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500余幅历史图片展现新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的“前身”

文汇网   吴金娇   2024-05-14 10:25:51

undefined

5月13日,为纪念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大夏大学建校100周年,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图说大夏大学》新书出版研讨会。该书通过搜集整理馆藏大夏大学相关历史档案、图书资料等,以500余幅历史图片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大夏大学的办学历程。这是该校档案馆继2021年出版《图说华东师大》之后,在“图像证史”理念指导下编撰完成的又一成果。

《图说大夏大学》全书根据大夏大学的历史发展阶段,共分为四篇。第一篇“师生合作,大夏肇建(1924-1927)”,展现1924年厦大学潮发生以后,离校师生在上海以“教师苦教、职员苦干、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为引领,师生合作创办大夏大学的艰辛历程;第二篇“复兴民族,学府之雄(1927-1937)”,反映大夏大学在校长王伯群带领下建设中山北路新校园,以及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实施民族复兴教育的奋斗图景;第三篇“教育救国,弦歌不辍(1937-1946)”,呈现大夏大学师生在抗战中先后内迁江西庐山以及贵州贵阳、赤水等地,于颠沛流离中坚持教育救国的壮丽篇章;第四篇“复员申江,教育强国(1946-1951)”,讲述抗战胜利后大夏大学重返上海办学,并最终参与合并组建华东师范大学的历史抉择。

书中介绍,1924年9月20日,大夏大学首次开学典礼在槟榔路(今安远路)潘家花园举行,一所孕育于石库门的大学正式诞生。它是我国最早实施导师制的大学,初衷是为改善当时师生关系淡漠的现状,对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进行指导,提高办学水平。大夏大学建校27年,培养2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两院院士(学部委员)刘思职、郭大力、周扬、胡和生、陈子元、李瑞麟、刘伯里,著名学者王元化、马承源、陈旭麓,儿童文学家陈伯吹、黄衣青、任溶溶,翻译家戈宝权、罗玉君,政治活动家吴亮平、冯白驹、杜星垣、叶公琦、华联奎、徐惟诚,教育名家孙亢曾、林迪生、吴觉、江景波,戏剧家陈鲤庭、欧阳山尊等等。

undefined

《大夏周报》刊文介绍导师制

即使在战争年代,这所大学弦歌不辍,贡献西南。1937年11月至1946年6月,大夏大学在贵州办学近9年,是抗战时期迁黔时间最早、办学时间最长的大学,对贵州乃至西南地区的教育、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做出了独特贡献。这所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30年,大夏大学1924级学生吴亮平翻译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功不下于大禹治水”。1935年,现代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大夏大学教授田汉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1951年夏,中央教育部批准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两所私立大学为基础,在大夏大学原址组建华东师范大学。同年10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举行,华东教育部部长孟宪承宣布华东师范大学正式成立。

undefined

大夏大学学生在中山路校门前

“这本《图说大夏大学》便是继《图说华东师大》之后,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运用图像证史于校史工作后取得的又一新成果。”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该书主编汤涛介绍,图像证史是理解与重构历史的一种研究方法。目前国内高校的校史研究者同样在尝试运用图像表达历史,“但总体来看,这种直观、生动、有温度的图像证史方法,对我国绝大部分高校而言还是新课题、新方法。”为此,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曾在2023年6月召开“图像证史:大学史的可视化叙事暨《图说华东师大》出版研讨会”,与全国各地校史专家就图像证史在校史研究中的运用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校史文化传播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历来非常重视校史的发掘整理工作。近年来,该校档案馆相继编撰出版了《大夏大学编年事辑》《大夏大学与赤水》《大夏大学:90年90人》《王伯群与大夏大学》等十数部关于大夏大学校史和人物的著作,同时积极开拓校地文化合作。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副校长戴立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邱孟瑜,以及上海市档案馆、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的15位专家出席研讨会。


责任编辑: 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