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进行时”|上海中医药大学:继承为本、创新为魂,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中医药人
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2024-08-19 10:32:33
“十四五”期间,上海有30所普通本科高校参加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市教委鼓励参评高校充分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激励作用,紧密结合上海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求,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持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上海教育”政务微信开设专栏,系列展现参评高校近年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特色亮点。今天,小育带你走进上海中医药大学,感受该校改革育人的成果。
毕业前夕,原淳淳作为并列第一作者成功在国际权威杂志《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发表了研究成果。这一研究基于中医理论指导,利用大型队列数据,结合表型组学策略,率先鉴定出了骨质疏松症临床分子分型,不仅拓展了中医“肾藏精”“肾主骨”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让精准诊疗惠及老年骨病患者,更用国际化、现代化的语言和知识讲述了中国中医文化的故事。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2024届博士研究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他坦言,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由本科至博士学习的10年间,他见证了学校的飞速发展,而自己的成长更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毕业后,他将继续在慢性筋骨病精准诊疗领域深耕,让中医药更好造福百姓健康。
以原淳淳为代表的优秀毕业生,正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继承为本、创新为魂,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中医药人”的生动实践。
思想引领,聚焦立德树人实效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你让我们知道我们以后要为了谁”,这是学生在“人体解剖学第一课”后留下的感言,也感动了之后的无数学生。张黎声教授与教学团队不断打磨、丰富人体解剖课的内涵,把这门人人眼中“冷冰冰”的医学专业课演绎成了一堂充满温情的“人生大课”。
张黎声“人体解剖学第一课”公开课现场
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指出:“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是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价值的融合统一。”正是源于这份对文化之根、从医之道的坚守,学校将课程思政作为党委“一把手”工程,持续开展课程思政探索与改革,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传承为核心,注重培育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崇高的职业精神,构建起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医学与人文相融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医德医风教育、医学人文教育有效融入每一堂专业课,并且以课程规范、教学研究、师资培训为要点,以教师教学能力和育德意识同步提升为关键,达成了“百门示范课程为先导,百分百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功能”的目标,组建了由专业课教师、管理服务人员与辅导员共同组成的“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实现了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两支育人队伍的有效融合。导师团辐射群体覆盖本校近4000名本科生,形成每个导师团平均覆盖114个学生、1个导师平均覆盖8个学生的整体师生比形态,有效实现了“精准教育”。
2020年以来,学校先后入选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获批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校、整体改革领航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市级示范学校创建单位,“三圈三全十育人”思政工作成效显著,为全国中医药院校乃至医学院校提升医学人才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守正创新,培养未来医师科学家
“在所有中医学学习方式中,跟诊是一种宝贵的实践经历,它让我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临床,从书本走向患者”,2022级本博贯通9年制“屠呦呦班”的范垚同学在小学期跟诊小结中这样写道。
上海中医药大学始终把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2007年入选教育部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后,学校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2009年率先试点医教协同临床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和人文通识教育改革;2015年至今,先后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和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改革项目;2020年,学校新开设了全国首个中医药院校与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合作中医学专业本博贯通中医学“屠呦呦班”。
围绕着中医经典学习与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上海中医药大学建立经典教师临床带教制度,实施临床导师制,依托以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命名的“沛然计划”项目,打通基础与临床、本科与研究生的教育资源,深化“名医名师+教学团队”的医教协同机制,不断优化“本-硕-博”序贯式培养路径,推进“一人一课”教学改革。近年来,“名医进课堂、名师下临床”的教学团队在学校不断涌现,不仅站稳了中医经典导读、中医四大经典、中医各家学说、中医经典与临床课程的课堂,也日益活跃在各家附属医院的教学门诊与示范教学病房中。
“屠呦呦班”学生跟诊上海市名中医王忆勤教授
2021年,学校进一步优化“沛然计划”项目,强化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的阶段性与系统性。从新生入校学习院士、国医大师、学科领军人才领衔的“沛然计划导航课程”,到每年小学期进入经典研习夏令营、“与名中医面对面”临床跟诊,再到“基础+临床”双导师制,不断引导学生由浅及深、登堂入室,探索中医传承的脉络与精粹。
2019级中医学(5+3)专业的学生张晟安在大学二年级时入选了“沛然计划”。一手抓经典、一手汇前沿,“基础+临床”双导师制的培养项目为他开启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药探索之门。在临床实践和科研培养双轮并进中,他获得了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一等奖。
张晟安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答辩
产教融合,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认为,既要充分认识我国教育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也要全面应对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人口结构变化给教育带来的挑战。
学校紧抓“中医药+”产业人才这一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与多元价值、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核心关键,把建设新兴交叉学科专业作为新一轮发展重点,先后设立了康复、中药、中医人工智能三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路径,着力培养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医药融通、医工结合、医管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中医药高等教育服务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能力。其中现代中药产业学院和现代康复产业学院入选上海市现代产业学院。
202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新农科建设项目入选教育部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这一项目从课程打通、师资互通、平台融通三个维度开展“中药+农学”协同育人实践,通过拓展教学实践基地、增设“中药与农学”选修课模块、举办农科相关系列讲座、指导学生参与相关科研工作与暑期社会实践等多渠道,推进高质量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达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助农、中药质量标准服务兴农、中医药文化内涵润泽育农”的新农科建设成效。该项目2021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2021级药学专业本科生赴无锡安利植物研发中心的农场开展小学期社会实践
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培养对接国家战略和推动关键产业发展急需人才为己任,加强紧缺人才和新兴交叉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的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是全国中医药院校首批医工结合专业。2023年,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成为教育部“101计划”参与单位。正如校长季光所说,医工结合专业遵循的是“仁心为本、匠心为用、创新为要”的育人理念,瞄准的是培养“能够融合多学科优势,掌握现代工程学、信息学方法与技术,熟悉中医理论与应用的”,致力于“解决中医智慧诊疗和智能装备、健康大数据和互联网医疗事业发展关键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学校打破学科间的知识壁垒,构建了“知识构建-场所实践-研究设计-实景应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2年基础课程+2年工作场景实践的学习方式。在前期课程中,注重夯实工程学科与医学学科的基础;在后期实践中,注重建立“项目导向”“产出导向”的思维和评价体系,使学生的课程学习、毕业设计积极为行业解决问题、开发产品,催生新质生产力。通过四年的学习,同学们深感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医工交叉”大有可为。今年,这两个专业有近半数的毕业生将进入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大学深造。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负责人杨华元教授进行智能推拿手法机器人手法演示
交流互鉴,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几根小小的针,蕴藏了无限的东方力量”。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伊利亚在学校2024届毕业典礼上讲述了自己认识和学习中医针灸的故事。在他的眼里,学中医是辛苦、幸福又幸运的事情。他计划继续留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希望将来成为一名中医针灸医师,回国创办中医医院,为中医药进一步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上海中医药大学目前已经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家海外院校、医疗科研机构、国际组织等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留学生的占比已达20%,留学生占比、生源地国家数量在全国医药院校中居于前列。学校全力打造“留学上中医”的国际教育品牌,不断推动中医药课程走向世界。中医学课程体系和管理标准被泰国、马来西亚全方位引入,并向东盟地区形成了广泛辐射;2019年中医药技术与现代理疗课程成为马耳他大学健康学院理疗系必修课程;2021年学校与法国里昂第一大学东部医学院合作开设中医气功健康防病选修课程,中医课程首次进入法国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
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伊利亚代表2024届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卓越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的起点。上海中医药大学将始终坚持以高质量为统领,在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砥砺前行,培养更多具有中医药振兴之志、复兴之能的合格人才。
素材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