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上海仅独居老人达30万,缺多少万培训师?当好“临时子女”,两标准今年发布

上观新闻   徐瑞哲   2024-04-18 09:22:51

一个月前,年届七旬的范老先生突感头晕,还伴有呕吐。他所在的长白新村街道长馨养老院,通知家属前来陪诊就医,但需要蛮久时间。院方随即派出陪诊师金仲凯,陪同范先生就近去往杨浦区中心医院安图分部就诊。在医院,金仲凯熟练地办妥急诊挂号、排队验血、CT检查、入院手续等事项。经检查,医生确诊患者小脑出现脑梗,要是晚一点来就可能危及生命。

陪诊师实训

在上海这样的深度老龄化特大城市,仅独居老人就达30万,而首批持证上岗陪诊师只有区区数百人,与数以十万计的陪诊师缺口相比,还有千倍的差距。本周五,百名学员又开始走进上海开放大学,接受“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由于供不应求,这项公益培训“一座难求”,还无法面向市场个体从业者招生,只招收来自各区养老院等机构的学员,并希望他们能够在逐步刚需化的陪诊业内起到“正规军”作用。

执业证书

缺口多少?

——职业陪诊师需12万人

大城养老,面临平均每个3人中就有1人是老人的情况。有的养老大区,比如杨浦区,截至2023年底,全区户籍老年人口共42.34万人,更是占到户籍总人口的40%以上。该区一街道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会介绍,辖区内独居老人近两千人,也有相应的志愿者上门关爱,但每位志愿者每天需要探访30到40位老人,其中部分老人确有就医陪诊的需要。可以说,社区志愿者从工作时间和专业技能上都很难满足这一需求。

陪诊服务培训

来自培训组织方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的数据测得,作为一种伴随医养事业的技能型职业,比对国内外现状和老年人口比例,沪上陪诊师的缺口达到12万人。在我国“9073”的养老格局中,90%是居家养老,7%是社区养老,3%是机构养老。现阶段,后两者的10%养老人群是“主要矛盾”,也是陪诊师的首要服务对象。

因此,“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的学员构成主要是全市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长者照护之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护理站等养老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在原有的为老服务技能基础上,实现一专多能,一岗多证。

陪诊学员走进医院

习得什么?

——兼顾“身”“心”“德”“法”

“这样的突发紧急情况经常发生在养老院,第一时间送医陪诊非常重要。”在长馨养老院院长蔡惠英眼中,陪诊师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职业,争分夺秒甚至能“救人一命”。已在长馨养老院工作5年的金仲凯,被老人们亲切称为“小金”,他对于附近医院十分熟悉,既时刻掌握着医院就诊流程,又懂得与老人打好交道。

培训课堂

因此,现实中的陪诊师充当着“临时子女”之责,实践中的陪诊师培训也是兼顾“身”“心”“德”“法”,要习得各种新知识、新技能。记者了解到,此轮培训内容包括为老服务基础知识和陪诊服务专业技能,主题涵盖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及护理要点、陪诊服务基本流程、医疗就诊流程、陪诊服务沟通、陪诊服务法律责任等。

与以往相比,在基础知识板块,这次增加了养老服务社会工作相关课程;在专业技能板块,又增加了急救基础技能相关课程;在实训教学板块,还增加了生命体征观察、抱扶和搬移等技能实操。参训学员经理论考试和实训操作合格后,获得由上海开大与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共同颁发的“上海养老服务陪诊师”证书。

标准怎样?

——避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春天里,晴雨相间、气温起伏。家住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的顾奶奶,一年前老伴因突发脑梗去世,她自己也曾脑梗,身体大不如前。又到了每月配药时间,好在街道推出“知心助医”服务,顾奶奶电话联系居委会预约时间。

于是,持证陪诊师季春华如约来到顾奶奶家中,“今天到您复诊时间了,医保卡、病历本要带好哦。”季春华还专门备了雨伞和雨披,并根据需要提供轮椅推送等服务。在社区医院,挂号、问诊、检查、取药……在陪诊师守护下,跑一次医院,全程大约两个小时搞定。被送回家中的顾奶奶,签字确认一份陪诊服务单。

执业证件

与之相比,老人也难免担心“陪诊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问题,商业化的陪诊服务普遍存在收费高、缺乏专业资质现象。市面上有的营利性机构,在陪老人看病同时,借由这一渠道开展“周边产品”经营,将“陪诊”作为介导老人消费保健品及保健服务的入口,有时甚至损害老年病患身体健康与经济利益。

规范培训

上海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部部长王松华透露,配套正规培训,开大联合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正进一步厘清和规范陪诊师的工作规程和工作标准。目前,正在起草制订《陪诊师从业技能标准》《陪诊服务规范》两项团体标准,拟在今年向社会发布,以期解决行业内的痛点和难点。


图片来源:受访高校和受访对象

责任编辑: 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