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医学生“谈质论量”,自媒体创新科普大赛在复旦上医举行
上海教育新闻网 程媛媛 陈思宇 2024-11-22 20:34:59
本网讯 (记者 程媛媛 通讯员 陈思宇)选择香薰有什么门道?美甲可以经常做吗?避蚊胺是怎么防蚊虫的?……近日,“谈质论量,自胜一筹”自媒体创新科普大赛暨“市监科普医路同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主题活动决赛举行。近50名复旦学子以相声、舞台剧、情景剧、科普讲解等多样形式,带来了10组精彩的科普作品,展现了“00后”新生力量们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道路上的探索,以及对质量与健康的理解和创新传播。
《太好了,是HPV疫苗,我们有救了》《再“听”爱人》《令人心悸的offer》《看不见的杀手让你泪流“螨”面》等精彩节目集中亮相,创新科普形式令人目不暇接。
香薰是不是越香越好?选择香薰有什么门道?程佳瑞等五位同学将古装剧搬入现场、以创意、生动的方式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舞台剧。
美甲可以经常做吗?紫外灯照射、锉刀、指甲油会不会对甲板、甲床造成伤害?林可欣等同学改编电视剧《繁花》剧本,从汪小姐的宏观世界和甲组织中的微观世界角度对能否做美甲进行了生动演绎。
避蚊胺是怎么防蚊虫的?人们可能觉得是药物独特的气味赶走了蚊子,事实上,却是用气味掩盖人本身的气味,让蚊虫无法分辨。李欣蔚等5位同学在经典名著《西游记》复刻增加了“蚊子谷”的精彩故事。
获得一等奖的迟硕、陈奇等同学,更是设计并打扮成了“甲醛国”的几个原创角色,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甲醛释放场景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凭借出色的表演、稳健的台风、精心的布景,在普及知识的同时也赢得了现场评委与观众的阵阵掌声。
本次大赛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科技、科学普及与创意的碰撞。科技创新成果的引入,不仅拓宽了科普的边界,也进一步凸显了科技创新在生活品质与质量监管(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活动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起源,不仅基础医学院、中山临床医学院、华山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等同学们广泛报名,还吸引了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哲学学院、新闻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等的同学们积极参与,反响热烈。
大赛从发布启动到决赛历时一个多月,枫林校区、邯郸校区多点线下宣讲,赛前动员会和赛前指导培训,逐步深入展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公布决赛选题到制作文案、创意编排,参与大赛决赛的同学只有短短一周时间进行筹备,赛前三档专题辅导,从选题指导到科学性把关再到表演专项指导,多次线上线下讨论和彩排,更是极致打磨同学们的作品。
大赛评委、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在现场点评中指出,科学性、通俗性、呈现形式共同构成科普作品的三要素,一件好的科普作品需要具备科学的内容、通俗的表达以及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展现形式。作为高校,复旦上医也主动担起了将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的重任,面向全校开设医学科普课程,帮助同学们掌握将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科研成果以最简洁易懂的形式传递给公众的方法。
本次大赛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学工部、上海市环境保护工业行业协会承办。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