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实录 | 建设教育强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呵护学生身心健康,打造高质量幼儿园……你关心的教育问题在这里!

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2024-05-11 09:27:15

建设教育强国,如何勇担使命?教育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如何发挥作用?学科专业如何动态调整?“新学校”如何更快地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如何呵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何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老年教育的资源如何扩容……

5月10日上午,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做客2024上海“民生访谈”节目,就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做客2024上海“民生访谈”节目


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至关重要

主持人:高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前不久,上海市教委刚刚发布了一份《实施方案》,提到要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布局,扩大理工农医类人才培养规模。很多听众和家长非常关心,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调整?这样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周亚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要紧贴国家和产业需求,这既是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也是学生和家长一直关心的问题。目前我们面临的情况是,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另一方面我们很多重点产业的人才缺口比较大,比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经过统计,上海高校专业布局存在理工农医类专业布局和培养规模偏少,重点产业和数字经济相关专业人才供给不够等情况。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对我们优化高校学科布局提出了迫切要求。另外,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上海是拥有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城市发展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安全运行、公共卫生等一系列挑战。

本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就是引导和推动全市高校主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规模,更好匹配国家重点战略和本市产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跟上变化。为此,我们加强教育资源的统筹调控,采取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相结合的方式,扩大理工农医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我们的目标就是:努力使上海高等教育更好地支撑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需要,更好地回应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先手棋”“助推器”“稳定剂”

主持人:当前我们的重要目标是建设教育强国。上海同时承担了教育综合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等重大任务。您和您的同事如何面对这份压力?

周亚明: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这一目标设定比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前了15年,充分凸显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先导和支撑引领作用。从现在起,满打满算只有11年时间,大致是一名学生完整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时间。教育强国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保障每个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意味着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今年国家将出台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对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部署。从上海来说,我们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要把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先手棋”。人才都是通过教育、通过老师培养出来的。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或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都居于世界前列,这是普遍规律。只有把教育搞上去,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置身更大的背景和社会大局中定位教育,真正体现教育“强”国。

要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当前,上海正在按照党中央部署,加快“五个中心”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迫切需要教育提供强劲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从而实现教育和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同频共振。所以,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过程中,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更好地适应国家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要更加主动融合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使教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让人才成为拉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

还要把教育作为美好生活的“稳定剂”。建设教育强国,最终是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家门口就能就读好学校,这既是广大市民的期盼,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因此,我们会始终坚守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公平性,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千方百计配置各类教育资源,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助力每个人都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以优质教育创造美好生活。


打造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核爆点”

主持人:今年的《民生访谈》有一个特别环节——向“新”而行。您觉得教育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将会发挥哪些作用?

周亚明:无论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还是科创中心建设,核心是人才,基础在教育。上海高校集聚着8万名左右教师和80万名左右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是支撑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科创中心过去十年的建设过程中,上海高校作出了显著的贡献。面对新发展要求,上海高校将重点做好两项工作,力争取得更大的突破。

一方面是不断加强基础研究。比如,我们试点建设上海基础研究高地,先期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相辉研究院、思源研究院,希望集聚一批4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为主体的基础研究人员,开展高风险、原创性、长周期基础研究,专注探索人类未达之境,力争产出原创性、变革性、颠覆性重大研究成果。此外,上海高校正在积极推进AI for Science,利用AI手段推动基础研究范式变革,以AI赋能各个学科。比如,复旦大学要开设百门AI精品课程。除了AI for Science,我们还提出AI for Social Science(AI社会科学),这就是一个新的工具,也有很多大模型的基础,将会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改变。

另一方面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我们积极推动高校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聚焦前沿领域和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前瞻布局未来学科。对于很多未来学科,我们一定要有敏感性,为学生提供更多供给。我们还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新增紧缺学科专业,调减和撤销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等。同时,在人工智能领域探索开展超常规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产业创新一线培养一流人才,希望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主持人:科技成果转化,大家非常关心。从“学”到“产”,上海高校有哪些优势?

