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园携手上海中学 五株“极度濒危”宝华玉兰搬入校园新家
新民晚报 陆梓华 2024-04-15 14:49:57
宝华玉兰上部白色,中脉紫红色
先开花,后展叶,花朵上部白色、下部粉紫色,曾经在全球仅有116棵野生植株,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度濒危(CR)……这便是上海市市花白玉兰的“姊妹”——“宝华玉兰”。经过迁地保护,如今,它有了近1万株幼苗。今天下午,其中的5株入住上海中学校园,将见证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成长。
同学们亲手种植小苗
阵雨初歇,泥土松软,经过师生合力,一株株小苗舒适地住进松软的泥土中。上海植物园保育团队高级工程师楚秀丽告诉同学们,宝华玉兰作为中国特有植物,现存的野生植株数量稀少,仅零星分布于江苏省句容市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典型的极小种群物种。上海植物园十分重视珍稀濒危物种的研究和保护,于2017年成功迁地保育了5株宝华玉兰,并受到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的项目资助,解决了种子繁育技术和无性繁殖技术。
“这些小苗是三年生的,大约再过3年之后,它们6岁左右就能开花了。”楚秀丽笑道,就像孩子们6岁开始上学一样,小苗也将和孩子们一起长大。
宝华玉兰成年植株
“我们将珍稀濒危植物的保育和校园的自然教育进行联动,在城市中播撒自然的种子,也在学生的心中播撒热爱和保护自然的种子。”上海植物园副园长吴鸿表示,作为华东地区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阵地和繁育基地,上海植物园也将秉承着“植物保护者、科技创新者、科学传播者、生态维护者、园艺引领者”的使命,开启新时代的“种子计划”,通过强化植物园和校园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动,探索多元合作模式,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和自然美育。
双方携手在孩子心中播撒热爱自然的种子
“生态文明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多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开展探索,去观察,去发现和去创造。”上海中学国际部初小段校长刘炼介绍,在日常科学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微生物与植物学、动物与医学、生态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知识,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去年,学校与上海植物园共同开展了一系列课程和活动,植物园专家入校指导学生识别校园植物种类,探索昆虫多样性。未来,双方将通过跨学科自然美育课程、科学探究活动、文化探索实践等形式,共同打造更丰富、更多样化的生态教育课程和活动,也探索研究机构、科普机构与学校合作的新模式。从共同呵护珍稀植物起步,培养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环境责任感的未来人才。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