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织梦润心 “儿童友好学校”上海这么建
作为儿童青少年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在他们成长发展的环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021年起,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相关实施方案相继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儿童友好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方向。日前,首批六十一所上海市儿童友好学校试点校名单正式公布。从今天起,本台将推出系列报道,聚焦这些试点校在儿童友好学校建设中的多元探索。
在上海音乐学院虹口区北虹高级中学,漫步艺术体验中心的长廊,欣赏同学们的艺术创作,是师生们在课余时间里最喜欢做的一件事。从策划、创作,到布置呈现,这些遍布在长廊中的摄影、绘画、项目化学习创意小报等作品,也让同学们深度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
黄沫钦 上海音乐学院虹口区北虹高级中学未成年人保护教师
不仅在儿童友好学校建设的政策制度上下功夫,作为一所拥有一百五十年办学历史的学校,上海音乐学院虹口区北虹高级中学还依托自身办学特色,将艺术教育融入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通过举办艺术节、搭建北虹剧团、携手馆校合等多途径,为同学们提供全面成长的多元化平台。此外,学校建设多年的心理支持体系也让全人群参与到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中,除了老师和家长,同学们通过朋辈心理辅导课程的学习,也能更好地以同龄人的身份,第一时间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伙伴。
周琳 上海音乐学院虹口区北虹高级中学心理教师
沈涌 上海音乐学院虹口区北虹高级中学校长
在上海市儿童友好学校建设中,服务体系也是重要的一环。作为六十一所试点校中唯一入选的中职院校,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通过搭建实践性强、贴近社会需求的教学平台,帮助每位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与特长找到最适合的成长路径。在学校的实训中心,同学们正在学习书画装裱课程中的覆背和上墙。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其实需要极高的技巧和经验。通过专业化课程的学习,如今,已经有不少同学从装裱“小白”,迈向了“老师傅”的行列。
不仅为每一位学生定制个性化的成长路径,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还将儿童友好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各领域。从涵盖六十多门课程的非遗文化中心到未来感十足的慧学中心,学校不断挖掘校园空间的潜力,通过创新设计和功能优化,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活动需求,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教育空间。
赵洪声 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副校长
从政策制度友好、空间建设友好、服务体系友好、成长环境友好四个方面,上海正不断探索,在促进儿童更高水平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助力城市软实力和儿童友好城市品牌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