周亚明: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少高校基础研究成果获得转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年度合同额达到100亿左右。同时,本市布局建有1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大零号湾”“环上大科技园”等环高校创新集聚区已初见成效。近期,市教委正在积极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科技园改革各项工作,进一步推动大学科研创新体系变革,推动环高校创新集聚区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核爆点”。

一方面,我们支持高校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畅通从源头创新到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这其中的重点工作就是支持高校聚焦相关领域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

另一方面,我们积极构建“行业企业出真题、企业高校共答题、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为答案”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联合创新计划,打通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双向奔赴的“快车道”。我们已经在商用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机领域有所布局,未来将在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领域进行积极探索。

同时,我们推动高校在科研体制、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愿干、敢干、能干、能干成”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氛围和生态体系。目前本市15所高校正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工作,其中部分高校还在积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全部所有权赋权改革。


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梦想的种子

主持人:去年,我曾去嘉定区采访青少年科创集散地,那天有很多学生在做实验,还有学生用类似拼图的形式进行编程。这些小小的初级探索,可能给学生带来未来无限的畅想。如何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周亚明: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科学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梦想的种子。上海正在努力创建“市-区-校”协同,“家-校-社”联动的“大科学教育”工作格局。

在校内,我们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比如,黄浦区率先开展“百位青年科学家进校园”行动,组织百位青年科学家与中小学结对,担任校外科技辅导员或科学副校长,带动学校科学教师团队提升专业水平。下一步,相关做法将在全市探索推广。

在校外,我们汇集高科技企业、高校实验室和校外各类科技场馆等高水平科学教育资源,优化科学教育校外培训资源供给,打造多元辐射的科学教育“中央厨房”,努力形成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比如,嘉定区创新设立了“青少年科创集散地”,为区域中小学生提供了别具一格的开放式科创空间。自2018年以来,嘉定区的“青少年科创集散地”服务学生超过23.4万人次,覆盖92所学校,开展人工智能、科学实践、数字艺术、航空航天等多类科创课程。

前不久,市教委发布了义务教育质量“绿色指标”3.0版。其中强化了科技和创新素养测评,对原有的“科学”测试进行迭代升级,增加了“工程与技术素养”“创新素养”测评。这也是为了探索长效机制,优化评价方式,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在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中,上海有5个区和39所中小学榜上有名。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打造先行先试联合体,发挥这些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同时,尝试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教育集团为试点,探索构建大中小学段纵向贯通、校内校外横向联动的科学教育新范式,促进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转型升级。


扩优提质提速,让家门口好学校越来越多

主持人:我在基层尤其是郊区采访时,经常听人说起这里要建一所新学校。“新学校”如何更快地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

周亚明:在家门口就能就读好学校,这既是广大市民的期盼,也是我们持续奋斗的方向。总的来看,全市学位供给总量能够满足学龄人口入学需求。今年,上海全市将新开办40所义务教育中小学(含新建分校和扩增学段),其中六年级将新增学位约1万个,总体上可以适应入学高峰转移的需要。

在“民生访谈”的“新政抢先知”中,市教委主任周亚明介绍“打好义务教育扩优提质‘组合拳’”相关情况

去年,作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区,黄浦、长宁、普陀、杨浦、嘉定、奉贤等6个区已基本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验收,今年我们将推动其他10个区全力落实争创任务。从多方面监测结果看,本市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生态持续向好。为让学生们“好上学”“上好学”,我们将加速实施义务教育扩优提质,让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主要有四项重点举措:一是实施新一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聚焦崇明、松江、青浦等区域,通过优质资源辐射,促进城乡间优质均衡;二是落实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引领计划,擦亮新优质教育品牌,扩大新优质学校“朋友圈”,其中市级新优质项目校今年将达到150所;三是推进示范性学区集团创建,以优质资源共享、教师有效流动、一体化评价为重要抓手,着力缩小学校之间办学差距;四是实施新一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通过注入优质师资、专家、政策等资源,重点提升79所学校办学质量,做强做优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上海的一张名片。我们相信,在市、区、校的共同努力下,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定能实现,市民享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将越来越多。

主持人:“五个新城”建设大家非常关心,那里有没有好学校?基础教育资源怎么更好地配置?

