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审核评估“进行时”| 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这样培养高素质人才

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2024-05-22 10:31:30

“十四五”期间,上海有30所普通本科高校参加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市教委鼓励参评高校充分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激励作用,紧密结合上海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求,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持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上海教育”政务微信开设专栏,系列展现参评高校近年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特色亮点。今天,小育带你走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感受该校改革育人的成果。

近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聘请了安徽省凤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新时代的小岗村,并进行热烈互动,激发了同学们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

这正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落实国家新时代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要求,着力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对外经贸人才的生动缩影。

“一体四维六联动”,

创新“大思政课”教学模式

2018年以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先后建立包括小岗村在内的多个“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基地,形成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一体四维六联动”的“大思政课”教学模式。

2020年,学校在龙华烈士纪念馆开设“缅怀革命先烈”思政课,通过红色文化导师现场讲解,2500余名学生和超过510万网友深受触动,切身感受到烈士们不怕牺牲、勇于献身,舍小家为大家的民族精神。2021年,正值建党百年,学校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开设“把家乡的红色故事带到党的诞生地”课程,带领同学们走入历史现场,穿越时空,真切感悟革命先辈的初心,为青年学子筑牢信仰之基。

2023年,在位于帕米尔高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其拉甫口岸,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共建“实践育人基地”。此后,双方联合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网络智慧平台,同上一堂“大思政课”,让学生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思政教育。学校还持续开展了“走企业看改革”“走乡镇看巨变”“走三农看小康”“走社区看党建”“走老区看发展”“走家乡看变革”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

依托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实践育人基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喀什大学师生同上一堂“大思政课”

“四要素联动”,

创新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致力于为国家对外开放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努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对外经贸人才。

2023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2021级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刘心甜成功入选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简称UNCTAD)实习生项目。这是学校探索将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下沉到本科阶段,完成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之一。学校通过构建制度保障、新设专业、打造平台和项目辅助的联动机制,着重解决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学校新设国际经贸规则本科专业和经济学(国际经济组织人才方向)实验班,精心打造国际组织、贸易谈判和英美法等系列特色双语课程模块,开发了贸易谈判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建成WTO绿屋会议模拟谈判室、贸易谈判综合实验室、商事争端解决模拟法庭等支撑实践教学的重要设施。

依托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学校开发设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证书课程”并纳入学生培养计划。2020年以来,1000余人次参与“全球治理”线上课程,近200人获得教育部颁发的课程证书;学校选拔120余名学生参加国际组织全球胜任力实践训练营,14名学生获得国际组织实习机会,2名学生留任国际组织。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入选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首批建设高校

为紧密对接学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学校还举办了“走近国际组织”师生面对面活动,大大拓宽了学生在国际化视野下规划生涯发展的格局和思路。

秉持工匠精神,

打磨国家级一流课程群建设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教师团队坚持从细节入手,以工匠精神打磨课程,以“思政育人为根、知识理论为源、实践创新为本”探索教学改革创新,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团队成员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反复推敲筛选知识点、打磨课程体系,打造出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从校内模拟到校外实践的“线上”“线下”“模拟”和“实践”四位一体的国家级一流课程群。其中,学校传统优势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被全国170多所学校共享使用,得到认可和好评。

课程团队坚持立德树人,在“教书”的同时充分“育人”。曾有一名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进行短期学习的本科交换生表示:“喜欢老师启发式互动式授课,体会到了运用专业理论剖析经贸热点的乐趣,学习专业课的过程充实而快乐。”该名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攻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研究生,成为了国际经贸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

学校课程团队还发挥上海市“教育先锋号”作用,上高原、走边疆,走进西藏大学和喀什大学的校园,把优质课程资源向更广大地区辐射。西藏大学的老师说:“上海的老师们不仅把优质专业课程资源带到了西部,而且为东西部联合虚拟教研打开了一扇窗。”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团队走进西藏大学

产教融合+学科交叉,

培育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

2023年10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共同组建的“创新人才班”正式开班,来自金融管理学院和统信学院的32名学生开启了校企合作培养的学习之旅。在他们大四的第一学期里,每周半天由建行邀请的专家进行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的理论与实务培训。第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到建行实习,3-4人一组由一位企业导师带领,实习主题包括数据需求挖掘、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高强度的跨学科学习和素养训练,让学生们获益良多。金融管理学院近年来新增30余家实习基地,其中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陆家嘴金融城的校企合作项目获批上海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

2023年暑假,学校金融管理学院“金融报国”暑期社会实践的50支队伍整装出发,370余名学生、40名教师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调研实践,足迹遍布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入280余家政府机关、乡镇企业、金融机构开展调研,最终形成40余万字的调研报告。

培养复合型高素质金融人才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2023年,学校金融管理学院张铁铸老师负责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陈晓静老师编著的《大数据与金融》等一批新金融教材陆续出版;郑迎飞老师等撰写的4篇教学案例入选中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另有10篇教学案例入选上海市金融硕士教学案例大赛和江苏省研究生教学案例大赛案例库。学院培养的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在强调国际国内双循环的背景下,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您觉得是需求拉动生产更多一些还是生产推动消费更多一些?如今,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相互主导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些向企业老总的提问,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访万企,读中国”社会调查项目的访谈现场。同学们带着一个个问题深入企业一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自2019年起,学校精心打造“访万企,读中国”大型社会调查项目,连续5年组织累计2500余名师生对全国3000余家企业进行接力跟踪式走访调研,形成了一套融国情教育、专业学习、科研训练、创新实践为一体的实践育人新模式。项目以大中小微企业为课堂,师生交叉运用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知识,全面考察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产业链全过程,把握、理解、研究和解答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并运用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探索。

该项目团队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二、三等奖。2019年、2020年该项目学生代表还参与“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暨上海市大学生优秀社会实践成果推介会。

师生积极参与“访万企、读中国”社会实践调查项目


素材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提供

责任编辑: 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