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文科生就业难?打破条框,文科生不必陷入“弱者”思维定势

文汇网   樊秀娣   2024-12-13 11:05:43

近期,秋季招聘会正在火热进行。一时间,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尤其是“文科生就业难”的话题备受关注。与之伴随,“读文科无用”的论调甚嚣尘上,更有一些商业咨询机构为了制造营销热度肆意“踩踏”文科专业。

造成文科生就业难的原因错综复杂。可以说,其中既有国内文、理科学生比例失调,有文科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与时代脱节,也有文科生对学业、职业的认知及行为偏颇等因素。客观而言,各种问题长期积累而成,想要改变并不容易。但数字时代的到来,为文科生学业、就业的拓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打好文科生就业“反击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科生能否抓住有利形势,勇于自我革新,不畏艰难,实现自我。

学历专业与就业有关,但没有必然关系

文科生就业形势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仅凭“高学历”就能换来“好工作”的想法已经显得不太现实,原有的学业观、职业观需要转变。

长久以来,在很多人心目中,文科生的“好工作”就是胜任教育研究机构的学术或行政岗位、进出各种高端场合的白领岗位以及其他办公室岗位等。要得到这样的“好工作”,首先得拿到“高学历”。学生考上名牌大学、获得“高学历”,再获得“好工作”成为通用路径。

坦率说,这样的想法在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尚可实现。那时,文科生的规模不大。但是历经此后的数次扩招,文科生的规模已迅速扩大。从数据看,在扩招前的1997年,本科层次的文科生与理科生的比例为31.2∶68.8,2021年这一比例改变为51.9∶48.1,文科生人数比例已超过了理科生。仅就供需关系而言,所谓的“好工作”已没有那么多岗位容纳大量文科生。如果学生及家长还固守原来的“高学历”换“好工作”观念,无异于作茧自缚。

就业的本质是向社会提供有效的劳动服务,所以,文科生不要把就业求职框定在学历文凭里。学历、专业与就业有关系,但没有必然关系。学历有高低,专业代表个体的知识范围,就业意味着一个个体能干什么、能干成什么,职业无高低。为此,文科生择业要尽可能把自己的所学转化为高知识附加值的社会服务,以换得满意的工作及报酬,并从中收获价值感和成就感。

而且,学历文凭不等于就业技能或择业运气。目前,相当部分文科专业的就业壁垒不高,个体不得已从事自己并非向往或满意的职业也很正常。就业作为谋生手段,以劳动换报酬,心安理得。简单劳动也能给人带来身心愉悦和成长。在国外,高学历者到超市做营业员、到饭店端盘子、开出租车等现象很普遍。54岁谷歌女高管金敬淑失业后曾同时打三份工,分别是超市收银、网约车司机、咖啡师,从事服务性工作让她重新找回人生价值。

因此,在当下国内经济和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中,文科生更要放平心态,不以职业职位定义人生,多给自己一些择业就业的尝试时空,力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文科生不必陷入“弱者”思维定势

在笔者看来,提升文科生的就业竞争力,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文科生要及早确立职业规划并持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必将自己框定在学业和就业弱者的思维定势里。文科生不代表无数理化常识,看不懂科技成果;文科生不代表没有信息意识,不会基本电子设备操作。要知道,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戴维·贝克最初在哈佛大学读的是哲学和社会科学专业,和生物学并无关系。大学最后一年,他选修了发育生物学后才转专业并继续攻读生物学研究生。戴维·贝克的经历在某种意义上说明文科生不输理科生,甚至取代理科生也完全有可能。

近年来,国家重视将文科见识和理工科技术相结合的新文科建设,通过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文科实验室,促进研究方法创新和学科交叉融合。总体来说,文科教育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结合的程度在不断增强。

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文科生拥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AI将取代大量重复的工作,而个性化的服务性工种较难被AI所取代。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AI教父”杰弗里·欣顿就曾公开表示,未来AI大量取代人类工种,失业风险最大的是中层技术人才,“最不可能失业的职业是水暖工”。虽然这里欣顿所说的中层技术人才指的是理工科人才,但这也说明就业正在向两头集聚:一头是高端拔尖创新人才,另一头则是实力派的技能人才,二者难以被替代。

由此观之,新文科建设应注重文科专业向社会更需要的应用文科专业转型,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例如,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文科生也可以进入电商、直播等新渠道一展身手。东方甄选2024年业绩财报显示,董宇辉单飞获得了高达3.58亿元的“分手费”。英语专业出身的董宇辉的成功侧面验证了文科生也可以去直播电商赛道分享“蛋糕”。

毫无疑问,AI将带来社会劳动力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巨大变化。大部分劳动者将会从事各种服务性工作,这类职业岗位的鲜明特点是文理交融。有理由相信,借助AI,文科生的就业技能不会逊色于理工科生。文科生在学阶段积累的文史哲知识、人文情怀等优势或会成为科技时代的独特优势。总之,就业竞争靠实力,不相信眼泪。

文:樊秀娣 (作者为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