周亚明:我先介绍一组数据:“十四五”以来,上海“五个新城”累计高标准新建、高起点办学50余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普惠性托育点实现全覆盖。2024年,预计将新开办14所中小学和12所幼儿园,新增28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和社区托育“宝宝屋”托额。总体来看,“五个新城”今年新开办的这些幼儿园和中小学都很优质。其中,新开办幼儿园都被列入了高质量幼儿园建设计划;同时,很多新开办中小学也加强与高校优质资源合作。

我们还将根据新城学校需求,优先选派新评的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流动到新城学校全职工作,并积极拓宽新城学校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在“五个新城”创新办学机制、创新教育理念,支持指导所在区统筹各级各类资源、高标准建设“未来学校”。今年3月,通过合作共建方式,在临港新片区正式开工建设有寄宿条件、十二年一贯制的滴水湖学校(暂名),这里将努力建设成为适应学生创新性、个性化学习的科创素养培育基地。

下一步,市教委将基于新城人口发展,加强整体谋划、科学定位;聚焦基础教育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深入开展专题调研,为新城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主持人:10年前的2014年,上海就颁布了《上海市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今年的市教委工作要点中仍有“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的描述。10年后的今天,上海的高中如何继续高质量发展?

周亚明:高中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扩优提质。具体来说,首先是做好高中教育布局的“顶层设计”。2021年,本市印发了相关实施意见,整体规划了上海高中发展的蓝图。目前,我们正在加快研制本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系统谋划后续发展。

其次,必须抓好内涵建设。我们牢牢抓住高考综合改革、新课程实施的契机,通过深化日常教研指导、编制《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和开展发展性督导等举措,不断引导高中学校以综合素质评价驱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围绕关键办学要素寻求内涵突破。目前,上海已建立“双新”(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1个、国家级示范校3所,另有市级项目区7个、市级项目校117所。

还有就是以特色多样发展作为重要突破口。这指的是推动高中学校从“分层发展”迈向“分层与分类相结合发展”。上海已经连续实施两轮“特色普通高中三年行动计划”,已评估命名19所市特色普通高中。这些学校的特色涵盖人文、科技、艺术、理工、社科、金融、医药等领域。比如,2023年,上海新增两所特色普通高中,一所是以美术教育为特色的紫竹园中学,一所是以生态素养培育为特色的青浦一中。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打造更多特色多样的优质普通高中,促进每一位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上海将为促进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立法

主持人:听说今年还将完成《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立法工作。为什么要立这样一部法?另外,是否有考虑到安全问题?

周亚明:我们希望培养的是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人才。很显然,光靠校内的教育是不够的。这个《促进规定》已经酝酿了十年的时间,十年磨一剑,就是为了充分巩固本市校外实践教育的特色优势,把全社会优质资源都汇聚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推进与我们这座城市定位相匹配、与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的校外实践教育。

您刚才提到的安全问题,我们一直高度重视。保障学生安全是底线,也是红线,每一个孩子的安全健康,是我们心之所系。在《促进规定》中,专门设置了“安全保障”这一条款,要求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要求校外实践教育场所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依法配备安全保护设备和人员,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按照规定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要求校外实践教育场所的行业主管部门会同教育、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指导监督校外实践教育场所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我们凝聚起各方力量,共同守护好孩子们的安全成长。


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意义重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许沁:大家还很关注联合国一类机构“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建设情况。这个研究所对上海意味着什么?它能给我们的孩子们带来什么?

周亚明:去年11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大会通过了在上海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STEM 教育研究所的决议。这个研究所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教育,涵盖从幼儿到成人的各个阶段,致力于为全民提供包容、公平、适切和优质的STEM教育。目前,研究所选址落在徐汇滨江。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填补了我市在重要政府间国际组织一类机构落驻方面的空白,有助于带动更多国际组织、机构、企业落户上海,提升城市软实力,也有助于促进上海深化STEM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这个新设立的研究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建立的首个一类机构,也是该组织在欧洲以外的首个全球性一类机构。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调研,梳理涉外管理服务的相关政策、措施,研究做好各项保障措施和条件。同时,我们也要发挥区域人才高地优势和溢出效应,为国际组织人才交流、合作研究、培训研讨、经验辐射等工作开好头、起好步,确保研究所高标准建设,高起点运行。


家、校、社联动,培养更有“韧性”的学生

主持人:曾有一位从事团队合作实践的老师告诉我,让孩子们走出校园,不仅能进一步启发他们的好奇心,还能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促进心理健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怎样通过“家、校、社联动”,培养更有“坚韧品性”的学生?

