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英才 | 彩笔一图绘千年、勇担铸魂育人使命、守望城市健康……走近这些拔尖人才
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2024-05-28 09:37:0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近年来,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人才办、市人才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教卫系统充分发挥人才集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2023年,市委人才办启动实施“东方英才计划”,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聚焦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需求,聚焦基础学科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等重点领域,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在全市教卫系统遴选推荐100名专家人才入选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为加快建设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强战略人才自主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今天,让我们走近首批入选“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的专家人才,感受拔尖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教书育人、科技攻关、打造团队、创新创业方面的爱国奋斗精神。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杨煜达
文理交融,继长增高,彩笔一图绘千年
日前,我国第一部全国性的以极端旱涝气候为主题的历史地图集《中国千年区域极端旱涝地图集》(以下简称“《地图集》”)发布。这是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杨煜达教授团队历时十余年编绘的精品力作。
扎根祖国大地,服务国家需求,赓续学科传统,不断开拓创新,杨煜达团队在历史时期气候与环境变迁的研究与教学中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力争引领学科发展前沿,带领团队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脚步。
杨煜达团队参加《中国千年区域极端旱涝地图集》新书发布会
十年磨一剑,国家需求放首位
从2010年开始,杨煜达团队就聚焦公元1000年至2020年的极端旱涝灾害事件,从浩瀚的历史文献中扒梳史料,利用文献资料得出了12万多条站点数据,在此基础上绘制了433幅专题地图,在千年尺度上实现了区域极端旱涝事件的均一识别,《地图集》体现历史时期中国区域极端旱涝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刷新对中国区域气候变迁规律的新认识,将为我国气候应对、防灾减灾、学术科研、科学普及等提供重要支撑。
方法的创新和进步,数据的补充及更新,让《地图集》实现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提高。
“这样一套专题历史地图集的编绘,是典型的文理结合、学科交叉的工作。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实事求是,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杨煜达说。
杨煜达带领课题组开展年度总结讨论会
传承接力,薪火相继
十年磨一剑,是复旦历史地理几代学人不懈的传统。谭其骧先生带领团队历时三十年编绘了著名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邹逸麟先生专研黄河、运河,张修桂先生沉潜长江河湖研究,满志敏教授深究气候变化……好的学风代代相传,到杨煜达团队也是这样。
课程教学是传承的基础。杨煜达在课堂上传授前辈学者深蕴的研究路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将育人目标有机地融入教学活动各环节。他从前辈学人的奉献和追求说起,结合气候变化的前沿问题,让团队同仁正确认识中国气候治理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团队工作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关怀,激起大家更旺盛的斗志。
历经十余年不懈坚持,复旦史地所三代学人集结智慧、通力合作,使《地图集》得以付梓。杨煜达说:“《地图集》的出版,只是阶段性的。我们将之献给几位先生,相信后辈学子会在先生们开辟的道路上孜孜矻矻,薪火相继。”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张执南
坚守科技报国初心,勇担铸魂育人使命
张执南是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十余年来,他矢志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第一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助力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张执南指导研究生开展试验研究
心怀国之大者,勇于科技创新
张执南教授带领团队长期从事复杂装备摩擦学系统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甘坐冷板凳,勇闯创新无人区”的勇气和毅力,突破诸多技术瓶颈,解决了控制力矩陀螺以及航空发动机调节机构低摩擦设计及评价难题,2023年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金奖。
科研的道路永无止境,张执南教授主动拥抱科技革新,聚焦国际学术前沿,率先提出“摩擦信息学”概念和实施路径。他以第一译者翻译教材1本、第二主编编著教材1本,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出版专刊,在国际知名的学术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在国际摩擦学领域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潜心教书育人,培养国之栋梁
在不断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张执南教授潜心教书育人,以设计思维与方法为主线,构建设计思维统领、“看-思-学-做”融合的工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优质“金课”,负责的课程获评2024年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等,参与的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
