化”,也不是将托班变成简化版的小班,“托班儿童应以养为主,科学养育,实施回应式照护,需要老师更多的耐心、爱心,也需要尊重孩子‘慢慢来’。老师们不会‘强制’孩子做某件事,而是陪着孩子一起‘慢生活’,比如,帮助孩子慢慢学会自主进食、慢慢戒断尿布、慢慢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嘉嘉的进步,是老师的‘顺应’给足了安全感,搭起了师生间的信任,也是持续观察促成了适宜的解决方案,还是家园互动中科学的育儿指导,给的育儿金钥匙。”
适托改造 呵护小小的他
托班的教室设计,不是将课桌椅缩小那么简单。
小红帆幼儿园是普陀区公办一级幼儿园,一园两部,总部位于超大型社区中远两湾城内。园长郭晓娟说,幼儿园两个部分别处于两个街道,中远地处内环内超大型万人社区中远两湾城。“这个有着20年发展历程的超大型社区,拥有11599户,约5万居民。锦绣部也覆盖将近七八个大小不一的居民区,里面有众多年轻人居住,家长群大多数有着良好知识文化素养,对于高质量幼儿园有期望,同时对托班的需求也非常旺盛。”
去年,在普陀区教育局的决策推进下,小红帆幼儿园的分部从旧校舍搬入位于恩平路31号的新建分部,新校舍建筑面积从1800平方米扩大到9060平方米,户外活动区域也从原有的300平方米操场变为了1320平方米的户外活动空间。“新校舍建造之时就加入了适托空间的设计。”郭晓娟说:“年龄差一个月是一个月,越小越明显,园所充分考虑托班孩子身体、认知等特点,选择场地、家具、玩具等都做了不少功课。考虑到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2个托班都设置在教学楼的一楼,打通了室内外环境,让托班幼儿有了更多自由出入户外的自主选择。”
走进小红帆贝贝班的教室,仿佛进入了“小人国”,处处体现出呵护幼儿的“小心思”。桌椅板凳、洗手池、小马桶等都降低了高度,专为低龄幼儿量身定制,显得十分“迷你”。绘本架上添置的是符合托班幼儿使用的布书、有声书。地板上铺设卡通图案的指引、小动物造型的水龙头。许多转角都加装了防磕碰的软质硅胶。“实际使用中,还会随时根据孩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整。老师发现,不少孩子不愿在幼儿园上厕所。和家长沟通后得知,原来市面上常用的儿童马桶大多在20厘米高,因此,我们为孩子在马桶边加了一个10厘米的增高垫,让孩子们上厕所有了脚踩地的安全感。”
配足师资 照护更加专业
公办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服务,师资是让家长放心、安心的重要因素。
小红帆幼儿园为每个托班都配备了3名教师、1名高级保育员。“师资配足,专业能力也要不断提升。从去年试点托班开始,我们成立了托班教研组,配备了大教研组长、小教研组长等骨干教师。每位托班教师不仅要进行课程研究,还要提升保育技能,每年都要参加上海市托育人才骨干培训班、区内的专业培训等。”郭晓娟说。
宛南实验幼儿园则按照1:7的师生比例为托班配备2教1保的师资配比。卫晓萍介绍说,考虑到托班幼儿需要更多的“回应性”照顾,幼儿园还根据托班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适应期、发展期和衔接期),进行不同情况的师资调配。“托班入园的9月到10月的适应期,托班会增加一位生活老师,全天进班辅助。等到11月幼儿逐渐摆脱分离焦虑、情绪稳定,开始进入托班发展期,根据班级幼儿发展情况,托班叠加的生活老师会转为固定时间段进班辅助。到了次年5月到6月,随着幼儿进入托班和小班的衔接期,叠加老师逐渐不进班辅助。”
据介绍,上海将幼儿园托班保教人员培养培训纳入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规划,依托本市职业院校和上海开放大学,强化对育婴员、保育员、幼儿保健员、营养师等需要持证上岗从业人员的职前职后培训,做到100%持证上岗,100%职后培训。发布《上海市0—3岁婴幼儿发展要点与支持策略》,着力提升幼儿保育保教质量。2022-2023年成立了两批保育带头人工作室,举办保育技能大赛,构建人才技术展示与专业引领平台。
【相关链接】上海街镇普惠性托育点覆盖率达97%,开设托班的幼儿园1320个
一直以来上海都坚持在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托幼一体幼儿园是上海托育服务资源的主体。上海市教委要求全市新建和改扩建的幼儿园原则上都要开设托班,并同步在现有幼儿园中积极挖潜和开设托班,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市、区合力推动落实配套的托幼一体幼儿园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设计、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将托班纳入幼儿园建设规划,在确保小班幼儿入园的基础上,做到托班“能开尽开、应开尽开”。
上海将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列为2024年重点民心工程,建立学前教育与托幼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包括市教委等17个部门,各区相应设立联席会议机制,形成了市-区-街镇联动的管理网络。现有——
■开设托班的幼儿园、社区托育“宝宝屋”、民办托育机构等各类托育服务机构近1900个,提供超过10万个托位。
■开设托班的幼儿园1320个,占幼儿园总量的80%,占托育服务机构总量的70%。
■上海千人托位约为4.05,呈现托幼一体为主体、普惠资源为主导的特点。
■2019年以来,市政府连续实施“新增50个普惠性托育点”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的普惠性托育点90%以上是公办幼儿园开设的托班,每年均提前超额完成任务。目前,全市街镇普惠性托育点覆盖率已达97%,全市开设托班的幼儿园已达1320个。
【创新案例】宛南实验幼儿园:混龄教学,让幼儿个性发展
徐汇区的宛南实验幼儿园是公办幼儿园托育一体化发展资源整合的范例。它从2022学年的一个托班起步,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拓展中不断发展壮大,如今有了两个托班和八个混龄班。不仅如此,创新经验还在辐射带动集团发展方面,通过组织区域内托育机构研讨会,分享在课程设计、师资培养、家园共育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在课程设计上,幼儿园围绕 “唱唱跳跳、做做玩玩、听听说说、涂涂画画、拼拼搭搭”五大模块构建的课程体系,为其他园所提供了创新范例。同时,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派遣骨干教师深入帮扶园所,助力其提升托育水平。在托班混龄教学探索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对于较小幼儿着重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在活动中提供适宜材料;较大幼儿则注重社交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教师积极引导幼儿互动合作,设计混龄合作游戏项目,促进团队合作,并采用差异化指导方式,关注小龄幼儿生活协助,给予大龄幼儿更多自主空间。通过这些创新举措,宛南实验幼儿园不仅自身发展成果显著,更为区域托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创新模式,推动了整体托育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