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摇一代”,见证升学“选择题”变“思考题”
文汇网 张鹏 2024-05-16 14:29:34
5月13日起,上海民办初中开始网上报名。看到这条信息,家长刘女士清楚:“做决定的时候还是来了。”
早在两个月前,刘女士全家就进入了“升学季”节奏,她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反复盘算着:女儿就读于一所不错的公办小学,成绩在班级头部,按当下的中考招生录取政策,究竟是选择直升对口不错的公办初中、拼一个“名额分配到校”资格,还是放手一搏、参加民办初中的摇号?
直到初中放开报名前一晚,夫妻俩仍在纠结。让他们反复权衡的,除了近年渐次落地的“公民同招”政策、中考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政策,今年,民办学校“摇一代”即将亮相中考考场,也让家长们在选择时多了几分期待。
在教育综合改革产生组合拳效应后,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已不再是过去按“大一统”标准公式来的选择题。取而代之,每个“小升初”家庭都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好这道为孩子长远成长考虑的“思考题”。
“摇一代”表现如何,家长颇为关注
“‘小升初’仿佛是一道计算题,每个家庭都试图找出最佳方案。”家长中流传着这一说法。
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学生家长浩浩爸爸说,如何选择适合的升学线路,不同层次的五年级学生有不同选择。比如,小学时成绩排在年级头部的家长最难以抉择,他们既可以选择参与民办学校的摇号,也可以选择到公办初中就读。在公办初中,头部学生的目标是争取中考时占据一个“名额分配到校”的资格。而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而言,眼看在公办初中名额分配到校的竞争中或许不占优势,则会更倾向于参与民办初中摇号,期待在初中阶段提升成绩,有机会参与名额分配到区的竞争。
而对今年的“小升初”家长来说,这种选择变得更扑朔迷离。因为2018年起,上海“幼升小”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到2020年,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实施“公民同招”,即“小升初”也首次落实超额摇号政策,在不挑选生源的情况下迎来新生源。四年之后的今年,这批学生即将踏上中考考场,俗称“摇一代”。
“摇一代”表现如何?家长们很关注。“在不挑选生源的情况下,若民办学校的学生仍能在中考中表现不俗,则说明民办学校在教学上更有办法。”浩浩爸爸表示,这会让倾向选择民办初中的家长吃下一颗定心丸。反之,则可能让家长重新在公办与民办的抉择中摇摆。
“这届升学的家长可能是最纠结的,因为,在中考还没开始前,家长就要报名做出选择了。”浩浩爸爸说。经几次家庭会议,浩浩爸爸决定选择一所民办初中试试运气。
公办初中办学信心提升,民办初中也铆足了劲
在中考前,网络上所谓的各区“初三模拟考成绩单”已在家长群中流传。从一大堆分析帖子看,部分区的头部公办初中成绩有所提升,这也让有些原本看好民办初中的家长开始动摇。
沪上一所公办初中校长直言,通过几次初三模拟考试的表现看,学校部分头部学生在全区极具竞争力,甚至超过区内部分民办学校。“这几年,从生源回流,到从高校引入更多的优质专家和课程资源,我们的办学信心回来了,也在想各种办法提升办学质量。”
杨浦区铁岭中学校长葛琛静也感受到近年来学校生源的变化。她发现,过去学校对口的小学生源,有不少会选择去民办初中就读。这两年,生源不断回流,选择摇号到民办初中的学生大幅减少,铁岭中学的资优生更多了。“这是一个正向循环,公办初中办学表现越好,越能赢得对口学生和家长的心,也让学校更有办学的动力。”
与此同时,民办初中也铆足了劲。一位在民办初中任教的老师对记者说:“圈子里,民办初中心照不宣,‘摇一代’不容有失。”随着“公民同招”政策落地,在生源结构变化的前提下,不少民办初中派出“王牌之师”执教这一年级。也有民办学校负责人表示,“摇一代”上场也意味着,民办学校在不挑选生源的情况下,也能同时享受“名额分配到校”的政策红利,或许能恢复民办学校昔日的招生吸引力。
权衡后理性决策,助力学生成长增值
正值升学季,作为学校高级心理咨询师和生涯规划指导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枫不时会接到家长的咨询:是选择报名参加民办摇号,还是对口进入家门口的公办初中?如果民办摇号没被录取,有多大可能会面临被统筹和调剂?各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特点是什么?这些问题让王枫切实感受到,面对“小升初”,家长们已从最初在民办和公办初中间做选择题,到如今权衡升学政策及孩子的特点做“思考题”,决策更趋理性。
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说,随着各类教育改革效果不断释放,当下公办初中的办学积极性正在提升。民办初中也面临着生源变化的挑战,倒逼学校必须调整育人方式和课程方案。“民办初中生源差异增大、公办初中生源出现回流,各类初中办学的重点是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在技术赋能下实现个性化教学,真正教好每一个学生。”董圣足说。
这一届承上启下的中考,不仅见证学校格局的重塑,也见证升学态度的变迁。当下,家长们“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选择,公民办初中办学动力的激发,都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积极作用。在王枫看来,家长更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如何为孩子的成长增值。不仅要考虑学校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更要思考自家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思考如何在初中学段通过更好实现家校共育,让每一个孩子成为那个理想中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