周亚明: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去年,上海专门召开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推进会,出台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就是为了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守护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们强调四个方面:

一是做暖心的课程。学生在学校有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活动课,同时会参加相关主题的班团队会和专题活动。

二是做开心的活动。目前,各区在市教委统一部署下正在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推出实践教育、文体活动、咨询辅导等一系列受到青少年欢迎的活动。

三是做知心的辅导。学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和心理辅导室,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对舒适的疏导空间。师生、家长也可以通过上海市心理热线962525和各区24小时心理热线获得就近可及的心理健康资源支持。同时,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已经在上海全面推行。我们倡导“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

四是做贴心的家校沟通。我们继续用好分学段的《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办好“沪心大讲堂”,用好“家长学校”平台,推出“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多渠道推送优质资源,加强和全市专业资源的协同联动,和广大家长朋友们共同探讨“科学育儿经”,守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学校、家长共同呵护,特别是家长、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希望家长与我们一起,共同关心关爱孩子。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动起来”“赛起来”

听众谭先生:我是一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孩子比较爱运动。上海提出要“推进中小学生每天校内外各1小时运动”,如何保障这项工作,呵护青少年的体质健康?

周亚明:去年9月,上海专门印发了《上海市促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方案》,里面有6个专项行动、20条具体措施,进一步健全教学、赛事和评价体系,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运动各1小时。接下来的重点是抓好落实。

首先,我们要让体育赛事“火”起来。今年9月,将迎来四年一届的上海市学生运动会,这也是本市级别最高的综合性学生运动会。在本届运动会中,我们将为具有一定运动水平的学生搭建展示技能的平台,也会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动起来”“赛起来”。我们既参照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等重大赛事设置了多个比赛项目,也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等,在市、区、校各层面安排了内容丰富的阳光体育类活动,让学生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参加。

其次,我们要让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实”起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是制定和完善学校体育政策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近年来,上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稳中回升的良好态势。接下来,我们将组织学校按照国家要求,规范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并指导各区探索建立智能化的日常测试办法。比如,静安区的闸北第八中学,就把AI测试应用在体质健康监测、课堂教学等场景中,形成了常态化的应用。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对于体质健康相关指标明显偏低或持续下降的,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指导和干预,形成“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的闭环体系,抓实抓细这项工作。我们会久久为功,持续抓好学校体育工作。


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主持人: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政府部门做了哪些准备?

周亚明: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系千家万户。对于这项工作,我们高度重视。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重点从三方面努力:

一是抓好政策扶持。我们与全市各部门积极联动,从拓展政策性岗位、提供政策优惠、强化服务等方面综合施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比如,对招聘本市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优惠;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大重点区域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力度,缓解高校毕业生住房问题等。

二是提供充足岗位。我们密集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3月我们举办了2024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招聘会,吸引了1200余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招聘需求人数达2.4万余人。上海市教委还与浙江、江苏、安徽、北京、河南等省市的教育部门联合举办了6场网络双选会生源地专场,参会单位超28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2024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启动以来,上海共举办了23场市级层面招聘会,5场网络直播带岗活动,提供岗位数超过3.6万个。

三是优化就业服务。我们不断优化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就业大市场,推进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积极推广运用“毕业生就业随申码”,采用大数据分析、数据开放共享等新技术手段,努力实现岗位信息与求职信息“无缝对接”,千方百计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

主持人:我在采访时发现,不少招聘会上“就业指导师”的窗口往往排着长队。如何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周亚明:今年,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大赛面向非毕业班学生设置成长赛道,面向毕业年度求职学生设置就业赛道,面向教师设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大赛成长赛道的总决赛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举行,就业赛道的总决赛明天将在复旦大学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举行。同期还将举行各高校各类就业指导和校园招聘活动。同学们可以通过参与或关注大赛以及各类就业招聘活动,更多了解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就业大市场,科学合理规划自身的学业和职业发展。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的职业选择不仅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


职业教育成才通道宽广,吸引力不断增强

主持人:职业教育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选择。有不少家长关心,如果学生选择了职业教育,他们以后有没有好的发展? 