张执南带领团队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特等奖
他关注科创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获全国“挑战杯”专项赛特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等奖项;他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鼓励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他指导的博士毕业生均投身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教学科研领域。他热心科普公益,担任上海市“能源科技与未来城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站长,助力青少年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2023全国机械行业产教科融合先进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卓越教学奖……一项项荣誉见证了他默默耕耘、潜心育人的足迹。
不忘科技报国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张执南教授始终坚守科研和教学岗位,以实际行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人才培养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兰
守望城市健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王兰学成回国14年来,一直坚守三尺讲台,持续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核心课程,培养跨学科专业人才,率先开展健康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取得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为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获上海市育才奖等荣誉。
创新教学,培育栋梁之才
“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城市规划师?”“现代城市是否让人类变得健康?”“网红城市建设是否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今年1月,一场依托课程“城市发展战略与政策”的辩论赛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课堂上开赛,10支学生团队围绕五大议题展开了激烈交锋。这是课程负责人王兰教授积极创新教学手段方法,以辩论赛促进课程学习,加强学生思想交流和学术思辨的又一积极尝试。
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基层,让青春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她先后带领12位学生奔赴云南省曲靖市和云龙县等地,开展健康城市研究和评估工作,引导学生坚定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她带领团队获得全国“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奖”,也在当地赢得了口碑。
王兰指导学生开展“城市发展战略与政策”辩论赛
深耕学术,情系城市健康
“产业、交通和设施提升是促进五个新城与中心城区联动发展的关键抓手。”近日,王兰教授的署名文章《促进五个新城与中心城区联动发展》刊登于《解放日报》思想周刊头版头条。
王兰在2023健康城市科学与研究实践展发言
对接“健康中国”,王兰教授带领团队持续开展前沿性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健康城市科学与规划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11本中英文著作。她的成果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居署《健康城市与区域规划指南》和世界银行健康设计案例,并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等奖项。王兰教授还基于对当地人群核心健康问题和空间调控潜在效果的分析,切实向地方政府提出适合当地特征、助推健康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深受好评。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纪莺莺
探寻普通人生活实践中的中国式现代化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纪莺莺教授长期专注于政治社会学、发展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研究。近年来,她将研究重心放在了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她的研究立足中国基层实践,从家庭、社区、社会等不同层面深入挖掘与提炼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运行机制与深层文化基础,在多个中英文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与青年项目、上海曙光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
推动学术与生活融合的教学实践
多年教学实践中,纪莺莺用对社会学知识的热爱,引导学生真诚认识自我、深刻认识社会、形成志在利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她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研究题目,指导多支优秀学生团队围绕“大学生志愿行为研究”“小镇青年”“社区营造”等多项议题展开研究。近年来,她指导的多名本科生在上海大学本科生学术论坛获奖,多名学生推免进入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继续深造学习。她一直坚持组织师生共读的读书会,推动自身科研与学生学业共同进步。她主讲的课程致力于将社会学知识转译为学生可赖以理解自我、走出困扰和包容他人的行动理据,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受到学生好评。
纪莺莺带领研究生调研浦东新区三林苑社区访谈居民区书记与志愿者
服务超大城市社会治理
纪莺莺不仅长期深耕城市基层治理的研究领域,还致力于将优秀学术成果转化为可以有效指导社会实践、服务城市发展的理论资源,积极投身上海大学“城市社会治理阵地”建设,为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2022年以来,纪莺莺担任多个基层街镇“美好社区先锋行动”的资深赋能导师、“15分钟生活圈”等基层治理建设项目的专家,协助学院组织跨学科研究团队深入参与社会实践,探索、赋能与总结基层创新实践。她立足实践,总结提炼超大城市社区治理的先进经验,积极推广高效能的治理工作模式,助力城市社区治理人才队伍的专业化。
