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牛顿苹果树”落户上海科学会堂

9年前从英国引种的5株幼苗全部嫁接成活,将激励更多青少年开启科学梦想
文汇报   沈湫莎   2024-03-26 09:51:50

万有引力定律来自于牛顿被砸中后的灵感,这个故事在全球广为传颂,被视为科学探索精神的象征。9年前,英国国家级文物——来自英国牛顿庄园苹果树的5根枝条漂洋过海来到上海,在辰山植物园嫁接培育。

昨天,5株嫁接成功的“牛顿苹果树”中最高的一株落户上海科学会堂,它脚下的泥土中,还埋下了科学少年们有关未来科学梦想的“时间舱”。茵茵绿草地上,这棵象征着科学精神与智慧传承的“牛顿苹果树”将在上海开枝散叶,启发、孕育越来越多的“中国牛顿”。

心怀科学,二访苹果树

将“牛顿苹果树”引入上海的,是已故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牛顿是他非常崇拜的物理学家,另一位是麦克斯韦。

杨福家生前在英国访问工作期间,看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门口的牛顿苹果树时不禁想:“这真的是启发了牛顿的那棵苹果树吗?”看着眼前这棵瘦小的树,他心里泛起了疑问,这么矮小的树所结的果实怎么能砸到牛顿的脑袋呢?

他了解到,三一学院的苹果树并不是“原版”,而是从牛顿故乡伍尔索普庄园引种移植的。这让杨福家萌生了“去看看原版牛顿苹果树”的想法。他先后去了两次,第一次天气不好,没看到苹果。第二次,他终于见到了挂满苹果的枝丫,也看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苹果树树立的标牌。

事实上,牛顿因被苹果砸到头而发现“万有引力”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过,牛顿的确是看到苹果落地的情形后,才受到启发,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尽管苹果并没有真砸在他头上。

昔日幼苗,已结果实

2015年3月,在英国驻沪总领馆、上海市外办和市科协的共同努力下,5根自英国引进的“牛顿苹果树”枝条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顺利入关。这是一株拥有双重身份验证的“牛顿苹果树”,一张是英国国家信托基金会给予的“出生证”,一张是中国国家林业局颁发的“身份证”。

当晚,在上海市林业总站病虫害检疫防治部门的监管下,辰山植物园的园艺师在隔离试种温室内嫁接操作,嫁接成活的5株“牛顿苹果树”在此培育。

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胡永红介绍,苹果树喜欢温带的凉爽气候,适宜种植在海拔1000-1600米的地方,上海属于亚热带气候且海拔较低,刚到上海的“牛顿苹果树”幼树有些水土不服。为此,辰山植物园为幼树配备了先进的温控系统,即使炎炎夏日,苹果树也能享受在英国一样的温度。

2022年秋天,在检疫隔离期结束后,“牛顿苹果树”在辰山植物园进行了室外试种培育。在园艺师的精心栽培和照料下,它们已是枝繁叶茂,去年还结出了诱人的果实。此次落户上海科学会堂的“牛顿苹果树”高1.6米、冠幅直径1.3米,是5株“牛顿苹果树”中最大的一株。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杨福家生前曾说过,将“牛顿苹果树”展示给人们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牛顿其人和其科学精神充分展示给社会公众。昨天,当年和杨福家一起促成“牛顿苹果树”来沪的英国驻沪总领事包迈岫也来到现场,用中文说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期待这株苹果树能成为中英科技交流的桥梁。

在引进苹果树的同时,市科协将“牛顿基金”高端培训项目引入上海。这个基金由中英两国系列学术合作项目组成,上海“牛顿基金”支持的是短期高端培训项目,旨在提高上海科研人员的国际交往能力。如今,20名2015年上海“牛顿基金”获得者已成长为各行业的科研中坚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张杰表示,希望“牛顿苹果树”所代表的科学精神激励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去创造未来,结出更多沉甸甸的科学果实。

责任编辑: 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