周亚明:上海的发展既需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也需要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我们常说,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生按照自己的特点、兴趣来选择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是未来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学着感兴趣的内容,心情是愉悦的,身心是健康的,这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举个例子:上海市贸易学校依托行业资源优势,积极与光明食品集团合作,食品专业的学生可参与到相关产品的研发中。学生所研发的产品连续三届在进博会上展示。比如,卢晓菲同学就是该校食品专业中高贯通培养模式的受益者。她在贸易学校学习期间,曾获第3届上海咖啡大师赛总冠军以及第2届上海市“四大品牌”职业技能大赛金奖。进入高职后,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学习齐头并进,她现在已经成长为学校的年轻教师。通过这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到,“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兴趣+技能”的培养方式,可以让学生有很多选择,也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

主持人:我这里有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院校计划招生2730人,招生完成率达100%,部分特色、重点专业录取分数线甚至赶超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录取分数线。如何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您有什么考虑?

周亚明:为了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近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促进职普融通,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近年来,市教委将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促进职普融通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将劳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职业体验活动中,通过顶层设计,在初中生社会实践中将职业体验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引导中小学生了解职业教育、体验职业乐趣、树立职业理想,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二是提升办学质量,让家长放心选择职业教育。比如,通过推进中职“双优”和高职“双高”工作,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就是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本市优质中职学校的培育工作和中职优质专业建设,立项建设18所优质中职校和60个优质专业,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在办学、管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学校和专业。持续推进10所高水平高职学校、50个高水平专业群,以及一批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获得高等教育学历,而且手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就业求职时非常“吃香”。

三是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上海有很多新型产教融合平台,包括: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现代产业学院等,很好地发挥了“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的作用。


今年将新增3所区级老年大学、5所高校老年大学

听众周女士:我刚刚退休不久,对于老年教育的话题非常关注。工作的时候,时间比较有限,现在退休了,很想进入老年大学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但现在老年大学报名很火爆,“老年大学”的资源能不能扩容?

周亚明:对接全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老年大学,是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市教委采取了多项举措。一方面,我们加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实施老年大学“倍增计划”。“十四五”期间,我们支持各区以数字化、特色化发展为目标,分别新增一所新型老年大学。同时,鼓励高校面向社会举办老年大学,进一步健全“市-区-街镇-居村委”的四级老年教育办学体系。2023年,上海新增5所区级老年大学和2所高校老年大学,进一步扩大了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今年,上海还将新增3所区级老年大学、5所高校老年大学。

我们积极整合公共文化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服务。目前,上海形成了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和人文行走两个品牌项目,创建了12大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设立170多个体验站点、1500多项体验项目,年参与人次超过200万。我们充分挖掘城市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项目,共推出80余条主题行走学习线路,近500个学习点,年参与人次超过百万。

另一方面,我们持续推进老年教育重心下移。市教委积极推进三类学习点建设,织密“15分钟社区学习圈”。全年推进居村委示范学习点、老年教育社会学习点、养教结合学习点建设,新增学习点超过100个。同时,我们加大资源配送力度,与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合作,嵌入式新建一批老年教育基层学习点。


今年将再建成130所左右的高质量幼儿园

主持人:去年您做客节目时曾提到,要用三年时间,把公办幼儿园全部建成高质量幼儿园。现在时间过半,进度如何?

周亚明:2023年,我们启动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工作,全市有98所幼儿园成为首批高质量建设园。一年来,各区政府积极落实建设工作方案,重点关注新建幼儿园、薄弱幼儿园的发展。在人口导入区、聚居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逐渐改善薄弱园的办园条件,促进区内优质资源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和优秀教师的柔性流动。

与此同时,我们组建了一支由高校专家、教科研人员、优质园园长和学前集团理事长组成的市级指导队伍,开展定点下沉指导;组织“梦想改造园”活动,引导幼儿园改造空间、优化环境。

比如,徐汇区阳光幼儿园,在高质量幼儿园建设过程中,针对户外活动场地的局限,打造“让每一个平方米都好玩”的幼儿园户外场地。老师们充分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盘整园所的每个角落,利用园内的三棵塔松和二十多年的小树林,建造孩子们梦想的空中树屋,创设了孩子们喜欢的荡桥等。同时在原有沙池里引入活水,让孩子们探索游戏。现在,幼儿园里不仅有山坡和草坪,还有沙水玩具,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他们说幼儿园和原来不一样了,变成了他们想要的样子。

2024年,全市还将有130所左右的幼儿园成为高质量建设园。我们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把每一所家门口的幼儿园,办成高质量幼儿园,更好地实现“幼有善育”。


花大力气做好孩子的“小事情”

主持人: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新增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7000个社区托育托额”。老师们的专业能力,如何跟上?

