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孙悟空要去降住的妖怪叫什么?”某区初三语文二模考题引发关注

“琐碎”命题消磨孩子阅读名著的兴趣

文汇报   张鹏   2024-04-19 08:45:54

        “初三学生和家长,都被《西游记》中的一个黄袍怪打败了!”日前,在上海某区举行初三年级二模考试后,一道语文考题引起不小的关注和热议。

      
       根据目前流传到网上的试卷显示,有一道语文考题要求考生填空,在《西游记》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中,孙悟空要去降住的妖怪叫什么名字。
      
       很显然,这又是一道和整本书阅读有关的试题。除了此次考妖怪名字,之前,小学生的暑假作业也出现过“奇葩”题目,要求回答《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在哪座山上打的”;此外,还有网友留言称,为了应试,有的学生甚至忙着背诵《红楼梦》中丫鬟的名字……
      
       倡导整本书阅读的初衷究竟是什么?考试命题本来就具有类似“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如此命题究竟要传递什么信号?部分语文教师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欣赏这样的命题思路,担心类似“琐碎”的题目会消磨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抠细节考查,催生不少“复习攻略”
      
       实际上,除了考《西游记》中妖怪的名字,上述某区的初三语文二模考中,还有一道和整本书阅读考查有关的题目。在没有任何文本段落借鉴的前提下,要求考生梳理出《简·爱》一书中,简·爱四次“离开”的经历以及促使她离开的关键事件。
      
       看到这两道题目,就连上海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也思考了半天。他直言:“类似的题目想要答对,确实难度不小。”
      
       还有一位语文教师评论说,这些考题,要么是细抠名著中的非关键细节,要么在完全脱离文本的前提下、让学生梳理整个故事的关键事件——在考场上,对学生而言,这些题目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采访中,多位语文教师达成一致:这种命题方式不是最佳选择,似乎偏离了整本书阅读、尤其是经典名著阅读进入学生生活的本意。
      
       在上海市真北中学副校长、普陀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吴钟铭看来,整本书阅读设置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阅读长篇文学作品的方法,在具体阅读时,是以泛读为主。而如果考试一而再地考得太“细”,有可能会将学生带偏,带到一个死记硬背、甚至是浅层次阅读的误区中。
      
       实际上,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类似细节考查,在部分外省市的语文试卷中出现较早、也更为普遍。比如,考查书中某个人物的名字、某个故事的关键情节等等。对此,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表示,命题的初衷可能是为了督促学生更认真地完成整本书阅读的任务,但不得不说,这样的考题出现后,学生及家长也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策略。比如,类似“半小时速通《西游记》”“背诵《红楼梦》中的丫头名字”等复习攻略开始流传,这反而会让学生离阅读名著更远。
      
       对整本书阅读的命题,本身就是一道难题
      
       虽然上述两道语文考题的命题方式欠妥,但也有一线语文教师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在现行的语文考试框架下,要考查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情况,如何命题本身就是一道难题。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樊阳说,初三语文要考查的内容有很多,在100分钟的考试时间里,学生要完成作文写作、古诗文和现代文阅读、综合学习等诸多题目。此次引起关注和争议的这两道有关整本书阅读的题目,实际上属于综合学习板块。“不仅考试时间有限,试卷可承载的原著篇幅也有限。在几个约束条件下,出几道考查细节的填空题或选择题,恐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黄玉峰也表示,理想的整本书阅读命题方式,应该是开放式的思辨题。同在这段时间,另一个区的语文考试在考查整本书阅读时,是请考生对比两种翻译方式哪种更贴近原著,考查学生对原著的深层次理解。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思辨题目的思考量和书写量,要求均很高,且教师在阅卷时,如何具体评分也有难度。
      
       透过两道引发热议的考题,也有教育者看到,近年来,语文试卷引发争议的情况较多,既加大了家长和考生对考试本身的关注,也加重了语文命题教师的焦虑感。网络上对于题目的热议,其实表达的还是对考试和分数的在意。而从教育的角度来说,真正应该关注的是阅读者的获得感,因为读书本身应该是滋养心灵、拓展视野的方式。简言之,整本书阅读,更应该侧重于“整”和“读”。

责任编辑: 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