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硬核技术”的商科人才成就业市场香饽饽,统计学就业走出上扬曲线
文汇网 吴金娇 2024-03-26 09:51:5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4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现场
若要问班级里高考成绩最好的那批学生去了哪些大学和专业,商科院校、商科专业必然榜上有名。随着经济、金融行业的周期性发展,报考时分外热门的商科类毕业生就业情况究竟如何?近期,记者走访多所商科院校的校园春季招聘会发现:那些既懂数据又会“硬核技术”的商科类人才仍然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不仅金融行业对商科类的数字人才求贤若渴,还有众多信息、科技类企业在招聘中释放大量技术岗位,高薪争夺商科类的数字人才。
“对我和身边的同学来说,找工作不是难题,普遍情况是‘挑工作’,拿到最优待遇。”何轶辉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应用统计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他目前已签约互联网企业的算法岗,起薪超40万元。何轶辉坦言,这份收入并非同岗位应届生的天花板,“起薪取决于技术定级,技术越好的人,收入越高,手头的offer越多”。
新兴领域成为商科毕业生新的行业选择热点
商科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究竟如何?透过一组最新数据可以观察就业新风向。根据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统计,2023届全日制毕业生除了在金融、咨询、互联网这三大“传统行业”就业,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和医疗健康等新兴领域成为毕业生新的行业选择热点。尤其是数据科学与商务分析硕士(DS&BA)项目毕业生,人均3.3个录取岗位,毕业生平均起薪达43.9万元,中位数起薪为40万元。
学院职业发展中心主任曹能介绍,在具体的就业岗位分布上,互联网的算法工程师、数据科学、金融行业的量化研究以及金融科技等以“硬核技术”为核心的岗位比例显著增加。
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会计、统计专业高居就业排行榜前列。统计学是上财第一轮双一流学科。学生去向除集中在传统的银行、券商、基金、会计师事务所等,互联网、电商行业也有较大增幅。以2023届毕业生为例,统计与管理学院超75%的专业硕士毕业生在首次签约前,人均面试机会达两位数,人均2个以上录取通知。
同样的趋势也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商学院呈现。在上经贸大的统计与信息学院,硕士毕业生连续六年百分百就业,其中2023届毕业生超四成去往携程、阿里等互联网公司。本科毕业生近几年的最高年薪达20万元,平均月薪约9000元。
上海商学院2023届毕业生中,共计14个专业实现百分百就业。其中,经济统计学专业可谓就业王牌,多年位于第一梯队。据悉,该专业自2020年首届毕业生以来,每年的毕业生几乎百分百就业,本科生平均薪资约7000元。“尤其是中小企业和会计事务所岗位需求量充足。虽然每年毕业生人数不多,但是,学院每年都可向毕业生提供人均两位数的招聘岗位。”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院相关负责人朱嫣嫣介绍,对想就业的学生而言,基本处于“挑工作”的状态。就近两年而言,金融、商业服务、互联网行业是学生的求职首选。
从不温不火到不愁工作,统计学类专业为啥火了?
统计学类专业的招生和就业都曾一度不冷不热,为何现在商科高校的统计学类专业可以走出上扬曲线?多位专家剖析:随着大数据、算法、AI行业的火热,市场对与数据科学相关的统计学人才的需求更广了。
“统计学类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各行各业均有数据、要用到数据,这就决定了统计学专业的就业面广泛。无论是政府机构、金融机构,还是生物医药、互联网公司,都需要大量的统计人才来支持其业务发展。”朱嫣嫣表示,数据运营、数据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数据挖掘工程师和算法工程师等,如今都可以成为统计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不过,行业站上风口,并非统计学类专业起飞的唯一原因。从课程设置来说,不少商科院校的统计学专业,不仅涉及数学、统计学、信息学的理论基础,也要掌握统计软件和编程工具,学习数据分析和模型开发等等。专家们表示,这些硬核技能是匹配新兴岗位的关键。
“以金融、咨询、互联网为主的传统商科就业行业的人才需求正在发生新变化。”曹能表示,在数字经济和科创发展的浪潮下,市场对具备硬核技术背景的人才需求日益旺盛。对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统计与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范鸣也有同感,“可以说,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数智+’交叉复合型创新商科人才更被企业青睐。”范鸣发现,尤其是金融行业对数字人才愈发求贤若渴。去年上经贸大就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建行金融创新人才班”,聚焦数据、技术和人才,培养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在首届建行班中,有近半的学生来自统信学院。目前,已有不少学生与建行签约。
当专业对口不再是绝对门槛,高校如何培养人才?
在采访中,有应届毕业生谈到,在求职过程中,专业对口不再是绝对门槛。企业在招聘要求中,往往将硬核技能放在第一条。
“懂技术、会编程的人可选择的岗位范围更广。”何轶辉介绍,和他一同录取算法岗的应届生中,不乏双一流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硕博生。而他之所以能够突出重围,也正因其丰富的编程竞赛、数学建模比赛经验。记者了解到,AI的火热,让不少应用统计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中将重心投入到机器学习等技术上。
对此,曹能直言,不管商业环境、技术如何迭代,能够掌握硬核的知识技能、积累扎实的职业准备的学生,依旧受到行业头部企业的欢迎。这也对商科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比如,高校应当加强对深度学习、计算机编程等专业课程的供给,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上海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彭曦也谈到,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统计、大数据与金融管理碰撞出很多火花,高校要及时调整招生口径和培养方案。比如,上财开设了“统计+金融”“统计+工商”的双学士学位专业,培养更加复合、全面的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图片来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