周亚明:托育服务质量的关键是队伍,要做好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必须有一支富有爱心、师德高尚、专业精进的教师和保育人员队伍。我们看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保教人员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同时,我们也有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这支队伍的质量:

首先是严格准入标准。在《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中,详细规定了保教人员的资质、从业标准和禁业要求,尤其是将师德师风放在首位。所有保教人员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或保育员、育婴员职业资格证。

其次是规范日常培训。市教委和各区教育局组织职前职后研训,幼儿园托班和宝宝屋保教人员必须经过幼儿卫生保健、膳食营养、运动健康等专业知识的全方位培训后才能上岗。

最后是提升专业素养。我们成立了53个市级保育带头人工作室,带领全市各园所和宝宝屋,精心研究3岁以下幼儿照护,比如怎么让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及时补充水分、如何照顾刚进托班的宝宝如厕、怎样判断孩子发育是否正常等。我们花大力气做好孩子的“小事情”,就是为了让社会“最柔软的群体”得到最好的照护。

主持人:近几年“民生访谈”我们一直很关注“宝宝屋”建设。“宝宝屋”的服务形式和内容上有什么创新?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案例吗?

周亚明:2022年本市全面启动社区托育服务各项工作。截至2023年底,全市约有60%的街镇设置了240家社区托育“宝宝屋”,提供约2.5万个托额,为1-3岁的幼儿家庭提供家门口的计时、临时托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社区托育“宝宝屋”非常受欢迎,在服务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一是场所的嵌入性。从黄浦江边的石库门到崇明岛上的农家院,“宝宝屋”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柔性嵌入,结合“15分钟生活圈”的整体规划,将服务送到家长的身边。比如,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非常深:普陀区万里街道宝宝屋,设置在街镇综合服务中心的二楼,与为老服务中心只有一墙之隔,家长可将家中的“一老一小”同时送托。楼下就是社区食堂,老人孩子托管、康复、娱乐、午餐一站式解决,还能顺道打包几份饭菜回家。

二是预约的便捷性。本市适龄幼儿家庭每年可以接受12次“宝宝屋”的免费服务,自2023年起,全市各区逐步将“宝宝屋”预约纳入一网通办,家长随时、随地即可预约就近的“宝宝屋”接受服务。

三是内容的灵活性。“宝宝屋”除了提供临时托服务,还是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的阵地。各街镇结合辖区内家长的需求,定期开展适合不同月龄段的科学育儿指导。比如,科学喂养、动作发育、幼儿心理等。

四是管理的严格性。2023年我们联合公安部门专门印发了“宝宝屋”的安防管理细则。“宝宝屋”护栏间距应该多大、隔断应该多高、保安人员配备什么工具等,都一一作了明确,用最硬的管理手段,呵护最柔软的宝宝。


用好人工智能这把“金钥匙”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共同展望未来。作为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上海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情况怎么样?未来还要关注什么?

周亚明: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上海一直走在前列。从2021年成为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以来,上海一直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总体来看,可以用“精细”“深入”“丰富”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首先是数字化治理更精细。上海已初步构建全市统一的数字基座体系和“数字教育应用超市”,并在长宁、徐汇、宝山3个区完成试点,超市内有94个教育应用可供选用,涉及课堂教学、教师备课、智慧校园等方面,形成数字治理生态,为教育教学与管理带来便捷。

其次是整体性实践更深入。我们支持市级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打造各自优势与特色。比如,宝山区针对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小胖墩”“小绵羊”等问题,开展了智慧体育建设。通过智能硬件、AI教学助手,实现体育日常教学、评测、管理的数字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体育锻炼指导与服务。

最后是应用场景更丰富。我们指导108所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在应用平台整合、跨系统数据融通、学科教学融合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实践与探索,“一校一特色”的技术价值空间初步显现。比如,卢湾一中心小学数字赋能的育人模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被评为全国数字素养示范和推广基地。

未来,我们将用好人工智能这把“金钥匙”,赋能教育新质生产力,把老师从简单的任务里解放出来;通过资源精准推送,让学生可以开展自适应学习。同时,我们将持续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创建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教育数字化应用场景,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摄影:曲大鹏、朱水苗、郑逸洁等

责任编辑: 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