纪莺莺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居民区干部实训营主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贺明
努力做一名“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教授贺明坚持“教研相长,知行合一”,在科研与教学道路上努力奔跑。他热爱教学,不忘初心,为祖国培养了卓越的医学创新人才;他潜心科研,面向“健康中国”,聚焦“健康衰老”“健康代谢”,勇攀科研高峰。
贺明带领团队长期深耕衰老与代谢领域,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
倾心笃志育桃李,精益求精铸匠心
在教学工作中,贺明一直潜心致力于基础医学教育工作,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始终,激励青年教师和学生满怀时代的使命感、责任感,以扎实学识和学科前沿知识支撑高水平教学与能力培养。
课堂上,他通过生动的讲授和举例,引导学生利用辩证思维去学习《病理生理学》中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机制,并有意识地将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在润物无声中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担任大学生科创导师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贺明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实验计划并精心指导。他放弃休息时间,在春节假期指导学生修改文章,并最终发表在衰老研究顶级期刊。他指导的这些学生毕业后均推免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继续深造。
贺明在中国衰老科学大会特邀发言
学海扬帆思猛进,不忘初心勇攀研
在科研上,贺明把守护人民健康作为追求,聚焦领域内亟需解决的“难点”和“痛点”,勇于攻克关键前沿问题,开展原创性科技攻关。他带领团队长期深耕衰老与代谢时空网络调控领域,持续产出系列性原创科研成果,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
当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衰老也是人类慢性疾病最大的危险因素。贺明在确定自己科研方向时,将服务国家战略与自己的科研兴趣相结合,将“健康衰老,老而不衰”作为自己的科研目标,并长期从事衰老及代谢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他带领课题组以Sirtuin家族为切入点,深入研究细胞代谢及细胞命运决定分子机制,及其在衰老、肝脏代谢性疾病及肿瘤等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在国际主流期刊上相继发表三十余篇相关研究论文,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5项市级基金项目。
此外,课题组历经六年的科研攻关,首创了多种动物和衰老细胞模型,最终发现了长寿基因SIRT2是衰老炎症的“重要开关”。这项研究被国际同行评价为“开创了抗衰领域的新策略”。通过多年来的深耕,贺明科研团队在衰老与代谢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健康衰老”“健康代谢”贡献了上海交医力量。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水雯箐
技术创新助力药靶研究
水雯箐是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助理所长、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她长期致力于发展生物质谱与蛋白质组学技术来解决膜受体蛋白的配体筛选与药物作用机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她的研究工作通过发展可高通量、定量测量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的亲和质谱技术,使之专门适用于丰度低、稳定性差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配体筛选以及结构与功能研究。在美国顶尖院校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国际领先的生物质谱公司工作后,她带着深厚的知识与技术积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立志为中国的生命科学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水雯箐参加学术会议
原始创新打破技术壁垒
在药物研发的路径上,寻找全新的苗头化合物是第一站,需要研究者的长期经验积累,更需要源头创新。这方面的研究涉及生物学、化学、药理学乃至信息科学的多学科交叉,正经历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水雯箐始终保持着不断学习、探索未知的习惯,坚持将国际上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与自己的研究工作相结合,做到“敢为人先,交叉创新”。
在上海科技大学,水雯箐的研究工作渐入佳境。她和团队重点开发的亲和质谱技术有助于快速发现靶向GPCR的新结构、高活性配体,这方面工作在国内有明显特色,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能够打破跨国药企对该技术的垄断。此外,她带领团队发展了适用于膜受体蛋白质组学的新技术与新工具,能够促进疾病新机制与新药靶的发现,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作出实质性贡献。
水雯箐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潜心培育年轻科技人才
水雯箐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以为国家基础研究领域输送高水平年轻人才为己任。近年来,她带领的课题组团队成员先后获得上海市“扬帆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项目支持和荣誉。水雯箐坚信,“身教”更胜于“言传”,导师对科研的热爱与执着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她所指导的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加入研究所或生物技术公司继续从事研究性工作,带着水老师教给他们的乐观与坚韧,为祖国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素材由相关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