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式拖堂”受市民热捧,廖昌永登台蔡元培美育大讲堂
新民晚报 张炯强 2024-12-05 10:05:25
为践行服务社会的办学使命,上海音乐学院在总结前期开放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推出全新校园开放品牌“蔡元培美育大讲堂”,推动高质量校园开放走向纵深。12月3日,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教授走进大讲堂,以“以乐为桥:用中国艺术歌曲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题,为市民游客和上音师生奉上一堂精彩纷呈、文化含量极高的艺术讲座。
廖昌永教授正在授课
“1927年,蔡元培先生在创办国立音乐院的时候,提出了‘养成音乐专门人才,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期趋向于大同,而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的教育理念,这也成为上音近百年来的办学使命。历代上音人一直在服务社会,给大众传达美。”廖昌永表示。
廖昌永说,音乐在公众生活中的参与程度,并不仅仅是文艺生活方式,“上音前两天刚刚挂牌成立了两个机构,一个是上音人工智能音乐疗愈重点实验室,一个是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它们的研究领域都超越了音乐本身,是泛文化、跨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这和我们的大讲堂设置理念一脉相承,市民和观众可以通过轻松的讲座获得不同的知识、身心的健康、美的感受。”
前不久,廖昌永与世界合作钢琴艺术家哈特穆特·霍尔的“古典诗词与书画——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国际巡演首次走进大洋洲,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和新西兰的奥克兰举行了三场高水准音乐会,场场爆满。他回国后,又以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评委会主席的身份,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比赛的评审工作中。“加上这次的蔡元培美育大讲堂,我们推广中国艺术歌曲的形式非常丰富,有研究有创作,有演出有讲座,”廖昌永说,中国艺术歌曲的研究不能做空中楼阁,“文化活动主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要跟不同年龄、地域、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彼此启迪,触发新的灵感,在交流中发现的闪光点,也可以反哺我们的研究,让大家可以共同对中国文化有再一次的认识。”
中国艺术歌曲掀起的浪潮,让它成为国内很多音乐爱好者当下的瞩目焦点。12月3日的大讲堂,音乐城堡内的观众席全部坐满,甚至过道也挤满了人。
面对观众的热情,廖昌永不仅撤掉了布置好的演讲台,还全程脱稿,为公众和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大师课。原本他讲到具体的歌曲时,会有声乐歌剧系学生上台表演,以便观众有更直观的理解,但在《水调歌头》的学生演绎结束后,廖昌永临时叫住了担任钢琴伴奏的朱和老师。“艺术歌曲《水调歌头》是基于苏东坡的词创作的,其中的起承转合、节奏强弱快慢都很有讲究,周小燕先生和陆在易先生都说过,但凡有一句话要重复唱的时候,一定不能一样,一定要有变化,”他不断唱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来讲解“别时圆”要连续唱弱的道理,“当时我说唱不了,因为对男中音来说,这儿正好是换声点,她说不行,一定要唱,要很柔美,才能渲染出情绪。但下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突然又慷慨激昂,声音很高,是因为这样才能阐述一个释然的、潇洒的苏东坡,才能表达‘月亮有缺之后必有圆’的乐观豁达、豪迈激情的人生。”
深入浅出、声情并茂的讲解,极具感染力,台下所有观众都听得非常投入,不少人还不断掏出手机,用视频记录下这难得的名家讲堂。由于气氛热烈,被主持人调侃“习惯拖堂的廖昌永老师”,讲座时间不出所料又延长,但这样的“拖堂”受到观众们的热烈欢迎,所有人都听得意犹未尽。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