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文转理工不新鲜,同济招生新政:“零门槛”转出不设限,设7次转专业机会

上观新闻   李蕾   2024-06-13 09:59:59

设七次转专业机会,“零门槛”转出不设限;增设未来技术班,跨学科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开设人工智能核心通识课和应用类课程……6月12日,同济大学推出一系列2024招生新政策,强化“招生-培养-深造-就业”联动,确保学生进校后得到高质量个性化培养。

“国豪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扩容升级。2024年,同济大学国豪书院工科试验班继续扩容,将通过高考招生和二次选拔吸纳更多更优质的学生进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2+1+X” 本研贯通培养当中。培养举措上,持续推行院士、高层次人才等高端导师引导的完全学分制,让学生享受自由选择专业的修读自主性,通过“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学术大师和战略科学家。

在“基础学科”培养方面,今年,同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强强联合,在教育部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中增设“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中新增先进材料拔尖班(蕴元班),在“理科试验班”大类增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彻底打通先进材料领域人才的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至此,同济大学理科大类专业实现“基础学科拔尖班”全覆盖。

“人工智能+”高效衔接交叉学科。今年,同济大学在工科试验班(国豪精英班)基础上增设未来技术班,首次招收首批本科生。未来技术班学生将深度进入“人工智能+”交叉领域(机器人、智能网联车辆、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实现跨院系、跨学科“AI+”领域本研贯通培养。据介绍,学生可享受“大一体验所有领域→大二进入心仪领域→大三选择领域方向→大四确认领域专业”的独特专属权利,让专业确认成为学生深思熟虑后的最优选择,实现“毕业论文选题在什么专业,就能在什么专业毕业”。同时,面向2024级本科新生,每个大类增设1门人工智能核心通识精品课“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每个专业开设AI应用类课程,实现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覆盖。

同时,同济大学持续升级培养交叉复合人才。新增“同济大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联合三个文科类专业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优势资源,培养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复合型人才。新增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德语-法学2个双学士学位项目,深度融合理工学科,高起点培养复合交叉的涉外法治人才。目前,学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新生报到入学当日,可自愿报名申请)在交叉培养、双创融合、校企联培和对欧交流方面各具特色,总数达34个,其中双学士学位项目14个。

入校后,转专业有何限制?这是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学校转专业政策持续落实“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条件”的原则,学生进校后有7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更有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科转入、文转理工等多重自由。

此外,同济大学已经实现微辅修专业100%全覆盖,2024年开始,所有进阶式(微辅修)专业增设特色课程模块(6至10个学分)。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修读、自由修读感兴趣的进阶式培养专业,探索单列保研资格新条件,所修读的微辅修专业经历将助力学生推免保研。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

责任编辑: 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