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打破铁饭碗又打造金饭碗,细分19条赛道人尽其才,交大人才分类评价这样深改

上观新闻   徐瑞哲   2024-01-12 10:47:11

人才强国,人才强校。最近,《上海交通大学高水平科研队伍(长聘科研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出台。包括长聘教授在内,全校长聘体系师资队伍已近1900人,超过全校师资及研究队伍的一半。

而与长聘体系相对的常规体系方面,从最初的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教学为主型3类,目前又进一步细分出多达19个类别,分别制定不同的考核、晋升和薪酬标准。让每个人都可以人尽其才,在自己的队列中当上排头兵。

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既不能搞“终身制”铁饭碗,又要留住、用好高端人才。在上海交大,从实验员晋升“正高”,到十年期经费支持,再到靠成果转化评上研究员,不同类型人才在最合适的赛道上都有“金饭碗”的奔头,实现人才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竞跑细分赛道,“分类评”“多元评”

近年来,上海交大陆续成立多个研究机构,有以李政道研究所、变革型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张江高等研究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有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依托二级学院设立的研究机构。这些单位的长聘体系师资普遍存在课堂教学任务不足,甚至无法满足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基本要求。这方面不达标,会不会为他们带来晋升风险?

原来,“常做实验”与“常站讲台”的评价方式不同,而且分类分得很细。通过“研”与“教”的权重分类,在教学科研并重的系列下,又细分出了针对艺术实践类专业的文科实践型;而科研为主系列下,又细分出国防、成果转化及农业推广型等。

作为学校实验员队伍一员,来自交大校级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分析测试中心的饶群力,凭借对X射线衍射仪定向的创新性应用与研究,帮助院系研究人员解决了一个个实验难题,助力学校超导材料制备、有机和金属混杂材料成分分析等5个技术方向的科研团队取得重要进展。经考评,这位实验教师晋升研究员职称。

随着改革深入,上海交大已经形成教学科研并重系列、教学系列、科研系列、思政课教师系列、实验系列、工程系列、思想政治系列、高教管理系列、图书系列、出版系列、档案系列、国防科研型、成果转化与推广型、农业推广型、文科实践型、体育训练型、党务、技术专业转化运营、以考代评等分类,形成较为完善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体系。

夜色中的上海交大闵行校区

同时,结合不同类型的岗位特点,打破原有唯论文、项目、帽子的单一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岗位实绩、成果推广、实践应用、实验支撑、工程辅助等多元成果评价。

由于缺少SCI论文,上海交大设计学院教师王云,从事风景园林学术研究、设计实践与教学20多年,却一直没能申请职称晋升。在城市更新进程中,他主持了上海近代园林与江南园林传承、现代公园绿地评价与滨水景观、长三角高密度城区公共空间与景观更新等多项实践研究,多次获得园林领域国际奖项。据此,其实践类成果得到认可,借此成功晋升正高职称。“这是我获评副高多年来第一次申报正高职称,感谢学校为我们打通发展通道。”王云说。

上海交大思源湖

十年树木成材,长周期考核更“给力”

上月,上海交大正式设立以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命名的思源研究院,作为学校承接上海高校基础研究高地建设任务的管理服务新型载体。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首批“思源学者”之一叶菱秀表示:“作为一名基础研究工作者,虽然我不知道我目前的研究是否能治病或者改变世界;但是,这项研究如果能够改变我们的认知,满足我对生物界的好奇心,就已经足够给我动力去探索,也值得我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

对于叶菱秀等人,研究院打破传统评价体系,建立10年长周期稳定投入机制,并实施宽松评价,不进行年度考核,也不设定阶段性研究目标,给予超常规支持,鼓励甘坐“冷板凳”,营造崇尚自由探索、潜心治学的学术氛围。同时,研究院发挥自身“孵化器”作用,依托经验丰富的“思源导师”,加强有组织科研,重施肥而非收割,强化“助长不拔苗”,使“思源学者”成长为能堪大用的栋梁之“材”。

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院士作为思源研究院院长,聘任3名学者,左一为叶菱秀、左二为刘江来

比“十年”周期更长的还有“交大2030”计划。作为专家委员会原主任,林忠钦院士表示,学校希望有持续十年以上的中长期支持给到符合学校未来发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科技重点领域及研究方向,在“十五五”期间推动若干领域一批具有交大特色的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

上海交大牵头的PandaX暗物质实验合作组,在四川锦屏山2500米深洞进行暗物质探测研究,就是“交大2030”计划认定的A类项目,而主要负责人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刘江来也是首批“思源学者”之一。他们完成两代暗物质探测实验,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对暗物质可能具有的电磁性质给出了世界上最好的测量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有了转化科技成果的“成果”,也能评聘与教授同级的高级职称。交大两名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科技人员,经过教授会议、外部同行评议、校级评审会议等程序,就最终晋升为成果转化系列的研究员。

少帅“包干制”,弱化指标性评价

俗话说,大树底下不长草。但在上海交大“基础研究特区”,没有“山头”,青年为主,人才辈出。首批遴选出的26名科学家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32岁,平均年龄不过37岁。

其背后,有为“特区”设计的多种选拔机制,包括揭榜挂帅、院士推荐、学院推荐以及项目专员推荐。其中,“项目专员”是专门负责挑选千里马的伯乐,比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林天全就是由能源领域的项目专员推荐入选的。

高资历的“专员”了解到,林天全从小就有将光伏和电池结合起来的梦想,便鼓励其将梦想付诸实现,研发全天候、可移动、超时长的便携式稳定电源器件。经费使用方面,学校采用充分放权的“包干制”。对林天全来说,这笔经费除了能用来买仪器设备等常规业务支出外,还能用来给课题组人员发放绩效奖励。因其项目涉及物理、化学、能源、材料等多个领域,需要学科交叉融合。有了这样的资助,这位“少帅”又谈妥引入两位高层次人才,使其团队规模突破20人。

记者了解到,“交大2030计划”也有自主设立的青年探索基金C类项目,开展前沿创新领域的高风险、非共识、颠覆性研究。遴选不论学者头衔、只看研究潜能,且一次性投入项目经费,并弱化指标性评价。

C类项目获得者申涛生于1991年,2022年入职上海交大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目前主要围绕惰性键的选择性活化与重组,开展绿色合成化学研究。让他没想到的是,仅仅填了几页申请材料,阐释了自己的创意想法,便获得了学校C类项目资助。“在课题组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交大2030’计划真可谓雪中送炭。”申涛说,是学校的激励让他大胆探索无人区,项目进展十分顺利,已取得相关成果。


图片来源:受访高校

责任编辑: 陆芸

2023年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人文行走网上学习平台